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日前,美國眾議院以215:214的極限票數通過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這場被《紐約時報》稱為“十年來最分裂的財政豪賭”的立法,將美國社會推向了更深層的撕裂。
這份長達1116頁的法案,表面打著“經濟復興”的旗號,實則構建了一套精密運轉的財富轉移機器。核心條款中,企業稅率從21%永久性降至15%,富人遺產稅豁免額翻倍,小費和加班工資也被劃入免稅范圍。華爾街為此舉杯慶祝:管理10億美元基金的對沖經理,每年可少繳4000萬美元稅款。
美元資料圖
與資本狂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社會底層的系統性掠奪。法案要求未來十年削減8800億美元低收入醫療補助和食品券,7100萬依賴聯邦醫保的群體中,至少1370萬人將失去保險覆蓋。底特律的單親媽媽琳達在社交媒體控訴:“他們奪走了我的胰島素,卻給游艇買家減稅。”這條推文12小時內獲得230萬點贊。
為填補減稅和軍費擴張的資金缺口,法案將聯邦債務上限一次性抬高4萬億美元。國會預算辦公室測算,美國國債將在現有36.2萬億美元基礎上再增3.8萬億美元,到2027年債務占GDP比重將飆升至125%,創下建國250年來的最高紀錄。這意味著每個新生兒出生即背負98萬美元債務。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已率先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至此,三大評級機構全部摘除美國的最高信用桂冠。德意志銀行警告稱,全球央行持有美債比例已降至2006年以來最低,日本作為最大債權國正悄悄增持黃金。
法案通過當晚,華盛頓國會山外爆發激烈沖突。數百名抗議者高舉“停止殺害窮人”的標語,與防暴警察對峙。布魯金斯學會報告指出,收入前1%的群體將獲得減稅總額的83%,而底層10%人群的實際收入將減少2%。在佛羅里達棕櫚灘的晚宴上,富豪們舉杯慶祝資本利得稅下調;在俄亥俄州的社區診所,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因失去醫保被迫離開養老院。
特朗普資料圖
共和黨議長約翰遜宣稱“這是美國的早晨”,但路易斯安那州議員希金斯坦言:“我們不是在重新安排泰坦尼克號的甲板椅,而是在給鍋爐添煤,朝著冰山全速前進。”
為爭取搖擺議員支持,特朗普親赴國會山施壓,威脅初選挑戰反對者。法案最終加入“州稅抵扣額翻四倍”條款,僅此一項就讓聯邦稅收損失超千億美元。4名曾投反對票的議員突然改弦易轍,其選區恰好涉及國防承包商和頁巖油企業。《華爾街日報》嘲諷:“這不是立法,而是商業合同。”
民主黨領袖杰弗里斯痛斥該法案“從兒童、殘疾人和老人口中搶食物”,但共和黨在參議院仍占微弱優勢。即便闖關成功,兩院協調版本和潛在司法訴訟仍可能讓法案夭折。
2017年特朗普稅改后,美國企業將70%減稅收益用于股票回購而非就業增長,債務/GDP比從105%飆升至136%。如今,《大而美法案》再度復制這一模式:縱容資本通過離岸避稅轉移利潤,卻要求工薪階層以削減醫保為代價填補財政窟窿。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直言:“當30年期國債利息超過軍費開支,任何技術奇跡都填不滿這個黑洞。”
特朗普資料圖
215:214的票數差距,折射出美國在“減稅-擴軍-控移民”與“債務-福利”間的深刻矛盾。當國家機器公然將弱勢群體標記為“財政負擔”,《獨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承諾已淪為少數人的特權游戲。這場“劫貧濟富”的豪賭,究竟是涅槃重生還是打開潘多拉魔盒?答案或許早已寫在夏洛茨維爾街頭沖突的硝煙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