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色列聲稱放寬對加沙地帶的封鎖,允許部分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然而,包括加沙城在內的加沙北部地區至今仍未收到任何援助物資。當地居民深陷物資匱乏、物價飛漲和饑荒蔓延的困境。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的行為是借助援助之名,推動一項以“人道”為外衣的強制驅逐計劃。
總臺報道員 奧薩馬:在以色列允許少量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南部之后,以軍正全力阻止這些援助抵達加沙北部地區,借此施壓北部民眾向南遷移,這正是以色列自戰爭開始以來一直在推進的戰略。這一做法令加沙北部居民的處境更加困難,加劇了饑荒的嚴重程度。
在加沙城一處市場,艾哈邁德焦急地尋找他能夠負擔得起的食物。他所在的大家庭有13口人,戰爭與封鎖讓他失去了所有收入來源,養活自己和家人變得異常艱難。
當地居民 艾哈邁德:面粉貴得離譜,每公斤要60到70新謝克爾(約合人民幣120-140元),誰能買得起?還得有計劃地分配,不能讓大家吃飽,為了能堅持下去得省著吃。
本月22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允許援助物資進入后的第四天,加沙中部和南部部分面餅店開始有限度復工,為流離失所者分發面餅。然而這些援助卻從未抵達加沙北部地區。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正借助控制援助物資分配的方式,迫使人們遷移,從而實施強制驅逐的戰略。
當地居民 穆阿塔西姆:為什么現在援助還不送到加沙北部,他們(以色列)是想讓我們去加沙南部領援助物資嗎?可我們走那么遠,從北到南就為了領一袋面粉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