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天,普京因兩件事心情頗為不悅:
其一,他的座機遭到了烏克蘭無人機的猛烈襲擊。5月20日那天,俄總統普京在前往俄烏前線——庫爾斯克地區視察時,遇到了非常驚險的場景:烏克蘭對該地區發動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無人機襲擊,普京乘坐的直升機就是這場襲擊的“中心”。不得不承認,俄羅斯強大的軍事能力在此刻發揮了關鍵作用,若換作小國、弱國,總統說不定就會像伊朗前總統萊希那樣,因“墜機”而遭遇不幸。
其二,與普京剛剛煲了兩個多小時電話粥、關系親密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突然對他展開了猛烈批評。得知基輔遭遇大規模轟炸的消息后,特朗普表示對普京“非常不滿意”,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不喜歡俄方的行為。特朗普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批評普京,背后必然有著深意,很值得深入剖析。如今來看,這兩件事都預示著局勢正在發生一些性質上的變化。
首先,烏克蘭已不再回避對普京座機發動直接襲擊,這一舉動無疑再度突破了底線。這或許意味著,澤連斯基政府未來可能會針對普京發起一系列襲擊行動,甚至不排除有計劃地實施暗殺。事實上,烏克蘭此前已在俄羅斯境內多次開展刺殺行動,且部分行動已取得一定成效。
倘若澤連斯基政府真有能力對普京進行襲擊或暗殺,那么實力更為強大的俄羅斯,又豈會沒有理由以同樣的手段回擊呢?因此,俄羅斯在第一時間公開烏克蘭襲擊普京座機的消息,極有可能是為后續的反擊行動營造輿論氛圍,甚至是在為俄羅斯徹底消滅澤連斯基這一目標做鋪墊。換言之,若烏克蘭政府持續采取此類激進行為,普京一旦決定以牙還牙,那么他極有可能簽署斬首澤連斯基的命令。
試想,若俄烏戰爭短期內難以結束,且俄羅斯認定澤連斯基是阻礙和平進程的“絆腳石”,以俄羅斯一貫的行事風格,克里姆林宮定會思索:既然澤連斯基已突破底線,妄圖斬首俄羅斯總統普京,那么俄羅斯為何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澤連斯基斬首呢?一旦斬首澤連斯基成為俄羅斯的選項之一,以俄羅斯的實力,澤連斯基的生存期限又將會是多久呢?
這種行徑無疑會樹立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在兩國交鋒之際,率先發動斬首行動,將目標對準對方領導人。鑒于此種情況,在常規情形下,身為國際社會重要大國的俄羅斯,通常不會貿然選擇這條充滿變數與風險的道路。不過,我分析認為,若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普京或許會權衡對澤連斯基采取極端舉措的可能性。
其一:澤連斯基一方多次將普京及俄羅斯總統府列為襲擊目標,此舉激起了俄羅斯的強烈反應。倘若烏克蘭持續這種針對普京及俄羅斯總統府的襲擊行徑,一旦俄羅斯忍無可忍,極有可能采取報復手段。
第二個條件:在普京眼中,澤連斯基是俄羅斯實現國家戰略利益的重大阻礙。判定這一“重大阻礙”的關鍵在于,若不消除澤連斯基這一因素,俄羅斯將難以達成其戰略目標;反之,若能解決澤連斯基問題,則可能為俄羅斯實現戰略目標創造有利條件。這種局勢的演變,極有可能促使俄羅斯下定決心采取相應行動。
第三個條件:從俄羅斯的立場出發,斬首澤連斯基這一行為最大的不利影響在于會損害俄羅斯的國家形象。對一國領導人斬首會嚴重損害俄及普京國際聲譽,但若澤連斯基持續襲擊普京,俄有理由反擊,報復后對俄國家形象負面影響或降低。另外,當包括特朗普政府在內的外部勢力也希望澤連斯基下臺時,普京或更堅定采取行動。
因此,若上述三個條件均得以滿足,澤連斯基的處境將極為危急,其生命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在當前形勢下,澤連斯基必須謹慎行事,避免采取可能導致自身陷入絕境的舉動。
那么,特朗普為何在近期對普京進行猛烈抨擊呢?畢竟,就在不久前,兩人還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入交談,似乎意猶未盡。特朗普對普京態度轉變的原因究竟何在?
新華社華盛頓5月25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猛批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特朗普在帖文中就俄羅斯向烏克蘭城市發射導彈和無人機批評普京,稱他一直同普京保持著非常好的關系,但普京現在變得“瘋狂”。
特朗普同時指責澤連斯基,稱“澤連斯基總統的言論也對他的國家毫無益處。他說的每句話都在制造麻煩,我不喜歡這樣,最好立刻停止”。
25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通報指出,在24日夜間至25日凌晨這段時間里,俄方在多個地區成功擊落了205架烏克蘭無人機。烏克蘭官方于25日對外發布消息稱,24日晚上至25日凌晨期間,俄軍動用導彈和無人機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等30多座城市與村莊發動了襲擊,此次襲擊導致至少12人不幸遇難。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近期俄烏之間的相互襲擊事件,其發生的頻率和規模都呈現出了上升態勢?這一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疑是特朗普在政治層面遭遇的一次重大挫折,仿佛是普京與澤連斯基聯手,在特朗普臉上狠狠“打了一巴掌”。要知道,就在幾天前,特朗普還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已經解決了俄烏問題,可現實卻是局勢愈發緊張。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他始終不遺余力地推動所謂的俄烏“和平進程”。如今俄烏之間的實際狀況,卻與他所描繪的美好愿景背道而馳。面對這樣的局面,從特朗普一貫的行事風格來看,他大概率會選擇“甩鍋推責”,將責任一股腦地推到普京和澤連斯基身上,試圖向外界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并非他特朗普沒有努力促成和平,實在是普京和澤連斯基太不給力,才導致和平遙遙無期。
倘若這種“甩鍋”手段未能達到他預期的效果,特朗普很可能還會拋出新的論調,把俄烏局勢惡化的責任歸咎于“瞌睡喬”(拜登)。這一系列做法,完全符合特朗普一貫的思維邏輯。所以,當我們看到他在當前俄烏局勢下發表那些言論時,其實并不會感到意外。畢竟,從他既對普京提出批評,又對澤連斯基表示不滿的態度中,就已經能看出他這種“甩鍋”的傾向了。
他批普京和澤連斯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美烏已簽署礦產協議,從客觀邏輯看,落實協議預期利益、吸引投資需“和平”環境,故他極力推動俄烏停戰。且從戰略角度,俄烏局勢緩和后美國能騰出更多精力對付中國,這是白宮戰略邏輯之一。不過,若俄烏戰爭持續,美國也可接受,因其已從烏抽身,不再援助,若和平難實現、協議成空文,歐盟出錢買美武器維持戰爭,對美而言也可行。總之,特朗普批普京有明確政治意圖,是為后續動作做準備。
誠然,特朗普情緒易激動且發表尖銳言論,其背后存在更深層次的原因。當前,美國與歐洲的關系正趨于緊張,特朗普甚至公開宣布將對歐盟產品加征高達50%的關稅。在此背景下,他迫切需要尋找一個“發泄口”以緩解自身壓力。近期,烏克蘭危機持續發酵,已成為加劇美歐關系惡化的重要因素。歐盟方面已明確表態,若特朗普政府繼續對俄羅斯采取“綏靖政策”,不僅可能損害美國在歐洲盟友中的信譽,還將進一步加劇共和黨與民主黨在外交政策領域的分歧與對立。
有人或會疑問:特朗普盼俄烏沖突“和平”,俄羅斯為何不停戰讓美集中資源應對中國,這對俄似乎更有利?事實上,俄也期望俄烏沖突平息,讓美注意力轉向中國。為此,普京曾以支持印度“反恐”為名,公開支持印對巴采取軍事行動。
但普京此策略未達目的。印巴沖突中,印軍表現不佳,遭巴軍重創,俄制戰機損失兩架,先進S400防空系統也被巴梟龍戰機擊毀。這給俄敲響警鐘,顯示戰略搖擺不定后果嚴重。
因此,印表現不佳后,俄在俄烏沖突中立場更堅定,投入更多精力。
從俄羅斯角度看,其對烏“特別軍事行動”未達普京原定政治目的,卻難以停下。因一旦停下,俄羅斯可能陷入戰略被動,其戰略存在感與在烏軍事行動表現相關。普京核心訴求是確保烏“中立化”與俄控領土安全,但以烏現狀,烏無法“中立化”,俄羅斯只能繼續作戰。
基于上述原因,數月折騰后,俄烏戰爭停火談判愈發虛幻。雖美俄通話釋放“積極信號”,但烏拒“割地換和平”,俄不承認烏主權完整。澤連斯基提“30天停火”倡議,俄視為“緩兵之計”。更嚴峻的是,特朗普要求烏“自行與俄談判”,歐洲“安撫部隊”計劃未落實。在此情形下,雙方除打別無他法,談難成,停也不敢。
基于背景邏輯,俄烏戰爭或現重大惡化,俄羅斯可能加快蠶食烏東部和南部領土。烏軍依賴西方武器維持防線,但彈藥庫存瀕臨枯竭,美國援烏資金預計2025年夏耗盡,歐洲自籌武器需時日,若北約無法填補缺口,烏或被迫棄地。俄羅斯因此更積極作戰,普京赴庫爾斯克亦為此。
特朗普“變臉”暴露美俄“交易外交”脆弱性,普京認定戰場優勢時,“和平協議”只是煙幕。烏克蘭掙扎凸顯弱國悲劇,既難靠自身抵御侵略,又難獲外部持久支持。歐洲在制裁與援烏間搖擺,使危機淪為大國角力犧牲品。2025年俄烏戰場,或見證特朗普“美國優先”、普京“安全執念”與歐洲“戰略自主”三重幻滅。真正的和平或需各方流盡最后一滴血才會到來,屆時或想起中國早前為烏危機提供的解決方案才是終極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