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5”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來臨之際,曲阜師范大學學生工作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創新打造“心理六藝”育人體系,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精髓與現代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舉辦“躍動青春·心向暖陽”心理六藝主題游園會,為全校萬余名師生開啟了一場滋養心靈的文化盛宴。
(一)以禮潤心:解鎖情緒密碼,涵養文明風尚
“情緒藥方”盲盒將《禮記》智慧融入心理調適,學生通過抽取“喜怒憂思悲恐”情境卡,自主設計“禮儀指導+心理疏導”雙軌方案,實現傳統禮學與當代心理學的創造性轉化;“禮貌改寫”通過還原校園高頻沖突場景,引導學生以《禮記》“禮者,自卑而尊人”的交往智慧為基礎,結合“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的非暴力溝通模型,將攻擊性語言轉化為共情表達。這種“古禮今用”的實踐,讓學生在化解情緒困擾的過程中,既賡續了文化基因,又提升了社會適應能力,實現心理育人與文化傳承的雙向賦能。
(二)以樂怡情:唱響心靈旋律,激揚青春力量
“歌詞接龍”活動將傳統五聲音階與情緒管理結合,以“宮商角徵羽”對應“安定、悲傷、憤怒、喜悅、沉思”五大情緒分區。學生根據隨機播放的旋律,將觸動心靈的歌詞書寫于對應情緒展板,逾千條手寫詞句交織成校園情感表達的動態圖譜。活動通過音樂審美與情感表達的深度聯結,引導學生在旋律共鳴中完成情緒命名、轉化與共享,構建起“以音療心”的沉浸式互動空間。
(三)以射礪志:破除壓力桎梏,錘煉意志品格
“壓力箭靶”將傳統射藝革新為心理賦能載體,學生使用特制軟頭箭矢精準擊中“人際沖突”、“焦慮”、“煩躁”等情緒標靶,之后再將抽象情緒概念轉化為可攻克的具體目標;“好運套圈”環節設置“我能行”、“慢慢來”等積極心理暗示立牌,學生通過定向投擲強化正向情緒感知。這種具象化、游戲化的抗壓訓練,使學生在競技中自然生成“化壓力為動力”的積極認知。
(四)以御塑行:跨越成長障礙,磨礪堅毅品質
“障礙運球”活動通過筷子夾球穿越障礙的設計,將心理韌性訓練具象化為實體操作。學生在完成呼吸放松練習后,需保持情緒穩定,用筷子夾球穿越重重障礙。活動通過模擬現實困境,引導學生在反復失敗與重試中感受“專注當下”的心流體驗。通過分解任務目標、調節挫敗情緒等實踐,學生逐步掌握“漸進式目標分解”的心理調適方法,在具身化訓練中強化抗壓能力與情緒管理技巧。
(五)以書啟智:重構語言圖景,傳遞心靈溫度
“組詞造句”展板打破傳統語言表達模式,將文字設計為“流動積木”。學生從碎片化文字中拼貼出暖心話語,這些創作不僅是語言創新的成果,更通過朋輩互動的形式,成為點亮彼此心靈的溫暖星火;“反手書寫”活動要求學生以非慣用手抄寫《論語》箴言,在克服肢體協調困難的過程中,學生以專注、緩慢的筆觸完成書寫,既深化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在突破舒適區的實踐中體悟“知行合一”的內涵,于逆向運筆間獲得中華文化當代價值的新認知與獨特體驗。
(六)以數明理:激活思維潛能,培育健全人格
“心理數獨”將心理健康日等特殊日期編碼為數字密碼,融入九宮格矩陣。引導學生在邏輯推演中發現“525”“12321”等療愈暗語。解題完成后在對應格位書寫自我對話卡片,實現理性思維與情感共鳴的雙重激活;“21點博弈”通過重構卡牌規則強化心理洞察。學生需同步計算牌面概率、預判對手風險閾值,并觀察同伴“微表情”調整策略。活動現場出現“保守派”以穩求勝、“激進派”高壓博局等典型決策模式,活動后結合“認知偏差圖譜”復盤,培養學生理性決策能力和問題解決效率。
“心理六藝”育人品牌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創新打造“禮、樂、射、御、書、數”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場景,讓學生在文化傳承與心理成長的交融共生中實現全面發展。作為學校落實“五育并舉”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該品牌構建起“認知重構—情緒疏導—行為訓練—價值引領”四位一體的心理育人新模式,通過文化浸潤式教育顯著提升學生心理素養。今后,學生工作處將持續深化“心理六藝”育人體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深度與實踐廣度,為學子筑牢心理根基、涵養健康心態提供堅實支撐,助力青年在守正創新中綻放青春光彩,以文化自信奔赴美好未來。
通訊員:王琰 宋瑩李洋洋 毛永正 陳學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