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普及,今人對于食用非甲殼類節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風俗,早已麻木到見怪不怪。
然而,當小強們果真出現在食物中,與生俱來的惡心感依然會讓食客們瞬間下頭。絲毫不記得往日先祖,對那些扭動的高蛋白有多么渴求。
頂級食蛆者
濃眉大眼的尼安德特人 非常忠愛腐肉+蛆的食物組合
過去,很多學者根據化石中氮15的高含量,推斷尼安德特人是超越獅子的頂級肉食者。直至最新的研究顛覆三觀。
畢竟,靈長類原以素食為主。倘若食肉過量,就意味著難以代謝,嚴重的甚至能引起毒發身亡。所以,尼安德特人如何做到像獅子那般大快朵頤?
尼安德特人 曾被認為是頂級肉食者
2025年,美國生物人類學會年會上,名叫斯佩斯的學者展示一項尚未發表的成果:
肌肉組織腐爛的時間越長,氮15含量就越高。
腐肉中的蛆也不例外,黑水虻蛆體內的含量甚至是腐肉的8倍!
尼安德特人的吃蛆黑歷史 就隱藏在骨骼化石中
言下之意,尼安德特人能大量吃肉而不中毒,主要是因為吃的多為腐肉,以及提前開飯的蛆蟲。雖然看著惡心,但確實是能提供穩定蛋白質的食物組合。結果便是骨骼中的氮15比例超越獅子,本尊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細思恐極的是,現代人類的胃酸比較接近食腐動物。可見智人先祖同樣以腐肉為食,一并吃蛆或許僅僅是四舍五入問題。
尼安德特人與智人 都大量食用腐肉+蛆
油炸肉芽與春潮涌動
只需服用中藥就可能成為廣義食蟲者
如此悠久的歷史傳統,當然不可能因時間流逝而徹底消失。在集傳統大成的國粹醫藥著作《本草綱目》中,就有相關記錄:蛆,流水漂凈,曬干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事實上,中醫理論中的各類昆蟲藥材并不稀罕:
譬如蠶蛹、蜂蛹、水蜻蜓、竹蟲、螞蚱、蟋蟀、螞蟻、白蟻和地龍干,不過是觸摸到入門級別。另有龍虱、蝎子、蜈蚣與蜘蛛等“硬菜”,只需去掉頭尾亦可放心入口!
經典中醫藥材 幾乎很難與昆蟲做切割
如果將食用范圍擴大至“四害”,那么膽子再大的吃貨也要望而卻步。2008年,四川廣元柑橘因感染似蛆非蛆的大實蠅幼蟲,一度引發公眾恐慌。
盡管省農業廳辟謠澄清,表示吃進肚里也無傷害,奈何連習慣吃“竹蟲”的當地人也無法接受吃蛆。
所謂“竹蟲”就是能吃進嘴里的蠶蛹
除藥用外,民以食為天的文化大環境,必然將大量蛆蟲推上餐桌:
即便是以經商致富聞名的浙江,依然會有蛆藥膳“八珍糕”。據說能治療兒童積食,算是相當典型的過渡產品。
另有以考試聞名的江蘇南通,也有自己版本的蛆料理--“春潮涌動”,也叫“油炸肉芽”。這是尼安德特人以外的又一旁證,逼近腦容量可能真與蛋白質攝入有關。
春潮涌動 就是南通版本的“竹蟲”
通過當代人工養殖,這些蠕動的高蛋白能保證衛生,且多以麩皮、紅糖和奶粉喂養。有的將肉配好調料后吊起,任其自然生蛆再收集,算是對祖宗之法的親切致敬。
另一方面,躍上舌尖的蛆,也能深刻鉆入語言藝術之中。“嚼蛆”(意為胡扯)是分布甚廣的詞匯,河北、東北、江淮、西南、晉、吳、湘、贛等方言中都有發音。
蛆蟲不僅被吃進嘴里 也會成為語言脫口而出
你甚至可以在《西廂記》、《金瓶梅》、《紅樓夢》和《金粉世家》等文學作品中,發現它的使用記錄。至于進階版“瞎嚼蛆”,更像是對尼安德特人視力的一種嘲諷。
當然,在蛆之外還有不少相對小眾的高蛋白黑暗料理。《耕余博覽》載:唐朝有一劍南節度使鮮于叔明就是臭蟲愛好者。他還發明了特殊的吃法--“每采拾得三五升,浮于微熱水,泄其氣,以酥及五味熬,卷餅食之”,并稱是“天下佳味”。
唐朝的達官貴人 會毫不在意的將蛆蟲塞進嘴里
西方的蛆全席
德國埃斯皮塔斯餐館 的蛆蟲料理
不過,吃蛆絕非東方專屬。有一家名叫“埃斯皮塔斯”的德國餐館,就將蛆融入冰淇淋、色拉、雞尾酒等西餐大路貨。乃至湊出一桌驚世駭俗的“全蛆宴”。
同時,對飲食文化頗具造詣的意大利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譬如以撒丁島傳統羊奶酪為原料,制作出活蛆奶酪卡蘇馬蘇。
在南歐地區頗為流行的 活蛆奶酪卡蘇馬蘇
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那啥,制作時要開個方便之門給奶酪蠅產卵。等到蟲卵孵化后,就可利用其讓奶酪發酵,形成“腐臭陰溝氨水”的獨特風味,并直至外堅內柔……
當然,強大的胃酸依舊難防漏網之蛆進入腸道。為杜絕哪怕萬分之一的風險,當局已禁止銷售該奶酪。但居民仍可以自給自足,以免此等非遺失傳。
活蛆奶酪因口味獨特 在意大利等地屢禁不止
蚊子再小也是肉
德國街頭美食 油炸昆蟲
我們應當看到,發達地區對蛆的重視,與其飲食水平密不可分。畢竟,沒有富余的糖、肉、奶等食材,就無法進行大規模養殖。
相比之下,“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哲理,多少道出欠發達地區的苦中作樂。
黑非洲地區的蚊子餅
在名字幾乎等同于貧困的黑非洲,人們會用臉盆兜住大把鮮活食材。隨后實施“二向箔打擊”加工,烤成芝麻餅狀。盡管工序看似簡單,但力道和火候把控都至關重要。既不能太緊影響口感,也不能太松造成食材無法成形。如果太焦就不好吃,太生又容易引起腹瀉。
在墨西哥,人們更傾向于將蚊子卵、雞蛋液和其它材料攪勻,再下鍋煎成餅。若能加上美洲原產的南瓜花、南瓜片,必定是別有一番風味!
墨西哥人的蚊子卵煎餅
結語
即使人均高學歷高收入的某社交平臺 對高蛋白食物表示不可抗拒
在社交媒體上,形形色色的美食照片大行其道,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餐前儀式。但“吃飽了撐的”警鐘與“拼好飯吃多了”幽靈,仍然徘徊在鍵盤與網線之間。由預制菜引起的PTSD,和打不完的外賣大戰,同樣暗示吃飽吃好的歷史,并不比婚介所里的單身貴族更古老。
從長江到多瑙河,從非洲到中美,盡管雞肉味嘎嘣脆難登大雅之堂,也不入童年回憶,其在事實上的返璞歸真,依舊構筑著不同文明的共同底線--不在餐桌上也不在菜單上,足以讓種種爭執都黯然失色。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