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極簡中國近代史的第8篇:
上文說到,英軍兵不血刃攻占了定海和鎮海,裕謙自殺,成為了開戰以來,首位自盡的滿族高官。可見雖然八旗子弟腐化墮落嚴重,但還是有一些有血性的男兒的。
裕謙殉國后,極度不爽的道光再接再厲,派出了另外一員大將,愛新覺羅·奕經。
相比較前面那個喪權辱國的奕山,這個奕經的血統更加純正。奕山的祖上是康熙朝的十四阿哥,而奕經的祖上可是四阿哥,也就是后來的雍正帝,稱得上根正苗紅。只不過愛新覺羅的血統可比不上賽亞人的血統,并非越純正越好,奕經的表現則比奕山更為草包。
1841年10月30日,奕經離京南下,到江蘇以后他忽然就止步不前,在江蘇整整呆了兩個月。按照奕經的說法,這是要等各地的援兵到齊以后,共同進剿,然而實際的情況是,一干人等已經沉醉在了大江南的溫柔富貴鄉里。
奕經隨行的六個人,本只是些郎中、員外郎之類的五六品小京官,在京城里也就是些打雜的把式,這時候可都拽上了,均以“小欽差”自居,提鎮以下官員,進見必長跪,相稱必曰“大人”。還有一些投奔奕經的幕僚,有樣學樣,自稱“小星使”。有這樣一波你人在,蘇州城可就倒了大霉了。
“小欽差”、“小星使”們整日里無所事事,淫娼酗酒,索財貪賄,鬧得烏煙瘴氣。每日吳縣(蘇州府首縣)供應80余席,用費數百元,稍不如意,便擲擊杯盤,辱罵縣令。
相較于幾百里外,處于英軍威脅下的杭州,蘇州呈現的則是一派的歌舞升平,真應了那句話,前方吃緊,后方緊吃。
直到1842年2月,奕經等候的川陜勁旅方姍姍來遲,從北宋起,川陜一帶的西北邊防軍就一直是驍勇善戰的代表,然而承平日久,這時候的軍隊早已經不復當初的血性和驍勇。據浙江一帶的居民稱,軍隊進城時,沿途擄掠村民,砍掉門板,軍士們臥在門板上,由四個村民抬著大搖大擺的步入城門。
軍隊是到了,奕經的手中聚集了2萬“精兵”,然而經過奕經的一番排兵布陣,實際用于進攻的居然只有2000多人,剩下的都被用來駐守各據點進行防守。
明明是清軍要進行反攻,搶回來丟失的寧波、鎮海等地,怎么反而變成了防御作戰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奕經怕死啊,為了打不過逃跑的時候不被英軍追上,才會層層設坎,妄圖阻礙英軍的追擊。還沒開打就先想好了后路,這跟裕謙到是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不過與奕經進攻時間的選擇上來比較的話,他的排兵布陣就顯得沒有那么荒謬和可笑了。
他去了杭州的關帝廟求簽,求得的簽上寫著:“不遇虎頭人一喚,全家誰敢保平安。”
于是,奕經按照這簽的指示,讓全軍都以老虎為裝扮主題,一時間,各種虎頭帽在軍中流行起來,清軍也變成了“虎頭軍”。
他選定“四寅佳期”(1842年3月10日凌晨3至5時)為進攻時間,又以寅年(虎年)出生的貴州安義鎮總兵段永福為進攻寧波的主將,來他個“五虎制敵”!
此外,奕經見英軍船堅炮利,便想借助海上風浪掀翻英軍艦隊,讓其遭受重創。海龍王不是龍嗎?龍和虎向來愛打架,那把老虎或老虎骨頭扔海里,惹毛海龍王,它不就會出來興風作浪啦?
于是,奕經直接讓人把好多虎骨扔海里了,好一個被戰爭耽誤的創意大師。
一通操作下來,奕經信心倍增,又覺得自己能行了,他寫了一道長達4000字的奏折,洋洋灑灑向道光表達自己必勝的決心,同時還在軍中搞了一場征文比賽,大家一起來寫捷報,看誰寫得好。
最終,舉人繆吉榖拔得頭籌,據說他的捷報寫的繪聲繪色,富麗堂皇。在繆舉人的筆下,清軍猶如天神下凡般勇猛,奕大將軍猶如戰神轉世般威武。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842年3月10日凌晨,清軍在奕經同志的指揮下,在浙東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唯一的收復失地的反攻。然而,這一歷經四個多月準備的反攻,不到四小時便全部瓦解。
關于這樣的戰斗,讓我說點什么好呢?畢竟,主攻的清軍朱貴部居然會因黑夜迷途而未到預定地點。所以,還是什么都不說吧,這樣還能給他們留下一條遮羞的底褲。
從1840年秋開始的戰爭,至1842年春浙東反攻失敗,事實一次再一次的證明,打是打不過的,就算是再頑固的主戰派,面對這樣的現實也只能選擇沉默,于是,主張求和的聲音占據了主流。
要求和那也不能如此屈辱的求,總是要在戰場上占點便宜再談,這樣才能在談判中有一定的話語權。
為此他任命廣州將軍耆(qi)英為欽差大臣,明確指示,“先剿后撫”!要說道光在這一點上思路還是清晰的,只可惜,前線大臣的刻意欺瞞,讓他到現在都不知道雙方的差距有多巨大。
大概也就是在這一刻,道光才猛然發現,面對這個即將跟自己談條件的對手,自己卻可以說對其一無所知。
他下了一道諭旨給前線的奕經,要求奕經詢問俘虜以下的問題:
英國距中國到底有多遠?是否真的有七萬里?中間要經過多少個國家?聽說英國女王今年剛22歲,她是怎么當上國主的?有沒有婚配?她的丈夫叫什么?哪里人?現在在哪里工作?英國人賣鴉片給中國,究竟是圖財,還是有別的目的?
雙方已經打了兩年多,大清損兵折將,而作為一國的最高統治者,道光居然到現在連最基本的情況都還不清楚。其實哪里需要這么麻煩,想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只需要到紫禁城的庫房里,翻出傳教士南懷仁當年為他高祖父康熙帝繪制的當時中國最精美的世界地圖——《坤輿全圖》就可以了。
只可惜,天朝的大皇帝,不愿也不屑這么做。等他想要俯下高貴的身軀,屈尊紆貴的去了解一下“夷”人時,一切都已經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