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境逢生,鳳凰涅槃。
“最貴的國產電動車”高合汽車,停工停產一年多后,要復活了!
提起高合汽車,可能大家對這個品牌已然陌生,但要說網友最“意難平”的破產新能源車企,高合絕對是排名前三的存在。
高合車子的評價都很好,在同行中的定位也比較高,投影大燈、后輪轉向、車內先進的控制系統和高效電池系統,這些技術即便是放到現在都屬于“遙遙領先”的存在,“豪華”二字仿佛就是高合汽車與生俱來的氣質,因此也曾被稱為是“最貴國產電動車”“豪華純電天花板”的新能源車企。
新能源大勢剛起時,高合就想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國產車不是只能走低端性價比,“高端豪華”也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應該征服的高山,可嘆高合汽車彼時走對了路,卻加錯了油,后繼乏力!
剛進入2024,大量關于高合汽車經營不善的傳言不脛而走,緊接著停產、破產的高合也印證了大家的猜想,從此高合汽車也逐漸消失在新能源車市場。
惋惜之余不免感慨,“高合之敗,非車之禍!”
也許上天也頗為“意難平”,引來“白騎士”為其開啟了重生之門。
不久前,中東資本入場,高合汽車迎來轉機,“豪華純電天花板”復工在即。
如果高合汽車的產品重新上市,它將是中國第一家“復活”的新能源車企。
不過,以這種方式起死回生的高合汽車,已經和其創始人丁磊沒多大關系了。
01
新能源巨頭消失兩年后,可能真的要復活了。
近日,停擺一年多的高合汽車,因外資“救兵”入場引發熱議。
據悉,加拿大電動汽車公司EV Electra計劃出資10億美元參與華人運通(高合汽車母公司)重組,并謀求控股。對方承諾,未來三年不低于每年十萬輛或不低于三十億美元的海外采購訂單。
天眼查顯示,5月22日,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約1.43億美元,出資方為EV Electra Ltd.和華人運通,兩家公司分別持股69.8%和30.2%。
正是這條企業工商變更信息,讓幾近僵硬的高合汽車,恢復了一絲絲微弱的氣息。更讓不少車主,看到了品牌“復活”的希望。
高合汽車鹽城工廠啟動復工環評,員工召回與用戶退款同步推進,高合汽車的復工復產,似乎已箭在弦上。
若新高合汽車產品成功下線,不僅會成為中國第一家“復活”的新能源車品牌,更向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傳遞出一個不小的信號——中國新能源車技術領先于世界,每一家用心造車的車企都值得被“拯救”。
不過,這一切都仿佛與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無關了。
在新公司主要人員的名錄中,新公司董事長為Jihad Mohammad,卻沒有原高合汽車董事長兼CEO丁磊的名字。
有意思的是,丁磊也在高合重組消息發布不久后表示,“現在所有的消息,只能由管理人發布。”言外之意是高合已經與丁總無關了,現在高合汽車是一個全新的汽車企業。
登錄EV Electra Ltd.的官網可以看到高合汽車的企業標識,并且高合汽車HiPhi X、HiPhi Y、HiPhi Z的三款車型已出現在首頁。
公開信息顯示,黎巴嫩出生的商人Jihad Mohammad于2017年創立了EV Electra,并在其官網宣稱是“第一家阿拉伯裔加拿大電動汽車制造商”。2021年,EV Electra收購了Detroit Electric的大部分股權,并推出了“黎巴嫩史上首款電動跑車”QuDS Rise。
可笑的是,這款目標第一年生產1萬輛的車型。截至目前,卻并未實現量產。這要是放在國內,毫無意外會被定性為“PPT車企”,可EV Electra不僅沒事還獲得了新投資。
4月底EV Electra剛剛獲得一筆4.5 億美元股權信用額度 (ELOC),資金用途包括加速研發高效電池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擴建制造基地,以及加強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分銷網絡。
也許EV Electra Ltd.正是看中了高合汽車的整車平臺以及品牌資產,相較于在歐美建立整車平臺,借殼一個原本就擁有完整生產線、三電系統、品牌資產的中國企業,顯然要比前者劃算得多。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Jihad Mohammad接手了高合汽車,但同時也承擔了高合汽車不小的風險。
數據顯示,華人運通系52家公司合并口徑賬面資產總額為59.83億元,賬面負債157.81億元。
這下,一直為高合汽車奔走籌錢的丁總終于可以解脫了,屬于丁磊的高合汽車時代結束了,高合汽車最終也沒有爛尾,好歹也算是給了資本和消費者一個交代,比恒大、威馬之流強太多了。
近年來陷入困境的新勢力品牌不少,高合汽車是相對更被大家“同情”的。
一方面,高合汽車在經營與宣傳方面相對不“作”;另一方面,高合的車主滿意度也相對較高。
02
用“生不逢時”來形容丁磊的高合汽車,再合適不過了。
丁磊也算是車圈“老炮”,在創立高合汽車前,曾任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汽集團副總裁,還和賈躍亭搭一起“為夢想窒息”過。
不過,在樂視暴雷前,也就是2017年3月,丁磊從當時市值尚且超600億元的樂視離職,后來創辦了華人運通,高合汽車品牌應運而生。
高合汽車是一家很有意思的車企,在一眾造車新勢力中可謂是特立獨行,其打造的車輛實力很強,品牌與產品定位也相當高,成立之初就主攻60萬至80萬的小眾高端豪華純電市場,車輛均價遠遠超過彼時的絕大多數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甚至比寶馬和奧迪還要高,和奔馳汽車基本相當。
“寶馬奧迪看不上,奔馳可以撞一撞”,行業內戲稱之為“豪華純電天花板”!
高合汽車旗下三款車型HiPhi X、HiPhi Z和HiPhi Y,其中前兩款車型的在57至80萬元之間,最后一款的在33.9至44.9萬元之間。
“中國最貴電動車”,這是彼時很多人對高合HiPhi X的評價。
一度要成為中國品牌高端電車領頭羊的高合,也差一點就要成功了,可惜卻倒在了晨曦之前。
從2020年8月,首款量產車型HiPhi X發布,到HiPhi Z、HiPhi Y等車型陸續上市,兩三年間,高合汽車以高端的品牌定位、打破傳統的科幻設計,在少部分高端且追求個性的人群中爭取訂單。
結果,高合的“豪華敘事”缺乏用戶基盤支撐,最終淪為空中樓閣。
2021年-2023年,連續3年年銷量不超過5000輛。
在自身未能實現造血能力之時,又沒有持續的資金注入,高合汽車最后終于運轉不動了。
2023年底,外界就頻頻傳出其資金資金緊張、裁員、停工等不利消息,但均被公司官方第一時間否認。
說實話,車企面對負面傳言,最佳的回應方式就是發布銷量快報反擊,如果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關于品牌銷量的訊息傳出,那么這家車企離破產就不遠了!
2024年春節開工后第一天,高合汽車卻停工停產。此后,高合不斷被傳出與長安、一汽等車企洽談收購事宜,或是將獲得中東資本、美資汽車公司iAuto的投融資,但上述消息要么被辟謠,要么未聞后續。
直至去年8月,華人運通以資產不能清償全部到期債務,但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能性為由,向當地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并同時申請預重整。
今年4月,裁定書顯示,法院認為,五十二家申請人總負債遠大于總資產,且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已具備破產原因。為此,準許五十二家申請人關于實質合并重整的申請。
03
高合之所以會破產,就是因為高合內部的結構性缺陷,是一場理想主義與商業現實的割裂。
高合自創立之初便依賴創始人丁磊在汽車行業積累的聲望與資源,將其作為核心營銷賣點,卻忽視了品牌內涵與產品實力的深度培育。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愈發理性,單純的個人光環難以支撐起高合的高端定位,過度透支的品牌價值反噬效應顯現,導致消費者信任度不斷下滑。
對于現在的高合汽車來說,有一個“白衣騎士”來拯救殘局,也是一個好機會。
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非常“卷”,實力不夠強的車企生存都很難,更何況沉寂已久的小車企。另一方面,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還是相對“輕松”的。出海,對于高合汽車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但是,高合汽車本身已停產一年多,供應鏈、研發保障團隊、工廠情況都需要重新評估,重新復活的它又憑什么以更低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產品?EV Electra 收購的NEVS在中國市場還悄無聲息,如今又要為負債百億的高合“還債”,核心問題“錢從哪來”也沒有明確答案。
重生難,重新站穩腳跟更難!
重重關卡之下,EV Electra Ltd與華人運通的聯姻,究竟是重振高合的“產業童話”,還是資本騰挪的又一場“空轉游戲”,或許只有量產交付的引擎聲才能真正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