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瀆職行為認定標準(不作為情形)
客觀行為要件審查
需重點考察公職人員是否存在職務懈怠情形,具體表現為:
(1) 職務拒不履行:包括擅自脫離崗位(擅離職守)和在崗不履職(該作為而不作為)兩種形態。前者指違背崗位職責要求擅自離開工作場域,后者指雖處于工作狀態但未實施法定職責行為。
(2) 職務不當履行:雖已實施職務行為,但未嚴格遵循法律規范、政策規定或內部管理制度要求,存在敷衍塞責、消極應付等履職瑕疵。典型表現如重大決策未履行法定程序、主觀臆斷替代科學論證等違規情形。
危害后果要件審查
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構成要件:
(1) 損害結果發生:造成國家利益、公共財產或公民合法權益的實際損害,包括經濟損失和人身傷亡等法定損害形態。
(2) 因果關系成立:前述損害結果與職務懈怠行為之間須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排除間接關聯或偶然聯系情形。
二、濫權行為認定標準(亂作為情形)
客觀行為要件審查
需重點考察公職人員是否存在權力濫用情形,具體表現為:
(1) 違規用權:違背法律法規或制度規范行使職權,包括作為性違法(不當干預應終止事項、違規啟動審批流程等)和不作為性違法(應作為事項超期未決)。
(2) 越權用權:突破法定權限邊界實施行政行為,具體可分為縱向越權(超越管理層級)和橫向越權(超越職能范圍)兩種類型。
危害后果要件審查
與不作為認定規則相同,須同時滿足實際損害發生和直接因果關系兩個要件。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當損害結果系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時,需通過條件關系檢驗和相當性判斷,準確界定濫用職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責任關聯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