在鄉村振興一線,村級工程的規范管理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焦點。去年以來,儀征市以破解 “小微權力” 監督難題為切入點,創新打造村級工程 “三庫一平臺” 監管體系,通過數字化手段和機制創新,讓民生工程真正成為 “陽光工程”。
在儀征新城鎮丁沖村,困擾村民們多年的出行難題,隨著這條花費7萬多元的莊臺村組路竣工迎刃而解。而這項民生工程的花費,僅在造價環節,就節省了一萬多元。錢是怎么省下來的?秘密藏在儀征市打造的 “三庫一平臺” 里。
儀征新城鎮丁沖村黨總支書記趙志勇介紹,有了“三庫一平臺” ,就像點菜單一樣,勾選工序后輸入工程量再自動生成預算,自家事自家做主,自家事自己要負責,不用請第三方編標、審標、招標代理、監理和審計。
儀征市紀委監委牽頭建立的“三庫一平臺”,首先從造價源頭堵住漏洞。針對村級工程“大項目流程套用”的痛點,當地制定《村級小額簡易工程造價指導手冊》,將水泥路、清淤、路燈等15類工程的每道工序單價標準化,嵌入智慧監管平臺。在工匠選拔環節,儀征打破“資質壁壘”,建立近400人的鄉村工匠庫,允許符合條件的“泥瓦匠”與建筑公司公平競爭2-30萬元的小額工程。為保障工程質量,當地還構建“部門領責、村級盡責、群眾監責”的質監庫體系,村級負責人每日巡查,村民可隨時掃碼反饋。通過這樣一套組合拳,省錢省時、公平公正、提質提效、防患防腐。
儀征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周玉剛表示,“小工程”連著“大民生”,推動農業農村、住建、交運、水利等部門,建立村級工程“三庫一平臺”,打造監督體系應用場景,把“公裝”變成“家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