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墨君
本文只是用不同的觀點和角度分析!不喜勿噴!
很多人總以為,周邊小國老是來挑釁找茬,而我們只能疲于應付。
事實恰恰相反,真實情況是:中國近年來一次又一次挑釁西方的威嚴,目的只有一個——美國要打你,就自己來,親自下場跟我干,別老想著指使個“小鬼”跟我打代理人戰爭,那我沒興趣。
先說個最近發生的事:一架運 - 20直奔黎巴嫩貝魯特人道救援。這事不小,只不過被最近的“殲10C吊打陣風”的熱度給蓋住了。
2025年4月29日,一架運 - 20大型運輸機滿載58噸醫療物資(有麻醉劑、氣管插管、手術服、氧氣面罩等),突然降落到了黎巴嫩的貝魯特機場。有人就好奇了:這算什么挑釁?
要知道,運 - 20可是軍用飛機,而它是在以色列封鎖了伊貝機場、連民航都不讓飛的情況下,卻一路亮起了應答機信號,從西安飛過巴基斯坦、阿聯酋,直插貝魯特的。
再解釋一遍:不是偷偷摸摸地跑去送物資,而是“大喇叭”模式,在全世界的注視下,用行動告訴以色列:別以為是你的家門口,你說封鎖就能封鎖,老子想來就來,無視你的“禁飛圈”,有本事你就動我一下。
說白了,這就叫越境“秀能力、秀肌肉”。結果呢?美以怪叫了兩聲,啥動作都沒有。
2013年,中國突然在東海上空畫了一個防空識別區,遭到美日嚴重抗議。
這玩意以前基本都是美國、加拿大、日本這些老牌軍事強國才敢搞的,因為它不光是空域管控,更是一種“我說了算”的姿態——只要飛機進入這片區域,不管你是不是飛進領空,我都要你報備,要你聽我的。
這是強國專屬的霸氣操作,而中國一上來就把釣魚島都劃進了自己的識別區。
也就是說,這片過去美日都認為自己說了算的地方,現在我要說了算。
這就像在別人的家門口掛了個牌子:“你進來還得先敲門,不然我隨時準備攔你”。
其實,以中國當時的實力來說,這步棋走得非常兇險,但也非常聰明——沒有偷偷摸摸地擴張,而是公開劃線、當面挑釁:我不僅這么干了,還要你接受;你敢不認,那我的飛機就天天在這里飛,天天把你逼的做選擇題。要么你默認我的存在,要么咱們就擦槍走火、大國對撞。
但問題是,美國和日本都不敢賭這個風險——他們嘴上不承認,但每天的飛行路徑、民航的申報流程,早就開始繞著這塊“牌子”走了。
所以說,這是一場主動出擊的戰略示威:我中國要在這個區域插一面旗,看你敢不敢拔掉。
這就是“挑釁的藝術”——明知道你不樂意,還偏偏要你慢慢接受。
另外,解放軍的繞臺軍演如今已成家常便飯了,但你知道十幾年前會怎樣嗎?
過去,解放軍別說繞臺了,哪怕只是一架軍機靠近中線,美國的航母都要過來“例行巡航”,要么干脆調往關島加強部署,軍售、軍事顧問、情報偵查馬上齊上陣,甚至連日本也會第一時間表態,整個美日的軍政系統會像被電擊一樣“跳起來”。
現在呢?無論我們是繞一圈還是繞10圈,頂多換來幾個沒卵用的聲明,沒任何真格的。
別以為軍演是給臺灣看的,其實它是給美國看的:你在烏克蘭搞代理人戰爭,那我就讓你在亞太不踏實,天天有緊急態勢,讓你疲于奔命。
既然你不想親自下場,那好吧,中國就天天“貼臉秀肌肉”,逼你做選擇。
說白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制造摩擦了,簡直等于直接指著美國的鼻子問話:“我都這樣了,你還不來打嗎?還忍得了嗎?”而美國呢,他表現得非常克制。
近幾年,解放軍越來越喜歡“組團旅行”:沒事就南海走一走,西太平洋游一游,甚至一路開到了第二島鏈之外。
朋友們要明白,這可不是簡單的巡航任務,而是大國間的標準的挑釁外交動作。
比如美國,他以前就一直來南海“航行自由”,而我們只能在旁邊抗議;現在反過來了,中國艦隊繞菲律賓、闖馬六甲、穿巴士海峽,都是在告訴西方:“現在輪到老子了”。
特別是山東艦那次,帶著編隊出第一島鏈,直接在西太平洋搞起大演練,把日本和美國的航母基地通通繞了一圈——這不就等于是赤裸裸地對他們說:“你的地盤我也能來,而且不是偷偷摸摸地來,是帶著威懾感來的。你如果不派航母‘接待’我一下,你的面子掛不住;你派了,那又怕擦槍走火。”
這種局面,中國是在有意識地創造,逼你進退兩難。
2023年,中俄聯合派出戰略轟炸機,繞著阿拉斯加飛了一圈,這不是挑釁還能是啥?
換做10年前,別說是戰略轟炸機,就連民航飛機靠近北極圈一點點,美國都能發出警告。
雖然那次沒有進入美國領空,但已經足夠讓北美防空司令部急出了一身汗,F - 22戰斗機急急忙忙升空伴飛,全美的媒體都在問:“這倆家伙在搞什么鬼?”
嘿嘿,其實搞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來了,你別裝看不見”。中國明知道這個動作刺激,但是偏偏就要做,而且還聯手俄羅斯一起做,就是要對北美的本土安全造成心理打擊——哪怕你再強,我們也敢貼著你家的窗戶飛一圈,你豈奈我何?
同年11月,海軍052D寧波號在日本專屬經濟圈附近,靠近正在執行潛水作業的澳大利亞護衛艦“圖文巴”號,并開啟主動聲納,導致多名澳方潛水員受傷。
袋鼠一邊抗議,一邊不敢太強硬,因為這就是貼身示警:“告訴你,這片水域不再是你說了算。”
而到了2024年,海軍055編隊直接駛向澳大利亞東海岸,在塔斯曼海順路訓練。
你以為這是路過嗎?
其實055是在刻意“壓線”,整個行動沒有打招呼、沒有回避敏感區域,用行動告訴澳大利亞:“別嘚瑟了,別以為自己在亞太有話語權。你不是美軍的小弟嗎?那就接招呀!”
然后整個西方媒體都炸了鍋——這哪是演訓呀,分明是大搖大擺的上門“踩點”。
可是澳洲政府呢?
繼續嘴上硬氣,行動卻相當乖巧,因為他看得出來,中國不是來問路的,就是刻意“貼臉”、故意制造存在感來的。
中國的這種行動,本質上已經不是護航巡邏,而是戰略挑釁——態度強勢地出現在一個別人認為你不該來的地方,直接打破舊秩序中“誰該出現、誰不能出現”的潛規則。
其實這樣的挑釁還有很多:比如2021年中俄聯合海上演訓,2022年055橫穿第一島鏈、靠近美軍關島基地,2024年開始常態化巡邏釣魚島附近,2025年“中檢金龍”軍演等,場場都是正面硬剛,每一腳都踢在了美國的神經線上。
現在你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挑釁了吧?
并不是像菲律賓那樣派出幾條漁船裝可憐,也不是日本嘴上喊“臺灣有事就是他有事”,而是像中國這樣,艦隊軍機直接“貼臉”開到你家門口,用行動告訴你:“舊規矩我不認,新規矩由我定,你能怎樣?”
最后,點個贊,關注子墨君,咱們一起聽聽故事,與你道一道那江湖上的事。
#江湖一子墨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