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趙桂蘭,今年65歲,小學(xué)文化,喪偶多年,退休前在我們縣里的印染廠當(dāng)織布工,雖然工作辛苦,但好在是國營單位,退休后每月能拿到三千多塊的退休金。
住在一個小縣城的老小區(qū)里,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兩室一廳,我一個人住正合適。
我有一兒一女,女兒嫁到了隔壁鎮(zhèn)上,跟女婿做點(diǎn)小生意,家庭條件不差;兒子跟我住一個縣城里,成家早,有個兒子,就是我孫子小浩。
我們家雖然不富裕,但我辛苦一輩子,把子女拉扯大,現(xiàn)在他們都有自己的日子過,也算是盡了做母親的本分。
我的生活平靜而簡單,種點(diǎn)花,養(yǎng)點(diǎn)魚,隔三差五和老姐妹去跳個廣場舞,唯一讓我惦記的,就是兩個孩子的孩子——我的孫子和外孫。
去年夏天,他們雙雙高考,我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可我沒想到,因為我給他們一人獎勵一萬元,竟然惹出了家庭風(fēng)波,兒媳的一句“你老糊涂了”,讓我徹底看清了許多事。
02
其實,我是個很講“公平”的人。
從小,兒子比女兒調(diào)皮,但我從沒偏心。別人都說“窮養(yǎng)兒富養(yǎng)女”,我覺得不管男女,孩子都是我的骨肉,都該一碗水端平。
女兒趙雪小時候懂事,知道我辛苦,常幫我洗衣做飯;兒子趙明則像個猴子,上房揭瓦、逃學(xué)打架樣樣干過,可我都沒說他多差,也沒夸過誰更好,只想著他們健康長大就行。
長大后,女兒成家了,偶爾回來看看我,帶點(diǎn)水果、給我買新衣服,過年包個幾百塊紅包。她自己說,媽,我掙得不多,都是心意。
我懂,我從來不看重錢。女婿張強(qiáng)比她小兩歲,在鎮(zhèn)上開個五金店,生意還可以,家里兩個孩子,大的上初中,小的才讀小學(xué),忙得很。女兒也跟著打理店里,常年站柜臺,雙手粗糙得像我年輕時候一樣。
相比之下,兒子趙明混得比女兒好點(diǎn)。他初中沒讀完就去跑車,后來跟熟人合伙搞物流,做得還算不錯。
早些年我住他們家?guī)н^孫子三年,那時候他和兒媳都上班,每天早出晚歸,我給孫子做飯接送上學(xué),洗衣服買菜樣樣包辦。
兒媳陳莉嘴巴甜,剛結(jié)婚那幾年挺懂事的,常跟我說“媽,辛苦你了”。我聽著暖心,帶孩子再累也值得。
可時間久了,她變了。
開始是飯菜不合她胃口就皺眉,后來是不讓我在客廳看戲曲,說吵她午睡,再后來就是在飯桌上對我使眼色,“媽你多吃點(diǎn),不要給孩子夾太多肉”,話說得好聽,其實滿桌人誰都明白——我在她眼里,就是個不識趣的老東西。
孫子上初中那年我回了自己家,心想他們也能獨(dú)立了,我也歇歇。兒子偶爾來看看我,帶點(diǎn)水果蔬菜,兒媳一年難見一次。節(jié)日打電話問問好,已是很難得。
去年暑假,孫子小浩考上了清華大學(xué),我高興得一夜沒睡著。隔了兩天,女兒打來電話,哭著說,外孫小睿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xué),也是211重點(diǎn)。
我那叫一個欣慰。兩個孫輩都爭氣,做奶奶的怎能不高興?
我翻了翻存折,挑出兩萬塊,一人一萬,算是我的心意。我不求他們記得我的好,但這個時候,不給點(diǎn)獎勵,像話嗎?
我先轉(zhuǎn)了一萬給小浩,兒子那頭倒也沒說什么,只是“哦”了一聲。
第二天我去鎮(zhèn)上女兒家,把紅包親手交給外孫。
女兒眼圈一下就紅了,“媽,你拿著錢自己花就好,睿睿他已經(jīng)拿獎學(xué)金了?!?/p>
我堅持說:“這是我的心意,一人一份,公平?!?/p>
哪知道晚上我剛回家,兒媳的電話就打來了。
“媽,你給小浩錢我沒意見,可你憑什么也給趙雪家孩子?他是你親外孫,小浩難道不是你親孫子?這都什么年代了,你不該分清親疏遠(yuǎn)近嗎?”
我一時愣住了。
“莉莉,咱小浩考得是清華,我獎勵他一萬,睿睿是211大學(xué),也很優(yōu)秀,我都給一萬,有錯嗎?”
“你當(dāng)然覺得沒錯,你沒看網(wǎng)上都說嗎?外孫是潑出去的水,將來靠不住的,你把小浩的份分出去一半,是不是糊涂了?”
她這一通話,氣得我手發(fā)抖。
那一晚我沒睡著,我在想,我老了嗎?真的老糊涂了嗎?
后來幾天,孫子來找我,說他媽不高興,說我“不知輕重”。我心里酸酸的,問他:“你覺得奶奶做錯了嗎?”
他猶豫了會兒,說:“其實……我媽覺得,你的錢,應(yīng)該都留給我們家。”
我笑了笑,沒再說話。
人啊,到老了,連自己一分一厘的支配權(quán)都沒了嗎?
03
小浩和小睿都開學(xué)了,我給他們都打了電話,叮囑他們好好讀書,不要擔(dān)心家里的事。
后來,我聽鄰居說,兒媳到處抱怨,說我“偏心外人”??稍谖倚睦?,外孫從小就常回來叫我外婆,一見我就給我捶背、倒茶,小小年紀(jì)嘴甜又懂事。孫子雖然聰明,但冷冷淡淡,從沒跟我說過幾句貼心話。他們兩個,我怎么可能不一樣看待?
可我從沒在親情里斤斤計較,因為我知道,計較只會讓感情變味。
我不后悔給外孫獎勵那一萬塊,因為我清楚,那是他用汗水換來的,也是我作為外婆應(yīng)有的鼓勵。
我也沒責(zé)怪兒媳,女人在家庭中打拼多年,難免會生出比較心。只是她忘了,親情不是用“誰得得多”來衡量的,而是用心來感受的。
我現(xiàn)在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曬太陽、跳廣場舞、看新聞聯(lián)播。
我還給兩個孩子準(zhǔn)備了等額的紅包,等他們大學(xué)畢業(yè)各給五千,再多的我也拿不出來了,但我的心意,永遠(yuǎn)是一樣的。
我不糊涂,我只是公平。
只是,這個“公平”,在某些人眼里,已經(jīng)成了“偏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