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敏縣野果林景區觀景臺上,一位攝影愛好者在拍攝。(王瑋 攝)
談起塔城,人們總會說,她是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地,集歷史底蘊與現代文化于一身,自然景觀與人文風俗于一體。
2024年,塔城地區接待游客3504萬人次,旅游收入2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8%和61.1% 。步入2025年,塔城地區旅游發展持續發力,一季度全地區累計接待游客680.5萬人次,同比增長21.2%;實現旅游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15.3%,延續強勁發展態勢。
只有真正踏過吐爾加遼草原的柔軟,觸摸過小白楊的戍邊豪情,才可能懂得:“油畫塔城”絕不是簡單的風景陳列,而是一部用山河寫就的壯美史詩,只等懂她的眼睛來細細品讀。
5月21日,裕民縣小白楊哨所里留影的游客。(王瑋 攝)
戍邊基因賦能 傳承紅色精神
?5?月?21?日下午,小白楊哨所內外已是綠樹成蔭。披著迷彩“外衣”的哨樓上方,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臺階下,哨所旁,那棵見證了無數風雨的白楊樹靜靜佇立,樹干上“小白楊守邊防”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伴隨著著名歌唱家閻維文的歌聲,23歲的大學畢業生王健第一次來到小白楊哨所。
王健家住額敏縣,這次他帶著奶奶和三姨姥一起前來旅游。兩位老人站在哨樓下,讓王健不停給自己拍照,“家里老人們都沒有來過這里,就是帶她們來看看。”
王健說,不管是家中老人還是自己,來到小白楊哨所,都能受到這里的精神感染,“以前的戍邊戰士身上那種‘小白楊’一樣的精神,感覺特別敬佩。”
小白楊哨所里的貓。(王瑋 攝)
小白楊哨所位于塔城地區裕民縣巴爾魯克山腳下,始建于1962年,原名塔斯提哨所。2003年,哨所被改造為紅色教育基地和旅游景點,同時也是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2024年,塔城地區將紅色旅游與生態觀光深度融合,推出“小白楊哨所—巴爾魯克山”串聯線路,讓游客在山花爛漫、草原牧歌中感受戍邊文化的厚重,實現紅色旅游從“參觀式”向“體驗式”升級。
今年“五一”期間,小白楊哨所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58%,“扎根邊防、蓬勃向上”的小白楊精神持續煥發感召力。
裕民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局長陶睿介紹,今年還將增加軍旅文化體驗設施和研學互動設施,吸引更多的游客來裕民縣巴爾魯克山、來小白楊哨所。
“我們正在開發‘小白楊精神’系列研學課程,讓更多青少年在這里讀懂邊疆、讀懂家國。”陶睿說。
5月23日,國家4A級景區額敏縣野果林。(王瑋 攝)
多彩風光破圈 整體思路轉化
國家4A級景區額敏縣野果林里,成都游客張婷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下來”。塔城是張婷此次新疆之行的第七站,“野果林給了我一種全新的感受,在成都沒有這樣的風景。剛才我們經過了十里怪坡,好神奇!”
巴爾魯克山景區里,野生巴旦杏林、高山湖泊與徒步步道形成的生態閉環;裕民縣的“山花節”IP;烏蘇市的“烏蘇驛”……近幾年,依托G219、S101和G217獨庫公路3條絕美打卡公路,塔城地區形成了多條旅游線路,以豐富業態為重點、融合發展為路徑,全力打造一流的旅游勝地,從“過境游”向“目的地游”轉型。
裕民縣吐爾加遼草原。(王瑋 攝)
2024年,塔城地區共接待游客3504萬人次,同比增長39.8%;實現旅游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61.1%。塔城地區的自然風光兼具壯美與靈秀,而通過基礎設施升級與品牌營銷,來到塔城旅游的人越來越多。
今年5月11日,以“相約草原國門·探秘阿拉湖畔”為主題的塔城地區“庫魯斯臺草原+口岸+阿拉湖”跨境旅游推介會上,塔城地區各縣市旅游推介官紛紛登臺。“塔城—巴克圖口岸—阿拉湖”跨境產品成為重點推介對象,車輛“網上24小時預申報”、自駕游車輛有“優先窗口”、一站式通關服務;人員通關專門開設“跨境旅游”團組通道、“預約通關”“隨到隨檢”、嚴格保障排隊時間不超過30分鐘……一系列極具針對性與創新性的舉措被一一介紹。
塔城的目標很明顯,不僅僅做北疆大環線的重要節點,更要成為連接中亞旅游的關鍵樞紐——是出境游客開啟跨境之旅的首選出發地,也是入境游客探索中國西北獨特風情的前沿驛站。
5月23日傍晚,逐漸熱鬧的額敏縣東街夜市。(王瑋 攝)
消費旅游提質 釋放內需活力
5月24日,塔城千泉機場傳來喜訊,當日旅客吞吐量突破兩千人次,達到 2036 人次,創下歷史單日新高。“五一”假期期間,塔城千泉機場旅客吞吐量超1萬人次——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個新疆旅游市場的火熱。
4年前,米熱古麗把公婆擁有30年前口碑的烤肉店,開到了額敏縣的東街夜市;4年后,米熱古麗開了1家分店。
“都是老顧客比較多,外地的顧客也來,老公的抖音上還有三四萬的粉絲。”米熱古麗說,旅游旺季的時候,周末一晚上能賺1萬塊左右,“從最初的開店到現在,最大的感覺就是生意越來越擴大了,顧客也越來越多了。”
作為新疆夜間經濟示范街區,額敏東街夜市通過多元業態創新與文旅深度融合,夜市內設置的刺繡、花氈等非遺工坊,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體驗多民族傳統手工藝。在今年“五一”首日即創下客流量8000人次、營業額突破400萬元的成績,展現出強勁的經濟帶動效應。
熱鬧的額敏縣東街夜市。(王瑋 攝)
2025年,塔城地區各類消費旅游活動持續創新,消費活力進一步被激發。今年春節期間,額敏縣東街、烏蘇市啤酒小鎮、沙灣市大盤美食城等有代表性的旅游消費聚集區,共接待游客6.92萬人次,實現營業額887.4萬元。
為支撐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塔城地區發布《塔城地區旅游總體規劃(2025—2035年)》,為未來十年的旅游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而在2025年,塔城地區也將借力借勢全面擦亮“油畫塔城·草原圣地”新品牌新形象,力爭2025年塔城地區旅游人數、游客花費分別增長10%。
塔城地區正以紅色旅游為魂、風光旅游為骨、消費旅游為翼,在“詩與遠方”中展翅翱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