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靈宇 本報記者 姜斌 劉暢
近日,走進北大荒集團雙鴨山農場蔬菜產業園區,曾經略顯破舊的設施農業區域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與往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今,這里已成功轉型,經過幾次規模性的擴建,現已形成了水、電、路、基礎設施齊全的雙鴨山地區最大的棚室蔬菜生產基地。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該蔬菜產業園區一直面臨著發展瓶頸。種植戶陳文在這里種了二十多年蔬菜,他回憶說:“以前我們種的果蔬品種就那么幾樣,市場競爭力小,價格也上不去。而且年輕人都不愿意來農場干活,更別說懂技術的大學生了,我們想學新技術都沒人教?!笔卟水a業園區缺乏新鮮血液的注入和專業技術指導,園區的發展逐漸放緩。
自1998年,農場開始發展蔬菜產業,那時園區生產銷售的果蔬品種較為單一,農業綜合效益并不明顯,逐漸出現了設施老化、配套設施不完善、技術水平較低、技術服務不足、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
為了改變這一困境,園區積極尋求突破。一方面,大力推進設施農業的升級改造,引入先進的設施設備。從破舊的簡易大棚到如今配備電動智能防風系統、智能灌溉設備的現代化溫室,大棚的保溫、透光性能大幅提升,為果蔬生長創造了更適宜的環境。另一方面,積極與農業院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搭建人才培養與技術交流的平臺。定期邀請專家前來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吸引了一批懂技術、有想法的大學生投身其中,為園區發展出謀劃策。
在品種培育與引進上,園區也下足了功夫。如今,園區內不僅有傳統的果蔬品種,還增添了許多特色新品種,引進了草莓柿子、油豆角、桃子、草莓等20余個果蔬品種,豐富了市場供應,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通過精細化種植管理和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果蔬的產量和品質都得到顯著提高。
隨著園區環境和種植條件的改善,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返鄉創業。小李就是其中之一,他滿懷熱情地說:“現在園區的條件這么好,還有專業的技術支持,在這里發展農業,我充滿信心。希望能用自己所學,為家鄉的蔬菜產業出一份力?!毕裥±钸@樣的年輕人,為園區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帶來了新理念、新技術,推動著園區朝著更加現代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
近幾年,農場依托毗鄰雙鴨山市的區位優勢和市場優勢,積極探索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全力打造優質食品原材料供應的大基地,明確了生產功能強大、環境優美、文化底蘊厚重、綜合效益顯著的發展思路。通過創建“農業+文化+旅游+營銷”發展模式,推動產業形態由“小特產”向“大產業”升級,形成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我們探索建設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打造網紅打卡點2處、外購蔬菜卡通寶娃7個,通過‘二十九團’‘扁石河’等果蔬品牌,打造葡萄、大櫻桃、草莓、桃子、草莓柿子、香瓜、綠色蔬菜7個種植區,不斷提高設施農業產出效益和經濟收益?!笔卟水a業園區負責人王軍強介紹。
據介紹,園區將持續開展親子采摘、研學、野餐、露營、團建等休閑體驗活動,打造“南得遇見、瓜目相看、葡天同慶”等5個文化專棚,設計墻體文化10余種,實施“菜園、果園、樂園”三園建設項目,建設300米長廊文化主題,綜合效益顯著。
如今,擁有占地面積2000畝、棚室近千棟的蔬菜產業園區,在人才、技術和設施等方面的驅動下,已經成為當地設施農場的示范基地。蔬菜產業園區正以設施農業為依托,在守護百姓“菜籃子”的同時,讓更多種植戶端穩“金飯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