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萬里長城第一樓九眼樓景區首次發現野生狍子。
26日早8點多,九眼樓長城景區的工作人員通過監控視頻發現,景區登山步道上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后經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確認,這是一只雄性成年野生狍子。也就是被網友戲稱為“東北第一神獸”的傻狍子。
視頻中,它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邁著小短腿,在長城腳下悠閑自得,橫穿過道,成功搶鏡,成為景區新晉“頂流”。有意思的是,別的動物見人就跑,狍子卻不一樣——你喊它一嗓子,它不但不逃,反而可能歪著腦袋湊過來,一臉“誰在叫我?”的呆萌表情。要是跑起來,屁股上的白毛還會炸成愛心形狀,仿佛在對你比心!
不過,別看它傻乎乎的,跑起來可是飛快,時速能飆到80公里!畢竟,能在野外生存這么多年,沒點真本事可不行。但它們的“缺心眼”也是出了名的,比如看到車來了不躲,反而愣在原地研究“這是啥玩意兒?”
為什么狍子會出現在九眼樓?狍子的到來可不是偶然!這還得得益于延慶九眼樓景區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這里是野生動物界的“網紅打卡地”,九眼樓景區現有森林面積106.1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4.6%,以“長城文化、綠色生態、人文歷史、體育健身、森林療養“為脈絡,生物與景觀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6.58千米步道沿線可觀賞到植物共計164種,分布于60科、119屬。2023年,延慶區還在九眼樓景區內發現了北京最大規模野生紫椴群落。
現在連狍子都來“打卡”了,看來九眼樓不僅是長城愛好者的天堂,還是野生動物們的“快樂老家”。據了解,狍子是被列入了《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三有”保護動物,北京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游客若是看到,千萬別投喂、追逐或傷害它們。
狍子小科普:
狍子別名:矮鹿、野羊,體長約90-140厘米,重約30千克,四肢細長,尾甚短。雄性長有短而直的角,具有3個直立的角叉,雌性沒有角。
生態習性:植食性,主要以喬灌木的嫩芽和各種草類為食。黃昏和夜晚活動,性隱蔽,常獨居,有時小群取食。
分布與生境:延慶偶見于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疏林帶,多在荒山混交林中樹木比較稀疏而多草的環境中棲息。
狍子觀瞻須知
偶遇時間:隨緣(畢竟狍子的字典里沒有“打卡考勤”)請大家用“姨母笑”代替閃光燈,用“靜靜圍觀”代替投喂。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趙婷婷
編輯/張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