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丹麥的議會通過了延長退休法案,該國家的退休年齡將逐漸提高至70歲。實際上,丹麥的退休年齡現在就是67歲,將要再度延長三年,實施的時間是2040年之前,按照每5年延長一年的方式來執行。
從2025年開始,我們也實施了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利用15年的時間,將人們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女工人50周歲延長至55周歲,女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由55周歲延長至58周歲,男性由60周歲延長至63周歲。
2024年,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79歲。英國的泰晤士報報道,丹麥的人均預期壽命是81.7歲。綜合來看,還是我們領取養老金的平均時間更長一些。
丹麥的養老金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按照我國駐丹麥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的信息,丹麥的養老保險主要包括國家基本養老金(Folkepension)、職業養老金(Arbejdsmarkedspension)和個人養老金(Privat pension)三大部分。
國家基本養老金部分是有政府通過稅收方式調節的,要求申請人在15歲到領取養老金年齡之間在丹麥合法居住40年。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收入補貼兩大部分,標準基礎養老金是每月7500丹麥克朗,大約折合人民幣8180元左右。收入補貼部分是根據配偶和個人收入的其他情況決定的,單身者最高可領取7300丹麥克朗,老年人還可以申請住房補貼、能源補貼等福利。并不是說人人都可以領取7500+7300丹麥克朗,實際水平是低一些的,丹麥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大約是1900美元。
職業養老金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繳納的一筆補充養老金制度。一些職業是強制性的,通過集體勞動協議來約束,畢竟職業養老金需要職工本人繳納,向公立部門、教師、制造業的職工都有。一般是用人單位繳納2/3,個人繳納1/3。繳費比例是12%~18%的個人工資水平。由于是強制性繳納,三四十年的繳費積累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這一部分像我國的企業年金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我國的繳費比例最高是12%。這一部分待遇主要是通過個人所得稅優惠來引導,繳納時免稅,領取時繳稅。
個人養老金,是各人自愿設立與繳納的,在退休后補充養老生活,主要是通過銀行和保險公司參加,主要也是通過個人所得稅優惠計劃引導。
我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是2022年才建立起來的。丹麥的總人口數量只有不足600萬,而我國2024年末的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超過了7,200萬。
丹麥是北歐的一個小國,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但是人均月收入是3.88萬丹麥克朗,折合人民幣4萬元左右。如果說人均養老金水平只有1.4萬元,也就是工資收入的35%,養老壓力還是蠻大的。
我國的養老制度最初設計是跟計劃經濟時代的低收入水平相銜接的。畢竟在當時人們的收入水平只有幾十元,退休后的收入也要達到80%~90%以上才能夠維持生活。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養老金的替代率也在逐漸下降。目前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水平在3162元左右,差不多是40%~45%的工資收入水平。
總體來說,養老金制度始終是一種年輕人供養退休老人的制度,推遲退休世界各國都難以幸免,個人方面還是要多積累、早規劃的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