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網友在討論“為什么不修一條直線的京滬高鐵”?更有表示里程短,用時會更少,更有助于往來于北京與上海之間。
對此,特地去研究了一下,還別說,通過北京與上海之間的高鐵不斷布局,還真的有可能實現北京至上海的直線高鐵通道,但這樣的一個線路也是成不了主線,最多也是和京滬高鐵二線一樣,僅作為輔助通道,而北京至上海的高鐵主通道還只能是京滬高鐵。
先來看看北京至上海的直線高鐵通道是怎么實現的?
如果從北京與上海之間拉一條直線,會發現經過的了北京、天津、滄州、濱州、淄博、臨沂、連云港、鹽城、南通、上海等地。而經過這些地區的高鐵相關路段或已有,或建設中,亦或規劃中。
由北向南依次為京滬高鐵二線北京至濱州段、濱淄臨高鐵、臨連高鐵、連鹽高鐵、鹽通高鐵、北沿江高鐵南通至上海段。
可以說這樣的一個組合線路在里程上是相當有優勢,說其是北京至上海最短高鐵應該沒有問題,也就是北京至上海直線高鐵通道,但這樣的一個線路也做不了京滬主通道,只能是京滬輔助通道,為什么這樣說呢?
先說在運營上,雖然線路看似較直,但很難把速度提上去,因為沿線站點太多,那在效率上就無法與京滬高鐵相提并論。
其次在客流上,沿途的大型樞紐基本沒有,沒有大型樞紐怎么保障線路的客流,沒有足夠多的客流,怎么開行更多車次,自然也無法開行標桿車。
那就算線路再直又有什么用呢?最終也只能作為輔助通道,會開行一定的北京至上海的車次,如此可以稍微減輕京滬高鐵的壓力。
而如此線路最為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促進城際間的通行,譬如文中提到的濱淄臨高鐵,其定位就是山東一條縱向高鐵,連接山東南北,最多也就是通過互聯互通接入我國高鐵網中,進一步發揮更大作用,但更多的車次還是運營于山東境內,而出省的車次并不會太多的,由此進一步能體現出主干線和輔助通道的區別。
因此,北京至上海的直線高鐵通道就別總想著了,就算有了又能怎樣,最為高效的來往于北京與上海之間線路,還需利用京滬高鐵。
總之,高鐵是以為人本,服務更多的百姓才是,否則就算再直又有什么用呢!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