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講引發了解放軍的對臺軍演,如今到了2025年的520,賴清德就職一周年的演講上,賴清德卻一改之前“臺獨”的囂張氣焰,開始喊話兩岸加強交流合作,這種態度變化的背后傳遞了怎樣的信號?
01 賴清德520演講引發多方關注
2024年賴清德就職演講的時候提到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島內要堅持自己的“主權”,認同臺灣,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蔡英文時期,盡管臺當局的本質依舊是“臺獨”,但這種“臺獨”更多的是放在背地里,并沒有在公開場合上宣揚這種“臺獨”思想,而到了賴清德這里臺當局就徹底掀下了面具,將“臺獨”思想放到了公開場合上進行宣揚,鼓勵全島民眾和自己一起“臺獨”。
當然,賴清德的這種“互不隸屬”言論也引發了解放軍的對臺軍演,相較于蔡英文時期由于佩洛西竄臺引發的對臺軍演,520就職演講引發的“聯合利劍-202A”軍演無論是規模還是力度上都得到了空前加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是一次實戰。
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解放軍的對臺軍演就變得越來越常態化、實戰化起來,“聯合利劍”演習也變成了一場大型連續劇,隔三岔五就會來上一場,因此賴清德在今年520的演講就成了一個兩岸都強烈關注的話題,如果說賴清德依舊保持過往發言的話,那么一場包圍全島的演習就將展開。
但在這次的就職演講上,賴清德一改以往的態度,并沒有提到兩岸議題,表示愿意在“對等尊嚴”的情況下和大陸開展交流合作,通過交流來取代圍堵,通過對話來取代對抗,朝著和平共榮的方向一同發展,一下子從2024年“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身份轉變成了兩岸和平大使。
02 賴清德態度轉變透露多個信號
這種態度的轉變可以說是透露了多個信號,其一就是美國的態度變化,在2024年的時候還是拜登擔任美國總統,當時的拜登在臺灣問題上一直都很堅定的支持臺當局,因此賴清德才能肆無忌憚的在公開場合上發表“臺獨”宣言;但到了特朗普時期過后就不同了,相較于支持臺當局,特朗普更關心的是美國的利益,特朗普并不想因為臺海沖突的爆發將美國也卷入進去,在美國并不想插手兩岸沖突的時候,賴清德必須為當前緊張的兩岸局勢降火,避免雙方爆發一場軍事沖突。
其二就是中美關系的突然緩和,原本中美之間因為關稅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但雙方突然在關稅上達成一致意見同意取消加征的報復性關稅政策,并建立磋商機制,特朗普更是直言這一會談成果有利于“和平與統一”,盡管并沒有指出這個“統一”是哪個統一,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臺島的統一,這樣一來等于是說美國也支持兩岸統一,如果爆發臺海沖突的話,等于是同時得罪了大陸和美國,對于臺當局而言這是無法承擔的一個代價,因此就必須主動釋放友好態度,來改善兩岸關系。
其三就是采取一種“虛實戰術”,“互不隸屬論”、“兩國論”、“公司論”、“境外敵對勢力”,這是賴清德上任之后發表的演講;然而在還沒有擔任臺地區領導人,在2017年擔任臺南市長的時候賴清德還表態“親中愛臺”,在2023年又支持蔡英文的“和平保臺”“四個堅持”政策,這種兩面派的做法誰也不知道賴清德究竟在搞什么,通過這種虛實并進的策略來和大陸搞一個騷擾戰,讓大陸也不知道到底賴清德說的哪句話才是真的。
03 賴清德的態度轉變或許是權宜之計
實際上賴清德可以被當做是一個縮小版的特朗普,如果說特朗普是以美國利益優先,那么賴清德就是以個人利益優先,無論是在島內大搞“臺獨”,要求全民為“民主而戰”,而是在島內發起政治清洗,都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在最新提出的“公司并購論”中更是給兩岸統一開出一個條件,只有這個條件讓自己滿意了才會實現“并購”嗎,實現統一,顯然是想要索要足夠多的好處。
當然,賴清德的態度轉變也是一種拖延戰術,在當前所有局勢都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如果繼續維持之前的“臺獨頑固分子”人設,引發新一輪對臺軍演的話,那么島內一眾士兵就難以抵抗這種壓力;并且隨著對臺軍演的越來越常態化、全面化,對臺軍演隨時都有可能由訓轉戰,變成一場收臺行動,在美國并不會介入這種沖突的情況下, 島內并不能阻擋解放軍的這場行動。
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看賴清德要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說,如果賴清德繼續維持此前的“臺獨”方針不變的話,那么解放軍的行動會照常進行,“武統”依舊是第一選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