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各縣(市、區)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由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醫院牽頭,組建1~2個醫共體,覆蓋轄區內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黑山嘴鎮距豐寧縣城50多公里,偏遠的山村和縣城距離更遠,就醫不便。醫共體成立后,患者的檢查結果直接上傳到縣里,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縣域醫共體的建設過程中,對慢病患者的精準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通過預防保健,“靠前”進行健康管理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秦婧
“劉阿姨,您這次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記得按時吃藥、復查?!?/p>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滿杖子鄉衛生院,承德縣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副主任醫師胡小政忙著為患者診療。
胡小政2024年4月來到滿杖子鄉掛職鄉衛生院副院長。他帶領醫護人員查房、參加培訓、組織疑難病例討論,組織縣醫院的專家組團前來看診?,F在,一到每月中旬的滿杖子鄉“大集”期間,與集市一橋之隔的鄉衛生院里,就匯聚了來自承德縣醫院內科、外科、骨科、眼科、婦科等科室的醫生們。周邊群眾都說:更好的診療服務被送到“家門口”了。
5年多前,承德縣由縣醫院牽頭,聯合下板城、頭溝、滿杖子等13個鄉鎮衛生院成立縣域醫共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胡小政和同事們開始前往各鄉鎮開展幫扶。
不只是承德。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河北采訪了解到,從2019年的12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國家試點縣(市、區),到2022年的51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省級重點推進縣(市、區),再到2023年全省全面推開……河北持續把優質健康服務送到群眾身邊,逐漸緩解基層“就醫難”。
醫共體帶動資源下沉
最近,王友梅的膝蓋沒那么疼了。
她沒出鎮,縣醫院的大夫卻“自己來了”。她所在的廊坊市固安縣東灣鎮,衛生院專家診室迎來了固安縣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呂光。前段時間,王友梅膝蓋不適前來就診,呂光判斷是膝關節積液。治療后,王友梅的癥狀明顯減輕。
東灣鎮衛生院是“固安縣總醫院”的成員單位之一。固安縣中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固安縣成立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組建固安縣總醫院,將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14家鄉鎮衛生院及487所村衛生室納入其中,人財物統一管理,并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
2024年3月,河北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具體任務和工作要求。河北各縣(市、區)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由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醫院牽頭,組建1~2個醫共體,覆蓋轄區內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目前,全省符合條件的140個縣(市、區)共組建201個醫共體,覆蓋1812個鄉鎮衛生院和9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4年,醫共體內縣級醫療機構向鄉鎮衛生院派駐管理人員2400人、專業技術人員5750人?!焙颖笔⌒l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說。
信息共享促上下聯通
在石家莊市鹿泉人民醫院的醫共體心電、超聲遠程診斷中心里,醫生們聚精會神地在電腦上讀片,不時討論著患者病情。
在河北,下沉的醫療資源不僅是專業醫護人員,還包括衛生健康服務一體化管理。作為鹿泉區其中一家醫共體的牽頭醫院,鹿泉人民醫院先后組建7個資源共享中心,匯聚本院和數家鄉鎮衛生院的影像檢查資料,像“大腦”般支撐醫共體高效運轉。
“大夫,我最近老是憋氣胸悶?!比涨?,84歲的李華在家人陪同下,來到豐寧滿族自治縣黑山嘴鎮中心衛生院看診。接診醫生高興閣了解情況后,為患者開具了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檢查單。檢查后,影像直接上傳到豐寧滿族自治縣醫院醫共體影像中心,由中心主任郭軍直接接收。
黑山嘴鎮距豐寧縣城50多公里,偏遠的山村和縣城距離更遠,就醫不便。醫共體成立后,患者的檢查結果直接上傳到縣里,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目前,縣醫院、縣中醫院建設了醫學影像中心、心電中心、遠程會診中心、臨床醫學檢驗中心,能線上進行初診、檢查申請、收費等。比如牽頭醫院能遠程讀片、出具診斷報告,再回傳給鎮衛生院?!惫娬f。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河北各地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和業務協同,發揮縣域內資源共享中心作用,并要求這一服務覆蓋醫共體內所有成員單位。
目前,河北省內醫學影像中心、醫學檢驗中心、心電診斷中心已分別覆蓋醫共體內97%、98%、10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9%的縣(市、區)建成醫共體統一信息平臺。
河北省承德縣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在為患者進行診療(2024 年 5 月 9 日攝) 受訪對象供圖
主動“靠前”管理健康
“你平時覺得沒精神的時候,吃什么藥?”
“止疼片。有時犯暈就躺會兒?!?/p>
“你是糖尿病、高血壓,吃藥得對癥?!?/p>
這是2024年張家口市康保縣開展的“百次健康大篩查”活動中,縣醫院醫生與張紀鎮65歲村民張富林的對話。張富林很驚訝,縣醫院咋這么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
原來,早在2023年12月,康保縣就依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平臺,組建了張家口首家縣域慢病管理中心,并聯合各鄉鎮、各村,針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六種慢性病開展“百次健康大篩查”等活動。被篩查出來的患者信息全部生成電子病歷,上傳到縣慢病管理中心。
縣域醫共體的建設過程中,對慢病患者的精準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通過預防保健,“靠前”進行健康管理。
在此過程中,村鄉縣彼此各司其職:康保縣的村一級衛生院為患者提供開藥、量血壓等基本診療服務;鄉一級醫院對患者進行生化檢查、放射檢查等臨床檢查和治療;縣一級對慢性病進行指導,通過建立雙向轉診機制讓符合條件的患者及時轉診完成后續治療,并視情定期隨訪。
如今,河北多地積極探索縣域醫共體模式下的慢病規范化管理。南皮、巨鹿、清河等16個縣級醫院已通過國家縣域慢病管理中心評審;衡水市故城縣每年拿出600余萬元財政經費落實高血壓、糖尿病免費用藥等政策;石家莊市藁城區組織開展“35~64歲人員免費健康篩查行動”,強化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隨著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推進,不同層級醫療機構資源和功能逐漸整合,醫療服務的連續性、協同性和整體性不斷提高?!焙颖笔⌒l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說?!?/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