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整周期,港人北上買房之際,亦有內地客赴港買房。
據香港中原地產研究部最新數據,2025年4月份,香港私人住宅錄得1207宗姓名采用普通話拼音的買家入市個案,較3月份的1212宗略減,但已連續兩個月維持逾千宗水平,內地客在港買房持續活躍。
港二手居屋套均成交總價跌至八年半新低
今年2月底,香港特區政府發布《財政預算案》,提及進一步將100港元印花稅涵蓋至400萬港元以內住宅物業,紓緩買家置業負擔等。或受該利好政策影響,內地買家及投資者在港置業態度轉趨積極,并帶動香港樓市交投量連升兩個月。4月香港一、二手私人住宅共錄得5126宗買賣登記,較3月的4907宗上升約5%。其中,普通話拼音買家占1207宗,占整體比重逾兩成。
內地客買家于4月份的總入市金額逾114億元,較3月份的105億元上升逾8%,為連續第二個月突破百億元水平,并創下近五個月新高。平均每宗成交總價約947萬元,按月回升近一成,顯示內地客購買力仍然強勁。
值得關注的是,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出,今年四月份二手居屋平均每宗售價約377.1萬港元,較3月份的379.2萬港元微跌0.6%,連挫五月,并下探近104個月(即逾八年半)新低。
前四月近四千內地客赴港買房
數據顯示,在2025年首四個月,普通話拼音買家共錄得3782宗入市個案,當中一手占1652宗,二手占2130宗,總涉資逾343億元。不過,相比2024年同期的4095宗及466億元,分別同比下跌7.6%及26%。當然,在去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全面撤辣,曾一度帶動大量內地買家赴港置業。
據統計,內地買家置業最多的五個地區集中在:大埔墟(91宗)、啟德新區(79宗)、何文田(47宗)、北角及天水圍(各42宗),其中啟德新區的普通話拼音買家占比高達53%,即每兩宗成交便有一宗來自該類買家。
值得關注的是,成交總價500萬元或以下的一手及二手買賣比例齊升。2025年首四個月一手低價比例急升至45%,創2009年后的16年新高;二手低價比例更升至占比51%,創2016年后的9年新高。
前四月3.5萬內地客以人才計劃入港
據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數據,2025年首四個月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5萬宗申請,其中超過3.5萬宗獲批。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杰表示,香港樓市全面撤辣,加上政府積極推行搶人才政策,截至4月底已批出超過31萬宗申請,當中近21萬名人才已到香港,進一步帶動本地居住需求。隨著樓市利好因素漸增,拆息持續回落,資金成本下降,預計內地買家在港置業的意愿將持續上升,成為推動樓市成交的主要動力。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截至5月21日,2025年5月份,香港整體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鋪物業)暫錄3980宗,總值332.78億元。當中一手私人住宅暫錄829宗及75.3億元,較4月的1597宗及136.8億元下跌18.6%及15.9%。二手私人暫錄得2109宗及155.0億元,較4月的3833宗及296.3億元分別下跌16.5%及22.4%。
楊明儀認為,受到4月關稅戰影響,二手市況轉淡,而且新盤低價搶客,令二手成交減慢,5月多項利好消息出現,預計6月二手數字將保持三千宗以上水平。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邱永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