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鹽亭
街頭巷尾飄著混合著麥香與肉香的獨特氣息
老街蒸籠騰起白霧
竹制籠蓋揭開瞬間
熱氣裹挾著油潤的牛肉香撲面而來
這就是鹽亭清真牛肉包
油潤的牛肉包裹著琥珀色肉汁
面皮透出小麥清香
這枚看似樸素的包子
藏著鹽亭千年文脈與回族風味的交融密碼
作為嫘祖故里
鹽亭的清真牛肉包
讓人在咬下包子的瞬間
嘗到美味的滋味
一口咬下
湯汁豐盈,面皮柔韌
牛肉的鮮香在舌尖炸開
鹽亭清真牛肉包的故事
要從大興回族鄉說起
鹽亭清真牛肉包的靈魂
藏在大興回族鄉的黃牛肉里
作為綿陽市唯一的回族聚居鄉
這里世代養殖黃牛
清乾隆《鹽亭縣志》便記載
黃牛“肉質緊密、鮮香醇厚”
回族大廚便將這份饋贈發揮到極致
精選牛腰窩肉
將黃牛肉的鮮美發揮到極致
獨創“三油一水”秘方
牛油、雞油、香油與老湯調和
經三次和餡、兩度醒發
成就了“湯汁豐盈、面皮勁道”的獨特口感
這枚包子不僅是美食
更是文化的載體
回族人堅守傳統工藝
從選牛、宰殺到和面、調餡
每一步都遵循古法
走進老街包子鋪
常能看到老師傅現場剁餡
牛肉粒顆顆分明
蔥花與香料在案板上交織出傳承的香氣
鹽亭清真牛肉包的制作
堪稱一場美食藝術表演
精選牛腰窩肉,肥瘦相間
手工剁成顆粒狀,保證肉質彈牙
秘制“三油一水”是靈魂
牛油增香、雞油提鮮、香油潤澤
再加入老湯調和
餡料呈半凝固狀
包入老面發酵的面皮中
蒸制時,火候至關重要
需猛火催熟,再轉小火燜蒸
方能成就“表皮浸油、內餡多汁”的完美狀態
在鹽亭
每家老店都有獨門秘訣
有的堅持用牛骨熬湯調餡
有的加入回族特色香料
但核心始終是“鮮”與“香”
或許親手包一枚牛肉包
感受面皮在掌心舒展的觸感
再聽老師傅講述“三油一水”的傳承故事
始于一枚包子,卻不止于美食
這里
嫘祖文化與回族風情交織
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意碰撞
每一口包子都藏著故事
每一步旅程都充滿驚喜
這個夏天,來鹽亭吧!
品一口包子,游一座古縣
感受“舌尖上的鹽亭,心中的嫘祖”
(來源:鹽亭文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