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三百年的賀蘭山煤炭,到底何時才能停止?
燃燒超過三百年的賀蘭山煤炭,至今仍以每年燃燒量115萬噸的速度持續著。
這一情況已經導致了超過10億元的經濟損失。
五十年后,汝萁溝礦區的太西煤炭將迎來終結,此特殊資源恐怕會徹底消失。
PS:在2021年,我國對賀蘭山煤炭進行過徹底調查,證明了三百年未曾中斷燃燒的賀蘭山煤炭情況屬實。
由于燃燒不充分,火區產生了高達1.29萬噸的顆粒物以及高達5324噸二氧化硫。
可燃燒如此迅猛的賀蘭山煤炭,卻無法用水直接撲滅。
1.賀蘭山的現狀
作為我國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賀蘭山擁有非常龐大的野生植物群體。
其中國家級重要林區植物共有665種,動物180余種。
而在這個保存完整的生態保護區內,又蘊含著驚人的礦產物質資源。
僅以目前公開資料顯示,達到標準的大型礦區已經超過十座。
作為其中開采量最大的煤炭,甚至讓山西獲得了“煤都”的稱號。
據目前數據表明:賀蘭山的煤炭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探索出了九層煤,礦區面積高達四十余平方公里。
整個賀蘭山,目前探明的煤炭儲量已經有十五億噸了。
而其中的“煤中之王”就是我們常說的“太西煤”。
作為“中國煤炭產區中心”以及“最重要的煤炭開采中心”,賀蘭山超過三百年的煤炭自燃現象,正以每年損失超十億元的速度加速流失。
而這種損失卻無法人為撲滅,也不禁讓很多人痛心。
2.賀蘭山的“燃燒之謎”
由于地處礦區,所以這種煤炭燃燒根本沒有辦法撲滅。
由于煤炭開采初期,古人并沒有意識到“保護自然資源”以及“可持續開發”的重要性。
因此在開采初期,古人并未對賀蘭山開采進行有效保護。
隨著成千上萬煤礦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的同時,各種污染物也開始漫天飛舞。
由于礦工們地下、地上取暖時并不在意,火焰也隨之而來。
而越來越多的小煤窯出現,也讓火區范圍逐漸擴大。
古人受限于科學技術以及人力資源,無法對火區進行有效撲滅,更是讓燃燒情況愈演愈烈。
煤田的九層煤炭中,一旦點燃其中一層,就會產生難以估計的后果。
特別是某些煤炭甚至直接露天儲存于“大氣”之中,讓燃燒具有充足的氧氣支撐。
直至今日,汝萁溝礦區二十八平方公里范圍內已經探明了25處煤層自燃火區。
這些火區產生了約3.3平方公里的面積,深度最高達280米。
由于無法有效撲滅,它們正以每年十四至十六米的速度迅速向周邊擴延。
而又因為無法隔離,火區撲滅的難度更是難上加難。
3.無法撲滅的“火焰”
由于煤炭燃燒強度極大,再加上范圍廣闊,因此撲滅難度極大,“用水滅火”更是天方夜譚。
其一、煤炭燃燒會消耗周圍大量氧氣,并產生二氧化碳。
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長時間進行高難度的體力勞動。
其二、即便使用大量水澆滅火區,也只會帶來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質。
在一系列化學反應下,它們會產生一氧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質,讓燃燒更加迅猛。
因此水不僅不能澆滅火區,甚至可能出現相反狀況。
只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或許能實現“澆滅”的夢想。
但三百余年的降水都沒能改變這一現實,也讓人工用水撲滅成為了“空想”。
大家想到的辦法,科學家們早就已經想到了。
可愈演愈烈的火勢證明這些想法最終都無法實現。
結語
在經歷各種努力與失敗后,賀蘭山的煤炭最終無可避免地燃燒著。
時至今日,我們對此依然隨手無策。
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搜集,侵刪。
文:小昭 審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戰國策》《左傳》《春秋》《呂氏春秋》等。
本文為一點兒歷史事作者手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