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于泊升
“杏子熟了幾千次,建設高鐵第一次。” 近日,位于濟南南部山區的濟棗高鐵小山隧道貫通,全線建設速度加快,讓沿線不通高鐵的地區看到了交通改善的希望。平行于京滬線,被譽為山東“最美高鐵”,濟棗高鐵建成后能給濟南乃至山東帶來哪些利好?
350公里時速穿山越嶺
項目重要節點打通
5月23日,位于濟南南部山區的小山隧道實現貫通,該隧道全長373米,設計時速350公里,是濟棗高鐵全線18座隧道中如期貫通的第二座隧道。
業內人士指出,濟棗高鐵穿過魯中及魯南丘陵、山地,地形起伏大,地質結構復雜,施工難度比一般的高鐵線路大,此次貫通的小山隧道雖然長度只有300多米,但卻是濟南段的節點性工程,為后續施工鋪平了道路。
濟棗高鐵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該鐵路正線全長268.48公里,設濟南東、歷城、南山、泰安東、寧陽東、曲阜東、鄒城東、滕州東、棗莊南、臺兒莊等10個車站。該線定位為一條承擔沿線城際客流為主,兼顧部分長途通過客流的區域性高速鐵路。山東省交通運輸廳近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提到,該線路計劃2027年建成。
記者梳理發現,濟棗高鐵從開工到現在,已取得一系列建設成果。截至5月初,濟棗高鐵正式用地已經全部獲得批復,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全線39處連續梁、16座隧道25個洞口已開工建設。全線最長的杏花峪隧道1號斜井已經開始進洞施工。濟棗高鐵重難點高壓電力線路遷改已取得關鍵性突破,其220kV十興線完成遷改并成功送電。
濟棗高鐵橋梁工程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棗莊南站特大橋首個道岔連續梁承臺已澆筑,六標二分部磨坑村特大橋下部全部施工完成,鄒城東站特大橋道岔連續梁右幅1#、3#段順利澆筑完成,薛河特大橋正式進入實體施工階段……
進入“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濟棗高鐵建設進度明顯加快,一條串聯“一山一水一圣人”人文風景帶的旅游通道正在加快成形。
高鐵首次建到南山
新車站撬動城鄉融合
小山隧道的貫通,不僅為后續施工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讓濟南南部山區看見了“通高鐵”的希望。
從線路設計圖上看,濟棗高鐵自濟萊高鐵歷城站側向引出,上跨濟南繞城高速后進入南部山區,在柳埠街道東側新設南山站。按照此前規劃,南山站為2臺4線,站房5000平方米。
南山站在濟棗高鐵線路上處于濟南與泰安的黃金節點,數據顯示,到2030年,濟南至泰安段客流密度預計達到近900萬人。對于濟南南部山區的居民來說,這是期盼已久的交通改善。
長期以來,受限于交通條件,南部山區居民出行不便。當地居民李女士表示:“以前出遠門,去市區坐高鐵要花費不少時間。高鐵如果修到家門口,以后不管是出去旅游還是走親訪友,都將方便不少。”
不僅如此,高鐵開進南山,也為南部山區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認為,濟棗高鐵將提升南山的交通便利性,把南部山區這張名片遞向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促進當地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增長。“隨著高鐵的開通,南部山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將得到開發和利用,有望從濟南的南山走向山東的南山,乃至全國的南山。”
濟棗高鐵沿線十座車站,除了濟南東站、歷城站、曲阜東站、滕州東站外,其他車站均為新建。這些新建站點考慮了沿線地區的交通需求和經濟發展。例如,寧陽東站的設立,結束了寧陽縣不通高鐵的歷史。棗莊南站和臺兒莊站,將進一步完善當地的交通樞紐布局。臺兒莊作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臺兒莊站建成后,游客可直接乘坐高鐵抵達,將極大提升旅游體驗,促進旅游業的繁榮。
將成京滬“減壓閥”
有望直通徐州接軌長三角
“濟棗高鐵的建設,將為山東帶來多種利好。”張汝華說,目前,京滬高鐵作為我國客流量最大、最為繁忙的高鐵線路之一,自2011年開通運營以來,客流量不斷增多,尤其是濟南曲阜段,每日開行列車數量眾多。
濟棗高鐵建成運營后,主要承擔魯中、魯南地區的城際客流,部分站點與京滬高鐵車站可實現接駁換乘,能夠分流京滬高鐵山東段的客流,緩解其通行壓力,從而更好地滿足濟南、泰安、濟寧、棗莊沿線居民的日常出行以及中長途出行需求。
同時,濟棗高鐵還將與魯南高鐵、濟萊高鐵等線路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山東的高鐵路網布局,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吳學軍認為,從經濟協同發展角度來看,濟棗高鐵縱向連接山東省會經濟圈和魯南經濟圈。近年來,省會經濟圈與魯南經濟圈交流協作日益密切,但目前兩大經濟圈連通的快速鐵路主要以京滬高鐵為主,公路服務能力也逐漸趨于飽和,建設新的通道迫在眉睫。濟棗高鐵的建成,將在兩大經濟圈之間開辟一條新的城際通道。
從更長遠的規劃來看,濟棗高鐵未來延伸到徐州后,將打開與淮海地區通聯的新局面。此前,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通過政風熱線表示,將通過“十五五”高鐵規劃,利用正在規劃的淮新高鐵積極銜接濟棗高鐵,打造江蘇與山東新的高鐵大通道。這一規劃一旦實施,將進一步加強山東與江蘇之間的經濟聯系和合作,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除了與淮新高鐵的銜接,江蘇省還有建設徐臨高鐵等設想。這些線路建成后,濟棗高鐵將與多條高鐵線路相連,形成更加完善的高鐵網絡。這不僅能夠為山東乃至華東地區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選擇,還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過與其他高鐵線路的互聯互通,濟棗高鐵可以成為濟南乃至山東南下連接長三角的新動脈,加強山東與長三角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拓展發展空間。
透視城際鐵路建設熱潮
濟棗高鐵率先“搶灘”
記者梳理發現,從客專到高鐵再到城際新通道,目前的鐵路建設規劃,地方的“話語權”在逐漸加大,各省在大通道之外,紛紛布局省內的城際通道。
目前,眾多城際高鐵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在廣東,廣湛高鐵(廣州至湛江高鐵)全線190座橋梁已經全部實現合龍。該項目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時速350公里沿海鐵路客運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北部灣城市群的高速鐵路。
廣東另一條備受關注的城際鐵路—粵東城際鐵路也在近日取得關鍵進展,該線路連接了汕頭站、潮汕站、揭陽站、潮汕機場等對外交通樞紐,旨在構建汕潮揭“30分鐘通勤圈”;珠三角城際鐵路網4條新線(廣州東環、新白廣城際北段、琶洲支線、廣惠城際北延線)也即將進入接觸網熱滑和聯調聯試階段。
作為全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在城際鐵路建設上也“不甘示弱”。正在建設的寧淮城際鐵路全面開啟施工“加速度”,全線進入橋梁施工加速階段。該線是長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里。建成后,南京與淮安之間將實現1小時直達。
除了已經開工的項目,不少地區也在推進還在規劃中的城際鐵路。
在甘肅,中衛至武威高鐵作為中長期規劃項目已列入擬印發的《白銀市“十五五”及中長期鐵路網發展規劃》,相關部門計劃爭取將其列入國家“十五五”及中長期鐵路網發展規劃。
在安徽,亳州至蒙城鐵路正溝通銜接,也在爭取納入國家新一輪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及“十五五”相關建設規劃。
濟棗高鐵的建設恰巧抓住了“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時間節點,在全國鐵路建設熱潮下率先“搶灘”。建成后,將促進沿線城市的產業升級和轉型,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通過加強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和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整個區域的經濟競爭力。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