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靈武市人民法院到五恒化學有限公司開展“民法典進企業”宣傳活動,引導企業依法規范經營,增強企業及員工的法治意識。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供圖
5月23日,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靈武市人民法院到五恒化學有限公司開展“民法典進企業”宣傳活動,為企業防范風險、維護合法權益提供精準法律服務。
銀川中院民三庭法官助理邢世榮以商業秘密保護為主題,結合化工行業特點,通過典型案例剖析、風險提示等方式,為企業代表和職工重點講解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職工個人發展等內容。靈武市法院寧東法庭副庭長李華通過婚姻家事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并為職工提供“一對一”的法律咨詢服務。
深化貼心法律服務,開展“送法訪千企 同心助發展”專項調研活動,是銀川法院營造多元聯動平等保護格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銀川法院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作用,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更優、更精準的司法服務保障,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在近日的一起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審理過程中,銀川中院打破“重泄密結果、輕管控過程”的傳統思維,倒逼企業完善保密制度——從技術權限管控到離職交接審計,助力企業形成管理閉環,也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司法機關將以“零容忍”態度打擊商業秘密侵權,既保護企業創新成果,又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動能。
寧夏某生物科技公司長期深耕味精、雞精等生物制造領域,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一套涵蓋生產工藝參數、設備管理、生產數據分析等的技術體系,并通過《保密協議》《競業禁止協議》及內部權限管控對核心技術實施保護。(下轉02版)(上接01版)
付某于2021年11月入職該公司擔任味精生產部副經理,負責生產工藝管理。入職時,付某簽署了《保密協議》,承諾離職時返還所有涉密載體。然而,2022年8月付某離職后,公司發現其未交還三份紙質版的發酵運行記錄,并在其個人硬盤中查獲大量生產工藝參數、設備照片、內部會議視頻等資料。公司認為,付某的行為導致商業秘密脫離管控,存在泄露風險,遂訴至法院索賠200萬元。
庭審中,付某辯稱味精行業技術已公開,其獲取的資料均屬職務行為,且未向第三方披露。雙方圍繞“涉訴信息是否構成商業秘密”“保密措施是否充分”等焦點展開激烈交鋒。
“即便員工合法獲取信息,離職后私存載體仍屬違約。”銀川中院指出,付某通過藍牙、郵箱將資料轉存至個人設備,導致信息脫離企業控制,違反《保密協議》中“離職時返還載體”的約定。盡管未發現其實際披露商業秘密信息,但私存行為本身已形成泄露風險,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侵權行為。結合案件細節——付某雖擅自存儲核心數據但未發現向第三方泄露、涉密硬盤已被及時查封保全,以及其獲取信息的主觀過錯程度等因素,法院最終判決付某賠償寧夏某生物科技公司5萬元。
“技術是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資產,守護商業秘密就是守護中國制造的競爭力。”承辦法官表示,本案的審結,不僅為寧夏某生物科技公司挽回權益,更以司法之力劃清合規邊界——員工須恪守職業操守,企業需筑牢技術護城河。
銀川法院不斷創新司法理念,延伸司法服務,科學配置審判資源,探索完善助企護企的利好舉措,將司法保障“無縫隙”“全方位”覆蓋經營活動的整個生命周期,為企業量身定制貼心服務。編印《優化企業法治營商環境風險提示手冊》《票據案件總結及典型案例匯編》等資料,引導民營企業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并發布知識產權保護和勞動爭議審判白皮書、工傷認定等典型案例,為依法治企提供指導借鑒。與銀川市工商聯共同推動成立民營企業商事調解服務中心,凝聚涉企糾紛多元化解合力。西夏區人民法院營商環境法治工作站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國家部委相關領導肯定。興慶區人民法院商事共享法庭,開辟了“企業協會+法院+專業公司”解紛新路徑。
來源:寧夏法治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