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業(yè)認知,解讀財富密碼」
本文是萬叔的第689篇原創(chuàng)
大家好,我是創(chuàng)始人萬叔。?
上午開周會,王富貴問,萬叔,為什么周末你不寫文章了?
萬叔笑,你不是先說,周末你不做編輯了么?
我做內容,你做編輯,路才走得下去啊。
就像西游記里八戒,撂挑子說不干回高老莊了。
唐僧也只能停下來,安撫徒弟,不是嗎?
以下是正文。
看到王富貴有點尷尬,萬叔說,開玩笑,其實不是這樣,關于賬號的邏輯,萬叔是設計過的。
做這個賬號的第一天,萬叔就在飛書上做了一個5年的規(guī)劃。
只是一直沒有給你們看。
后來人生躍遷課里,其實也講過這個事,任何一個平臺的發(fā)展,流量的變化,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參加了這次人生躍遷課的同學,可以打開第5課的課件,再去看一下。
當平臺在紅利期的時候,你應該做紅利期該做的事情,當平臺進入成熟期,你也要對應的做轉變。
而判斷平臺,所處的周期的核心邏輯,就是看增長。
所以萬叔,對創(chuàng)始人筆記這個平臺,也做了相應的規(guī)劃。
在不同的周期做不同的事,你以為是人變了,實際上是進入不同的階段而已。
那種動不動就說變了,回不到過去的,是線性的理解了生命,周期的邏輯。
人有生老病死,業(yè)務也有周期。
如果你沒有這個全局觀,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萬叔說,我給你舉個例子。
你來公司的時候,我給你的規(guī)劃,以后要做項目經理的。
也就是說,要獨當一面的,接手一個事兒。
但初期你勝任不了,對吧,你只能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實現工具價值。
其實你做的這些工具價值,和你能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項目經理,是不具備因果關系的。
我們在做人才盤點的時候,看一個人要不要培養(yǎng)和晉升,更多的是看他的潛力,而不是現階段的績效。
那為什么我又會要求你,把現在的事情,比如錯別字什么的做好呢?
是因為作為你的領導,你不做好這些事情,可能我不會給你發(fā)展的機會。
這樣你的潛力就沒辦法釋放出來,這是你為了獲得這個機會,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圣經里,雅各為了取拉班的小女兒,在拉班家里做工了14年。
這就是代價。
但這就很容易給你造成錯覺,說我晉升成項目經理,是因為我ppt畫的好。
不是的,你要有戰(zhàn)略思維,要有天眼來看這個事情。
具體怎么判斷周期呢?
略有不同,但一個業(yè)務的生命周期,大體可以分為孕育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商業(yè)策略。
我們拿房地產業(yè)務來舉例。
在房地產最初的孕育期,其實就是敢不敢的問題。
你敢拿地,敢貸款,敢在原來一個月賺幾千塊錢的時候,帶大家去操盤幾個億的事兒,你就能賺到錢。
成長期呢,成長期的時候比的是誰的地多,誰的周轉快。
所以你會發(fā)現像碧桂園、恒大這樣的公司,開始全國擴張拿地。
不是靠和哪個地方政府的關系,而是靠標準化工業(yè)化的體系快速。高周轉的運營,誰的盤子大,誰就能多賺錢。
但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全國的城鎮(zhèn)化差不多結束,就不是所有的開發(fā)都能賺錢了,要靠有特色的,精細化的運營。
如果你還沒聽明白,萬叔再給你掰開揉碎講一講。
如果你在城鎮(zhèn)化,差不多結束的時候,搞高周轉那一套,你是不是會吃不了兜著走?
王富貴說,是啊,這不就成爛尾樓爛尾地了嗎?
萬叔說,所以你的每一項決策,一定是為了實現你目的的,而不是為了爭強斗狠,或者吹牛逼。
那是上位者對底層的洗腦。
王富貴說,哦,難怪。
以前看古惑仔什么的,覺得兄弟義氣太棒了。
后來讀你的文章,才知道這只是一種管理方式。
背后的運轉,還得靠物質和激勵。
對,萬叔說。
所以你看,我們創(chuàng)始人筆記這個賬號運營了兩年多,從一開始的找方向,到高速增長。
有幾萬人是我們的付費讀者,也有接近1萬人,打賞過不止一次。
這些都是篩選和確定人群,因為增長總有一天會結束。
當增長面臨瓶頸的時候,你在增長的動作上做的再努力一點,有用嗎?
沒用。
心力要花在更加關鍵的地方。
所以你看,我們的知識星球的運營,越來越牛逼了。
周末回答的問題,寫的文章,動輒幾百上千字,而且是毫無保留的擰干水分的分享。
為什么?
獲取關注的內容,和獲取信任的內容,是兩種不同的邏輯。
并且,整個互聯網,從所有內容都能從網上搜到,到信息不斷的碎片化,不斷的圈層化,百度只能查到一些很淺層的知識。
這都是必然的趨勢。
萬叔在剛開始寫公眾號,還沒什么人看的時候說,你有問題趕緊在上面留言,我會一一看。
你現在不留言,以后可能留言我也不一定看到了。
有人聽了,萬叔到現在都記得這些人的id和名字。
有人沒聽,結果現在的留言,已經得不到什么正反饋了。
萬叔為什么在之前,自己還是個小號的時候,就敢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這些都是成長的必然,是周期決定的。
你現在還年輕,等你到了萬叔這個年齡,你還去和年輕人拼效率拼熬夜,你是拼不過的。
所以你也得根據你不同的階段,去打造這個階段的,核心競爭力優(yōu)勢。
王富貴說,難怪,之前我刷別人的號,有人評價說,那個號現在寫的東西,越來越水了。
萬叔說,你得判斷,他是主動變水的,還是被動變水的。
像我們這種天天見不同的人,干不同的事兒,大概率是可以持續(xù)輸出的。
萬叔的策略,是隨著階段的變化,壓縮公共平臺的表達空間,保持質量,降低頻率。
也有作者的策略,是保持數量,降低內容質量。
但本質上都是增長期結束的策略變化。
所以,人在什么年紀,做什么事。
20多歲的姑娘,和40歲的姑娘,呈現出來的美,一定是不同的狀態(tài)。
前者是水嫩無雕琢的美,后者是成熟風韻的美。
如果活在線性思維里出不來,不懂得去變化,就會給人很奇怪的觀感。
企業(yè)也是一樣,在什么周期,做什么樣的戰(zhàn)略取舍。
前兩年我一直在說,城市開發(fā)的邏輯,要變成城市運營的邏輯。
那些從城投轉向產投的平臺企業(yè),越主動,現在就活得越好。
越被動,陷在以前做事的思維里出不來的,現在就越慘。
如果這個沒搞明白的,大概率也沒活明白。
關注萬叔,階級躍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