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武漢暴雨傾盆,楊泗港長江大橋成了全網焦點。
這場持續數小時的暴雨里,大橋排水系統玩起了新花樣。雙層橋面的排水孔齊刷刷"吐水",形成壯觀的水幕景觀。水流砸向江面濺起白霧,遠看真像神話里的水簾洞。
近聽水聲如雷,橋墩在水汽里若隱若現,像極了仙界入口。路人隨手拍的視頻被央視轉發,一下子收獲500萬點贊。
網友調侃這85億造的大橋,妥妥的"買橋送景點"。要知道,這橋可是世界最大雙層懸索橋,造價本就備受關注。如今靠一場暴雨逆襲成網紅,真是誰都沒想到。
專家出來解釋,排水系統是為極端天氣設計的。
只是水流速度、橋體高度和江面氣流碰對了,才出了這奇觀。市民們可不管這些,有人冒雨蹲守就為拍大片。
"黃鶴樓人太多,這兒拍照不用排隊還出片!
"有市民這么說。武漢文旅局反應那叫一個快,24小時內就有動作。
橋底刷上打卡標語,燈光秀也連夜調試起來。
有人夸這是城市營銷的天花板,反應太快了。可也有人擔心,會不會下一步就開始賣雨傘賣門票?
這事兒確實值得琢磨,基建的實用和美學咋結合?
以前誰會想到,一場暴雨能讓大橋變成網紅景點?這橋2019年通車,抗風12級,排水能力也超強。每分鐘排200噸雨水,相當于1000個浴缸的水量。
可之前大家只關注造價,現在才發現它的美。網友們的投票很有意思,都說這特效比好萊塢強。
"85億花得值,血賺不虧!"好多人這么覺得。
其實啊,城市里藏著不少這樣的隱藏彩蛋。下次暴雨預警時,別光想著路上會不會積水。抬頭看看橋底,說不定就能碰到意想不到的美景。
這場意外走紅,讓大家看到基建的另一面。實用之外,原來也能有這么強的視覺沖擊。
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景觀以后會不會常出現?或者說,其他大橋有沒有類似的"隱藏技能"?這些都留給大家去猜想,去發現。
總之,這場暴雨給武漢添了個新話題。
楊泗港大橋也用另一種方式,被大家記住了。
關注天氣變化,說不定下次暴雨又有新驚喜。當然啦,極端天氣下還是要注意安全,美景雖好安全第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