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本就是電動自行車的銷售旺季,今年上半年,北京各個電動自行車門店的工作人員比往年還要更忙一些。年初,北京市商務局發布了《北京市2025年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記者獲悉,截至5月25日,北京全市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申請量已經突破10萬輛,帶動新車銷售額2.6億元,日均申報近1000輛。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近2000家電動車銷售門店中,還有約400家可實現購買、上牌等一站式服務。5月27日,記者實探北京城區內兩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銷售人員正手把手地指導消費者申請線上以舊換新補貼。據他們介紹,目前每輛新購車輛可獲得政府補貼500元,此外更換購買鉛酸蓄電池、舊車電池通過健康評估的消費者,還能享受額外150元的補貼費用。
5月27日,在西城區一家雅迪電動車銷售門店,店長楊文(左)正在向消費者介紹車輛信息。新京報記者 田杰雄 攝
探訪
電動自行車銷售火爆,門店銷量同比增長約兩成
27日,周二工作日,在西城區一家雅迪電動自行車門店,走進店內咨詢購買電動車的市民仍是一茬接著一茬。市民王先生上午專程趕來,準備購置一臺新車。“原來的舊車騎了好多年了,剎車也不太靈敏了,總覺得騎起來不安全。以舊換新的活動之前也有過,但當時沒趕上。這次聽說補貼活動又來了,就又給了我換新車的動力。”王先生說,自己家住海淀,平時往老城區跑得多,電動自行車就成了自己出行的主力交通工具,自己打從去年就琢磨著換輛新車了。
“聽門店工作人員說,補貼申請可以全程網上辦理,申請通過后錢會直接轉到我的賬戶,挺方便的。”在現場,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年前看的一臺電動車售價接近5000元,這幾個月售價本身就有所降低,再加上政府補貼,現在手續辦下來便宜了小1000元,他笑稱“這幾個月等得值”。
記者注意到,該門店內除了各個款式新車,門店也在顯眼位置擺放著北京市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的政策細則。楊文是這家門店的店長,他告訴記者,門店今年售賣的車輛已有300輛申請以舊換新,門店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5%。
距離該家門店不遠,兩公里外另一家愛瑪電動車店面里,前來買車的消費者也比以往明顯增多。消費者潘女士當天是專門為了電動車上牌而來,“車是前兩天剛買的,當天忘了帶身份證,要不然只要跑一趟,就能把手續全部走完。”
5月27日,在海淀區一家愛瑪電動車銷售門店,店長正在向前來上牌的潘女士介紹流程。新京報記者 田杰雄 攝
記者了解到該門店為便民服務點,能提供收舊、換新、輔助上牌等“一站式”服務。“除了需要消費者自己前往附近的政務服務中心辦理舊車牌照的注銷外,其余購買、上牌等業務在我們店里就能完成,也就是說消費者從購車到用車,跑一趟就行。”店長楊紅國介紹,今年售賣的已申請以舊換新的有137輛,門店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
他稱,一些原本對換車持觀望態度的消費者,在了解到能享受500元國補,被實惠所吸引,紛紛走進門店挑選新車,“像一款原本標價3000元的車型,顧客在享受補貼后,實際支付的價格大幅降低,性價比一下就凸顯出來了。”
算賬
最高補貼達650元,舊車回收殘值也能給消費者
記者獲悉,《北京市2025年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于年初發布。按照細則,注銷去年12月31日前登記在自己名下的老舊車輛并于購買登記“目錄”內新車消費者就可享受補貼。滿足條件的消費者本人都可以通過“京通”小程序直接申領補貼,消費者可登錄“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專區”,真實、清晰、完整上傳相關照片證明材料,即可申請。
楊文告訴記者,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后,消費者對政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購車成本降低。以往購買一輛品質較好的電動自行車可能需要花費3000-5000元,如今在補貼和舊車抵扣的雙重優惠下,很多消費者能以更實惠的價格將新車騎回家。過去,一些消費者受預算限制,只能選擇較為基礎的車型。現在,有了以舊換新的優惠,他們可以在同樣的預算下,購買到配置更豐富、性能更優越的車輛。
他還特別向記者介紹,500元只是以舊換新的基礎補貼。除此之外,對于交售老舊鋰電池電動自行車并購買鉛酸蓄電池電動自行車的消費者,會有100元的額外補貼,如果交售的舊車經過了電池健康的評估,還能再獲得50元補貼。“其中舊車電池健康評估是需要在消費者京通申請提交前完成檢驗提交的,且每人只能享受一次補貼。也就是說都算上消費者能夠申領補貼達650元。”
此外,楊文還提到,消費者把舊車騎到門店后,門店還會評估車輛再生資源回收的殘值,評估后的費用也能直接給到消費者手里。“一般我們會直接墊付給顧客,然后會有統一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來將車輛拉走。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只能夠享受到補貼的福利,還能收到舊車的殘值,能省不少錢。”
講述
以舊換新申請已突破10萬輛,平均每天就有1000輛車上報申請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獲悉,自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全市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市場反響熱烈。協會秘書長胡笛介紹,目前,北京市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的日均申報量近1000輛,截至5月25日,全市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申請量已突破10萬輛,帶動新車銷售金額2.6億元,老舊電動自行車淘汰步伐顯著加快,不僅消除了大量安全隱患,更為市民出行筑牢安全防線,同時也有力拉動了消費增長,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胡笛介紹,在政策模式上,本次補貼采用“后補模式”,摒棄企業門檻限制,為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充分激發企業參與積極性,最大范圍提升了市場主體參與度;對消費者而言,在全市任一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購買新車,均可享受補貼福利,購車選擇更自由、更便捷。同時,補貼資金直接發放至消費者個人賬戶,從根源上杜絕企業“先漲價后補貼”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真正實現惠民利民,讓政策紅利精準直達消費者手中。
據介紹,2024年北京以舊換新政策已帶動新車銷售額超0.96億元,2025年預計進一步釋放消費活力。具體來看,消費者以更低成本置換符合新國標的安全車型,既提升出行品質,又刺激電動自行車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增長。
胡笛在講述以舊換新的政策意義時表示,政策倒逼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行業向規范化、智能化方向升級,一方面,企業需滿足新國標對生產一致性、安全性能的嚴格要求,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市場競爭促使企業創新突破(如智能防盜系統、電池管理技術等),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助力電動自行車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
對消費者而言,政策通過真金白銀補貼減輕出行工具更新壓力。無論是舊車因電池衰減、部件損壞等問題需更換,補貼直接降低置換成本,尤其惠及所有需求人群,讓綠色出行更具民生溫度。
此外,政策聚焦老舊車輛“心腹之患”,老舊電動自行車普遍存在電池老化、整車性能下降等問題,易引發自燃、爆燃及交通事故。以舊換新通過置換淘汰舊車,將高風險車輛有序退出流通市場,從源頭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切實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京報記者 田杰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