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
由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省婦女聯合會主辦
達州市教育局
四川省教育融媒體中心
(四川教育電視臺)承辦的
四川省家庭教育公益宣傳活動
天府家長“慧”2025年第四期
走進達州
邀請專家從國家政策、學校實踐
家校共育等多個維度
介紹就近入學和
家校共育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助力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意義和方法
現場為家長朋友們答疑解惑
現場專家們都分享了哪些干貨
跟川川一起看
李存金
四川省教科院黨政辦主任
教育學博士
No.1
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為1986—2006年,這個階段的政策導向是普及優先、兼顧提高質量。
第二階段為2006—2022年,這個階段是以公平質量兼顧為政策導向,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第三階段為2022年之后,以優質均衡為政策導向,在基本均衡基礎上追求教育全過程的公平。
回顧歷程可知,我們追求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就是要讓學生不分城鄉、不分地域都能享有優質教育機會,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No.2
應該如何推進我國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以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為重點,加快縮小區域教育差距。
二是以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為重點,加快縮小縣域內城鄉教育差距。
三是以推進師資配置均衡化為重點,加快縮小校際辦學質量差距。
四是以推進教育關愛制度化為重點,加快縮小群體教育差距。
No.3
家庭在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的過程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各位家長在教育價值理念上與學校保持一致。其次需要各位家長的主動參與。
我們要做孩子的“情感支持者”。
我們要做學校的“教育合伙人”。
我們自己也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易全勇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院副院長
No.1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功能與作用
① 在大腦發育關鍵期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作用更重要。
② 在人格品性形成的作用方面家庭教育起到決定性作用。
③學業成就方面家庭教育也發揮重要作用。
No.2
家長該如何做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良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身。以下是家長可以重點培養的幾類關鍵習慣:
1.生活與健康習慣:
① 規律作息;② 自我管理;
③ 健康飲食;④ 運動習慣;
⑤ 勞動習慣
2.學習與思維習慣:
① 專注力培養;② 自主學習;
③ 深度閱讀;④ 批判性思維;
⑤ 自主管理
3.社交與品德習慣:
① 禮貌禮儀;② 情緒管理;
③ 責任意識;④ 同理心培養;
4.安全與數字習慣:
① 生命意識、自我保護;② 網絡安全;
③ 金錢管理;④ 數字生活習慣
No.3
就近入學的好處
① 減輕身心負擔,增加親子時間
② 降低教育成本,提高生活質量
③ 利于社會互動,增強情感鏈接
王海燕
達州市通川區七小龍山學校黨支部副書記、校長
No.1
本校的習慣養成教育
在生活習慣養成方面,我們給孩子們設立了"小崗位",通過這些細化分工,引導學生接觸不同崗位任務,并在崗位中學會擔當、學會合作,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家庭勞動,逐步將勞動內化為自然的生活習慣。
在閱讀習慣養成方面,我們重視校園閱讀多維構建,營造書香校園。讓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感受閱讀魅力。
在行為習慣養成方面,我們采用"星級班級""七星少年"等多元評價方式激勵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引導學生行為習慣養成從外部約束,轉化為內在追求,實現習慣成自然,素養伴終身。
No.2
想法分享
第一,傾聽孩子心聲,和孩子做朋友。
第二,注重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引領。
第三,強化興趣引導,給予適當獎勵。
第四,共度親子時光,實現有效陪伴
教育不是監督,而是共同成長。與其焦慮"擇校",不如回歸教育初心;以習慣筑基,以共育賦能,讓孩子成長充滿溫度。當家庭與學校攜手,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都能成為滋養生命的沃土。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
本期天府家長“慧”完整視頻
將于5月28日(星期三)14:30
在“四川教育發布”視頻號、微博、抖音播出
或可于5月29日(星期四)20:00
四川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
SCTV-科教
收看節目
▌本文來源:教育廳校外教育監管處、四川省教育融媒體中心(四川教育電視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