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27日。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日子,是我第一次正式走出國門10周年紀念日。2015年5月27日,我坐上全日空的航班,前往大阪,踏上日本的土地,開始了期待已久的東瀛之旅。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走出國門。從那以后,除了2020—2022年這三年間沒有出國之外,我保持每年游歷兩個國家的頻率。2020年春天,本來是打算去以色列、約旦旅行的,但無奈這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至今,以色列都未能成行。如今中東戰(zhàn)火蔓延,我的以色列之行的夢想就更加遙遙無期了,還不知道去以色列旅行會等到猴年馬月了。疫情結(jié)束后,從2023年開始,我又恢復(fù)了出國旅行。到目前為止,我已經(jīng)去過世界上15個國家,行跡遍及亞歐非三大洲。
日本京都,金閣寺。(攝于2015年5月29日)
羅列一下我每年去過的國家:
2015年:日本、韓國,
2016年:埃及、柬埔寨,
2017年:俄羅斯、斯里蘭卡,
2018年:卡塔爾、土耳其、緬甸,
2019年:印度、尼泊爾,
2023年:越南、泰國,
2024年:老撾。
緬甸勃生維桑海灘印度洋孟加拉灣日落。本人攝于2018年10月23日
下面我談一談我在國外旅行的幾個感受之最。
旅行體驗最舒適的是日本。先前曾聽許多去過日本的朋友說日本城市干凈、國民素質(zhì)高,等等。百聞不如一見,我決定自己踏上這片土地,實地看一看這個讓中國人愛恨交織的國度、一衣帶水的鄰邦。很多國人最喜歡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說日本人的話就是“知小禮而無大義”,但2015年我在日本旅行時,遇到的不少好心的日本人,為我提供了及時的、實實在在的幫助,這不僅僅是“小禮”,而且確實是一種道德水準高尚的體現(xiàn)。而且,正是這些被稱為“小禮”的東西,構(gòu)成了我迄今為止出國旅行當中最愜意美好的體驗和回憶。而且,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我去過的所有國家中,日本的普通民眾是對中國游客最友好的。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到日本觀光旅游,他們回到中國后,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把一個真實的日本講述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有助于人們消除偏見和誤解。我們要牢記歷史,但不是要延續(xù)仇恨。中日兩國民眾理應(yīng)改善國民感情,多到對方的國家去走走看看,才能看到一個真實的彼此,這樣民眾間的誤解才能減少,相互間極端的聲音才能減弱,兩國人民才能世代友好!
日本奈良,東大寺大佛殿。(攝于2015年5月28日)
日本奈良東大寺,人與鹿的和諧相處。(攝于2015年5月28日)
日本首都東京,淺草寺。(攝于2015年5月31日)
旅行體驗最多樣的是土耳其。如果世界上只選一個國家去旅行,那一定是土耳其,因為這里什么都擁有:既有歷史古跡又有自然風光,既有西方又有東方,既有歐洲又有亞洲,既有宗教又有世俗,既有傳統(tǒng)又有現(xiàn)代,既有雪山又有大海,既有美女如云又有帥哥如林,在一天中既穿大衣又穿短袖,既可地下住洞穴又可上天坐熱氣球……正如土耳其民族血緣來源的多樣和復(fù)雜,土耳其這個國家就如同一個混血美女,使全世界的游客為之傾倒,想一睹她的芳容。于是,我在2018年3月底4月初,踏上了這個星月紅旗飄揚的國度,行走在歐亞之間,尋訪藍色土耳其。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圣索菲亞大教堂。(攝于2018年3月25日)
土耳其塞爾丘克,以弗所古城。(攝于2018年3月28日)
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本人攝于2018年4月1日)
歷史古跡最厚重的是埃及。一提起埃及,國人首先想到的無疑是蜚聲世界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然而,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在我8天的埃及之旅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作為人類文明史上的最早的古國,埃及博物館、卡爾納克神廟、帝王谷,歷史價值、文物價值、觀賞價值都毫不遜色于金字塔。而且,作為一個集大海、大河、大漠于一身的國度,埃及的自然風光也是極美的,你可以找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感覺。作為歷史古跡與自然風光俱佳的國度,埃及,絕不僅僅有金字塔!
埃及吉薩,胡夫大金字塔。(攝于2016年3月23日)
埃及吉薩,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攝于2016年3月23日)
埃及盧克索,卡爾納克神廟。(攝于2016年3月27日)
單個古跡最震撼的是柬埔寨吳哥窟。吳哥不是一堆冷冰冰的石頭,而是有血有肉的千年歷史,訴盡王朝的興衰、世事的沉浮。我站在吳哥王朝昔日的遺址上,回望這個曾經(jīng)雄踞東南亞、地跨大半個中南半島的偉大帝國,回首這個王朝開創(chuàng)的五百年盛世,也嘆息湮沒在熱帶叢林中被人世間遺忘了四百年的吳哥文明,更感慨高棉民族近代以來歷經(jīng)百年苦難實現(xiàn)今天的浴火重生。在東南亞的歷史古跡中,吳哥應(yīng)該是首屈一指的,至少在東南亞的范圍內(nèi)沒有其他古跡能超越它。我覺得,一個人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吳哥窟。
柬埔寨暹粒,吳哥窟(小吳哥)倒影。(攝于2016年9月12日)
柬埔寨暹粒,吳哥窟(小吳哥)。(攝于2016年9月12日)
柬埔寨暹粒,吳哥王城(大吳哥)巴戎寺。(攝于2016年9月12日)
最百感交集的是俄羅斯。對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走向影響最大的兩個國家就是俄羅斯和日本,蘇聯(lián)(俄羅斯)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意識形態(tài)、內(nèi)政外交、文化藝術(shù)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直到今天。我對俄羅斯的感情是復(fù)雜的。我也很喜歡俄羅斯的名勝古跡、自然風光、文學(xué)藝術(shù),欣賞俄羅斯文化,仰慕俄羅斯歷史上層出不窮的大師、巨匠、泰斗,對俄羅斯的普通民眾也沒有任何惡感。在俄羅斯旅行期間,也感受到了俄羅斯普通民眾的友善。但對于這三年發(fā)生的俄烏沖突,在這種原則問題上,我反對俄羅斯侵犯他國國家主權(quán)和領(lǐng)土完整的行為是毫不含糊的。我相信,當俄羅斯人民戰(zhàn)勝他們真正的敵人之時,就是俄羅斯人民、俄羅斯民族的新生之日。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上的克里姆林宮。(攝于2017年5月5日)
俄羅斯圣彼得堡,彼得夏宮花園。(攝于2017年5月2日)
俄羅斯圣彼得堡,葉卡捷琳娜宮。(攝于2017年5月3日)
感觸最深的還是印度。很多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并不好,認為印度又窮又臟又恐怖,存在著對印度的偏見和誤解。而旅行是消除偏見的最好方式。這個國家到底是什么樣子,要親自來看看才知道,才能改變頭腦中的固有認識。2019年,我9天的印度之旅,不虛此行。五千年文明古國歷史震顫人心,印度的名勝古跡多得看不完,可以說中國有多少名勝古跡,印度就有多少名勝古跡。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地域,一個復(fù)雜多樣的國家,一個一言難盡的社會,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一個錯亂之美的國度,一個不可思議的印度。這種復(fù)雜與矛盾,如果讓我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真的,我不愿意。但作為旅行者,我非常欣賞并陶醉于這種錯亂之美的異域風情。印度是一個對中華文化影響巨大的鄰邦。梵天東土,并蒂蓮花。對于想要休閑、度假、玩耍的人來說,印度不適合你;但想要在內(nèi)心得到一種歷史和人文的升華、在人生篇章里增添一抹別樣的色彩,印度非去不可。去過印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逃離,一種是著迷。換句話說,一種是去了再也不想去的,一種是去了還想再去的,我想我屬于后者。
印度阿格拉,泰姬陵。(攝于2019年3月23日)
印度阿格拉,阿格拉堡大門。(攝于2019年3月22日)
印度齋浦爾,風之宮殿。(攝于2019年3月21日)
前幾天,我看了國際問題專欄作家趙靈敏女士的一場直播。她說,要出國旅行,就要去發(fā)達國家。因為越是發(fā)達的國家,人身安全、旅游體驗是相對有保障的。
韓國首都首爾,景福宮勤政殿。(攝于2015年10月7日)
韓國濟州島,城山日出峰。(本人攝于2015年10月8日)
趙靈敏老師這段話,我同意一半。這10年間,我去過日本、韓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但更多的則是經(jīng)濟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就我的個人體驗來說,在日韓這樣的發(fā)達國家旅行,旅游體驗確實沒得說,服務(wù)水平高又人性化,讓人感覺非常舒適,城市鄉(xiāng)村干凈整潔,而且社會治安又好,人身安全非常有保障,至少幾乎不用擔心遇到坑蒙拐騙偷。
日本山梨縣普通農(nóng)家掠影。(攝于2015年5月30日)
韓國首都首爾,當時的韓國總統(tǒng)府青瓦臺。(攝于2015年10月7日)
至于我去過的發(fā)展中國家,旅行體驗?zāi)蔷鸵谎噪y盡了。我在埃及金字塔,穿著阿拉伯長袍的當?shù)厝藷崆榈嘏苓^來要跟我合影,但被我警惕地拒絕了。我在斯里蘭卡的機場,小混混穿個紅馬甲冒充機場工作人員,幫我拎了幾步行李,卻向我訛了100元人民幣。我在印度齋浦爾琥珀宮的山下,偷偷地對著耍蛇人拍了一張照片,不巧被他發(fā)現(xiàn)了,結(jié)果耍蛇人向我訛100美元,幾經(jīng)周旋,最后給他10元人民幣了事。我在尼泊爾杜巴廣場,會說漢語的少年很禮貌地跟我搭訕套近乎,最終是想讓我給他錢。我在越南芽莊的海灘上,挎包還被賊偷了。在這些經(jīng)濟相對落后的國家旅行,難免會遇到這些意想不到的不愉快。像埃及、印度、柬埔寨,都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但當你在這些國家旅行時,你所看到的他們當今的社會狀況和防不勝防的坑蒙拐騙偷,又讓你難以跟他們燦爛的古代文明聯(lián)系起來。
印度齋浦爾,琥珀堡山下的“耍蛇人”。(本人攝于2019年3月21日)
斯里蘭卡錫吉里耶,獅子巖。(攝于2017年11月13日)
尼泊爾帕坦杜巴廣場。(攝于2019年10月30日)
越南芽莊,婆那加占婆塔。(攝于2023年7月28日)
所以,趙靈敏老師說的,旅行要去發(fā)達國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往往是這些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他們的歷史古跡和厚重而獨特的歷史文化,是在很多發(fā)達國家看不到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如尼泊爾的藍毗尼,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是找不到“平替”的。如果只去發(fā)達國家旅行,恐怕是難以感受到這種心靈的震撼的。
尼泊爾藍毗尼,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攝于2019年11月2日)
另外,世界上最美的自然風光,往往也集中在這些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比如馬爾代夫的海景、菲律賓長灘島的沙灘、埃及的撒哈拉大沙漠,都是世界無敵的景觀。我更是覺得,埃及的尼羅河是我見過的最美的一條江河。在發(fā)達國家恐怕很難看到這樣的景致。所以,你想去什么樣的國家旅行,取決于你想看到什么,體驗什么。去發(fā)達國家旅行和去發(fā)展中國家旅行,我只能說各有千秋,有舍才有得。
埃及撒哈拉大沙漠。(攝于2016年3月26日)
埃及阿斯旺,尼羅河晨曦。(本人攝于2016年3月29日)
埃及阿斯旺,尼羅河晨曦。(本人攝于2016年3月29日)
埃及阿斯旺,尼羅河邊的沙漠。(本人攝于2016年3月28日)
埃及盧克索,熱氣球上俯瞰尼羅河畔椰棗林。本人攝于2016年3月28日
我為什么主張我們的國人應(yīng)該多多地走出國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先生在1915年《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號上,向青年發(fā)出了六項宣言,其中有一條就是“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在110年后的今天,“世界的而非鎖國的”,這一點也特別重要。就像周有光老先生所說的,中國人要學(xué)會站在世界看中國,而不是站在中國看世界。只有觀世界,才有世界觀。改革開放給了中國國民走出國門、睜眼看世界的機會。我們要睜眼看世界,更要正眼看世界。不僅僅要做中國的國民,更要做世界的公民。
泰國清萊,白廟。(攝于2023年10月20日)
老撾瑯勃拉邦香通寺的一扇窗戶,網(wǎng)紅一景。(攝于2024年8月11日)
老撾瑯勃拉邦,清晨的僧侶布施。(本人攝于2024年8月1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