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舒冬妮 每經編輯:楊夏
若羽臣(003010.SZ,股價65.59元,市值107.59億元)在電商代運營的地位變了,從曾經默默無聞的“小弟”一躍成為了最被看好的“行業一哥”。
4月底,若羽臣公布2024年年報,公司營收增長30%,歸母凈利潤大漲95%,成為2024年最賺錢的電商代運營上市公司。近一年,若羽臣股價累計上漲超400%,也成為了行業中最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公司。
“自有品牌的業務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以及代運營業務穩定。”董事長兼創始人王玉將業績增長歸功于上述原因,他用五年時間將一個小眾家庭清潔品牌做到5億元規模。
但這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英雄故事,在一個十分擁擠的賽道中做出成績并不容易。在過去看不到轉型成果之初,王玉常常獨自懷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他一邊自我懷疑,一邊埋頭苦干,一邊不停學習。
若羽臣業績的高增長態勢延續到了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上漲114%。但若羽臣還能獨占鰲頭多久?王玉如履薄冰。而股價大幅上漲更是讓王玉開始睡不著覺。
王玉
“深圳創業板代運營公司第一股”的稱號也許很快就要發生變化。目前,若羽臣的代運營業務占比已下降至約40%。如今的若羽臣在大健康、美妝個護、母嬰、食品飲料等多個領域已建立起競爭優勢,除了代運營品牌拜耳、艾惟諾等之外,其還擁有多個自有品牌,包括家清衣護品牌綻家和保健品牌斐萃。
現在王玉的一半精力都放在自有品牌上,并將此視為公司未來主要增長點,他想把公司做成一個優秀的品牌管理公司。5月20日,若羽臣股價在連續上漲一周后,市值首次突破了100億元。
從默默無聞到“行業一哥”“只要做透一群人的需求,就不是小生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舒冬妮 整理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美妝行業第二大市場,以美妝業務為主的幾家代運營公司先后上市,風頭正勁,其股價、市值均處于歷史高峰,寶尊電商(09991.HK,股價7.9港元,市值15億港元)和麗人麗妝(605136.SH,股價14.9元,市值59.67億元)市值均一度超過200億元,而以代理母嬰和保健品為主的若羽臣彼時顯得默默無聞。
如今,若羽臣2024年凈利潤翻番,近一年股價翻了4倍,不僅是六家代運營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者,且超過排名第二的壹網壹創(300792.SZ,股價24.79元,市值58.74億元)市值近50億元。
王玉將業績增長歸功于“自有品牌的業務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以及代運營業務穩定”。在2024年財報中,若羽臣自有品牌營收增長90%,毛利率高達67%,遠高于代運營業務39%的毛利率。
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王玉認為,2021年是代運營行業的轉折點。
根據網經社數據,2021年電商代運營市場規模達1.5萬億元,同比增長9.9%,而2015年這個增速是90%。2016至2020年,電商代運營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42%、30%、23%、21%、17%。
彼時正值國潮新消費品牌興起,主打外資品牌代運營的公司受到沖擊。與此同時,以淘系為代表的傳統電商行業的流量紅利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抖音等短視頻電商、直播電商興起。
一方面品牌收益在下降,另一方面投入在增加。“并且那時候大家都剛上市,都想著要當行業龍頭,行業加劇內卷。”王玉說。
2021年是若羽臣自2020年9月IPO(首次公開上市發行)后的首個完整財年,該年公司凈利潤下滑67%,這年也是王玉壓力最大的一年。在幾大沖擊下,代運營行業業績集體下滑,他越發覺得代運營的路不好走了。
他想清楚一個關鍵問題:代運營不是一門具備規模效應的生意。“項目越多,需要投入的人員越多,管理壓力增大,成本也增加;另一方面,實際并沒有那么多足夠好的團隊來服務客戶,所以不能盲目擴大規模,不能一味追求更多新客戶。”王玉解釋。
如何破局增長乏力?王玉的答案是做自有品牌。他想做自有品牌的心思甚至更早,早在上市前的2019年,王玉就已經在為自有品牌做準備。
“不同于全球任何一個市場,中國市場之大,一個再細分品類,只要做透一群人的需求,就是不小的生意。到現在為止,今天的消費市場仍有非常大的機會,還有很多用戶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這是王玉的理由。
綻家年營收近5億元才有了做自有品牌的底氣
王玉想打造的,是品牌矩陣,是一家優秀的品牌管理公司。
2020年底,若羽臣首個自有品牌綻家上市,主攻家庭清潔(家清)賽道。背靠天貓的渠道運營優勢,綻家在第一年也將全部精力傾注于此,但第一年沒有“理所當然”地賺錢,而是虧損了上千萬元。
王玉在回歸代運營和咬牙堅持間反復掙扎。“自有品牌到底能不能成功?家清這個生意到底能不能做大??當時做決定的時候沒有那么猶豫,就覺得自有品牌充滿機會,但做完一年后,也懷疑過這個決定是不是對的,甚至那時候發現代運營行業其實挺好的,要不要就繼續做代運營。”
王玉坦然承認,在過去幾年一直在傳統代運營業務和自有品牌業務兩者間做平衡,“平衡實際上意味著沒有完全想清楚。在整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兩大業務板塊,如何保證自有品牌充分投入,還能實現原有業務的增長,包括團隊的投入,要不要增加人,要不要收縮團隊等等,也出現過一些搖擺”。
直到2024年,綻家年營收近5億元,王玉才有了點底氣。回過頭來,他說:“生意做得不好,是不是就意味著選擇錯了,就要放棄?不是的,這個事情需要不斷地嘗試。”
他也沒有想到,在市場都在追求大眾平價的標簽時,定位中高端的家清品牌綻家,能在5年時間就做到近5億元營收規模。如果非要總結秘訣,王玉說最重要的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做到真正的DTC——直接面向消費者,根據消費者需求開發和迭代產品。
“我們通過旗艦店、直播間,不斷收集用戶的反饋,以此調整我們的產品,我們每天都在大量地看用戶評價??當初做洗衣凝珠的時候,用戶評價說不香,我們反思,‘香’也是有幾個步驟的,第一打開蓋子的時候,第二打開洗衣機的時候,第三晾曬或折疊衣服的時候,第四是從衣柜拿出來穿衣服的時候,整個過程都有用戶體驗,所以我們研發的時候通過原材料和技術去解決這些問題。”
王玉表示,產品經理每周例會匯報的核心內容就是用戶評價,新品沒有評價,就看競品的評價。在他看來,用戶評價里藏著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這也成為了他投資新消費品牌的首要考慮——產品是否給用戶帶來新的價值,是否滿足用戶真實的需求。
圖片來源:若羽臣官網
2024年年報顯示,若羽臣代運營、品牌管理和自有品牌業務在總營收的占比分別為43%、28%、28%。作為代運營行業最被看好的公司,其代運營業務收入占比卻不足一半。按照王玉的規劃,自有品牌業務占比近年來還會不斷提升,未來占比甚至超過50%。
做代運營、品牌管理、自有品牌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品牌到底歸誰所有,王玉要的,不僅有屬于自己的王牌品牌,還要有龐大的品牌矩陣,他希望若羽臣可以成為一家優秀的品牌管理公司。
接待投資人從門可羅雀到門庭若市股價不斷上漲,睡不著了
資本市場很快關注到了逆勢增長的若羽臣。
之前,王玉還不至于太焦慮。但當公司股價不斷上漲的時候,王玉開始睡不著了。
2024年9月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400%,公開接受的券商機構的投資者調研活動7次,超過上市以來的總和。公司接待的投資人一個接著一個,從門可羅雀到門庭若市。
隨之而來的也有資本市場的質疑,家清賽道已有藍月亮、立白等巨頭,綻家能否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為什么第一個自有品牌剛剛跑出來,就著急拓展一個新品類?銷售費用激增,新的自有品牌仍需投入,高估值下的業績如何持續兌現?
在品牌管理和自有品牌方面,王玉已經有充分的思考。未來會大力發展自有品牌,同時也會和已在服務的客戶品牌做出區隔,“如果客戶在這個品類上做得已經很好了,(這)是我們做一個新品牌的重要評判,能(做出區隔)就做,不能就不會做一樣的產品”。
但做什么、不做什么,沒有絕對的臨界點。“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做梳理,比如代運營業務向品牌管理升級,甚至和自有品牌一起,整體放入公司的品牌矩陣。”王玉說。
除了綻家,口服抗衰品牌斐萃是若羽臣的第二個重點自有品牌。王玉表示:“中國的合成生物學處于全球領先,通過自有品牌和全渠道的運營能力,可以快速放大中國的這些優勢,自有品牌的生意已經看到一些成效了。”
對于2024年銷售費用大增近40%,市場對若羽臣有以營銷換營收的質疑,王玉也回應稱,隨著對自有品牌加大投入,銷售費用增長是業務轉型的必經過程,從利潤增長結果來看是好的,并且公司內部對費用也一直有嚴格控制,未來會有所下降。
在他看來,做品牌產品、內容及營銷能力缺一不可,渠道只是入場券,未來在品牌管理和自有品牌方面都還大有可為。現在,自有品牌的管理占了王玉一半的時間,他想再干30年,直至若羽臣成為一個優秀的品牌管理公司。
不過,市場的認可來之不易,他也擔心不能兌現資本市場的預期。“如果有一天股價、營收增速掉下來了,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自然規律,一個企業不可能永遠一直高增長,但我們會努力去實現高增長。”王玉稱。
除了公司工作,王玉沒有太多其他社交,他對外參加最多的活動是去商學院,交流最多的人是老師和同學。他幾乎每個月都在上商學院,每個月三到七天,也會國內外到處飛。這個習慣從公司上市以來保持到現在,他說,人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補足自己的不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