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埇橋區學前教育幼兒園半日觀摩活動在埇橋區第二幼兒園雙璽園區舉辦,活動聚焦提升幼教保教質量,探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教學方法和教研經驗,推動埇橋區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第二幼兒園雙璽園區活動現場
這次觀摩活動主題是“共研·共享·共成長”,設置戶外自主游戲、優秀課例展示、交流研討、專題講座、主題報告等環節,通過“云上運河”“云上西藏”連線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東城幼兒園、西藏山南市措美縣幼兒園同步直播,云端共研學前教育實踐路徑與策略,線上共享教育資源與跨區域交流,共同提升幼兒教師隊伍專業素養。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東城幼兒園開展觀看直播交流活動
西藏山南市措美縣幼兒園觀看直播交流活動
在戶外自主游戲沉浸觀摩中,14個戶外自主游戲活動成為三地幼兒園教師觀摩的焦點,孩子們在自然與創意融合的環境中自由探索,無論是沙水區的歡樂挖掘,還是探秘科學中多元場景探索,無論是非遺區域沉浸式體驗空間,還是安吉游戲中冒險場景與挑戰內容,都充分展示了自主游戲在激發幼兒潛能、培養探索精神方面的獨特魅力。
埇橋區第二幼兒園雙璽園區開展戶外自主游戲
雙璽園區教師李楚的優秀課例展示,教學中班語言活動《雨中的小動物》。她基于幼兒興趣與發展需求,創設雨中情境游戲,通過角色對話與場景操作激發幼兒表達熱情。活動中,通過高頻互動與開放式提問,助力幼兒在沉浸式體驗中提升語言邏輯與敘事能力。
雙璽園區教師李楚的優秀課例展示
本次活動共組織兩場專題講座。埇橋區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張芳的專題講座以《寫規范字,育文明人——語言文字規范化背景下幼兒教師書寫培訓的實踐與創新》為題,從甲骨文的形意共生到楷書的方正筋骨,分層解碼漢字作為中華文化基因庫的深層密碼。雙璽園區執行園長劉玫瑰以《規范適宜·漸進生長》為題的專題講座,結合雙璽園區實際,匯報園區自開園至今的所做、所思、所感,她表示,雙璽園區教職員工持續關注幼兒需求,挖掘教育價值,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努力打造“和愛教師”“和潤兒童”“和暖家長”的高質量發展園區。
埇橋區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張芳的專題講座
埇橋區蘄縣鎮幼兒園園長王萍感受頗深,她說:“自主游戲蘊含著很多隱性教育,雙璽園區戶外自主游戲的創設兼具創新性與教育性,通過自主化區域創設,比如生活家、藝術家、科學家等大區域創設與幼兒核心素養發展密切結合,充分發揮戶外空間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之中。”
“李老師的集體活動注重對孩子的啟發拓展,放手讓孩子去思考,幼兒的提問和回答得到了教師及時的反饋與引導,從孩子的回答中提煉出活動內容,老師的語言富有童趣性,與孩子們的互動融洽。”埇橋區第一幼兒園九頌園區教師陳旭說:“兒歌朗朗上口,音樂節奏融入兒歌活動中,讓孩子清晰地感知語言的韻律和節奏,提高了孩子的語感,整個活動氛圍輕松自然又有創造性,體現了‘玩中學’,孩子們語言能力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語言更加地流暢和富有感染力。”
埇橋區教體局學前教育教研員朱予靖在作主題報告時表示,幼兒園應當構建“游戲即學習”的生態化育人模式,將自主游戲作為兒童認知建構與社會化發展的核心載體,釋放幼兒天性,讓幼兒在自由、自主的活動中健康茁壯成長。讓“自由探索”與“有準備的支持”相融共生,真正使自主游戲成為滋養幼兒生命力、創造力與人格養成的源頭活水。
(高繼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