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中心(The Associated Press-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的最新民調顯示,當前美國民主黨內彌漫著悲觀的氣氛,三分之二的民主黨人對未來悲觀,僅有三分之一的民主黨人對未來持樂觀或者一定程度的樂觀態度。
上述情形與2024年7月的民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24年7月,五分之三的民主黨人對未來持樂觀態度。在失去2024年大選以及國會兩院后,民主黨未來如何進行黨內建設以迎接2026年國會中期選舉以及2028年大選?
具體而言,民主黨需要確立更為明確的路線、方針;實施重視民生問題的競選策略;促進黨內團結和提高領導力建設。
搞清“民主黨是誰?”:確立更明確的路線、方針
從美國歷史而言,民主黨一直代表中產階級和藍領階層選民,但是2016年大選以來的選舉結果均顯示出中產階級和藍領階層選民離心民主黨的現象,尤其是白人藍領階層選民開始日益支持共和黨。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民主黨缺乏明確的路線方針。
自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民主黨的策略是“為反對特朗普而反對特朗普”,在黨的自身定位問題上缺乏明確的路線、方針。2020年美國大選中,雖然民主黨取得勝利,但是拜登的勝利是反特朗普聯盟的勝利,并非民主黨的勝利。曾經擔任前總統比爾·克林頓高級顧問的美國民主黨戰略專家道格·索斯尼克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指出,拜登是自1988年以來第一位沒有政治基礎就當選的總統,目前的民主黨就像一個由各種特殊利益集團組成的聯盟,在“民主黨是誰?”“民主黨想要什么?”問題上缺乏清晰的定位。在道格·索斯尼克看來,正是因為民主黨在路線、方針問題上缺乏明確定位,導致其不能真正關注中產階級以及白人藍領階層的經濟訴求,最終輸掉了2024年大選。
那么民主黨如何確立黨的路線和方針呢?一方面,民主黨需要界定自身代表誰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路線、方針和策略。另一方面,民主黨需重點重視中產階級以及白人藍領階層的利益訴求,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競選戰略。
從墮胎、跨性別轉向民生議題:轉變選舉策略
自2016年大選以來,民主黨的選舉策略偏重墮胎、跨性別者等社會議題,而非基層民生問題。在2022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中,民主黨的墮胎問題雖然彰顯了一定優勢,但是在2024年大選中,過于重視墮胎議題忽視經濟議題的選舉策略,導致民主黨一敗涂地。在那次選舉中民主黨流失了大量拉美裔選民、重要搖擺州的中間選民以及白人藍領階層選民。從選民來源而言,墮胎、跨性別者議題只能吸引部分女性選民以及文化多元主義者,對更為廣泛的選民而言,經濟等基層民生問題更為重要。
“美國政治是地方政治”,候選人只有關注與選民個人、家庭、社區密切相關的問題,才有可能獲得選民的支持。早在2016年大選后,奧巴馬就曾經提出希拉里失敗的重要原因在于沒有深入到基層社區,聆聽基層選民的需求,并據此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雖然2018年國會中期選舉,民主黨的“藍墻戰略”以及2020年拜登的僥幸勝利讓民主黨在重視民生問題上取得一定進步,但是從2020年大選、2022年國會中期選舉、2024年大選結果而言,經濟議題從來不是民主黨的選舉優勢。與之相反的是,特朗普利用經濟議題分別在2020年大選、2024年大選中日益提升了少數族裔選民的支持率。
未來民主黨如何實施重視民生問題的選舉策略呢?近日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市長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尤因的競選策略值得民主黨借鑒。在奧馬哈市長選舉的最后幾天,共和黨候選人斯托瑟特試圖利用社會議題攻擊尤因,但是尤因并未直接回應,他的競選策略始終聚焦基層民生問題,例如住房、街道鋪設,甚至陷入困境的有軌電車項目等。最終,尤因以領先對手近13%的優勢獲勝。
黨內需要一個能“對線”特朗普的領袖
在2024年大選中,民主黨更換候選人顯示出黨內在候選人問題上的分裂。2024年大選結束后,民主黨內對特朗普2.0政策的不同態度進一步顯示出黨內分裂。一方面是黨內領導人舒默在某些議題上支持特朗普;另一方面則是黨內進步派在全美開展反特朗普的活動。無獨有偶,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在其新播客中對談保守派活動人士,“試圖迎合‘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支持者”。與此同時,民主黨議員桑德斯和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則將現任總統特朗普及其親密盟友描繪成寡頭政治。在選舉策略上,民主黨內也出現分歧,一些人關注經濟,另一些人批評特朗普挑戰法律權威,而另一些人只是在重復前總統拜登關于特朗普所謂“威脅民主”的警告。
此種情形和特朗普1.0時期形成鮮明對比,在特朗普1.0時期,民主黨黨內領導層舒默等人公開與特朗普較量。面對黨內分裂,就不難理解為何民主黨普遍滋生對未來的悲觀情緒。因此,如何促進黨內團結將是民主黨未來政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除了黨內分裂外,目前民主黨黨內的領導力呈現真空地帶。相比2016年大選以來特朗普對共和黨的影響力而言,民主黨一直缺乏影響力相當的候選人與特朗普競爭。目前,民主黨面臨自比爾·克林頓總統任期結束以來,領導力缺失的最大危機。目前,從桑德斯到紐森,一大批其他民主黨人試圖接過火炬,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成為明顯的領導者。
當前,隨著2026年中期選舉的臨近以及未來的2028年大選,有些民主黨人將目標定在中期選舉,有些民主黨人將目標定在2028年大選。無論中期選舉抑或總統大選,道格·索斯尼克認為只有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候選人,即所謂的院外政客,并關注基層民生和選民“打成一片”的候選人才有可能在未來選舉中獲勝。
(唐慧云,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