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波又一波的"價格戰"將汽車行業"內卷"競爭不斷推至高峰,車企之間加劇的競爭也開始令行業亂象叢生。日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公開揭露行業內存在"零公里二手車"現象,直指一些車企為了粉飾銷量、間接降價造出的"數字游戲",而這些剛剛賣出去的車最終又回到二手平臺,或者直接出口到海外。此言論一出,引發輿論關注。以往 多在平行出口中 出現的售車方式,如今竟成了國內渠道中新的"潛規則"。
魏建軍在一則訪談視頻中表示:最近,行業內出現一種怪象叫'零公里二手車',這些車上完牌照就算是賣出去了,但實際上這些車會回到二手車市場。魏建軍認為,大規模出現"零公里二手車",本質上是一種不健康的情況,它映射的是過度內卷市場背后的畸形競爭。隨后,記者在瓜子、閑魚等二手平臺搜索發現:有不少賣家大肆叫賣"零公里二手車",并詳細介紹車型和價格等信息。
除了國內二手車市場存在零公里二手車的現象外,零公里二手車也出現在汽車平行出口模式中。相較于國內,海外市場利潤空間大,同時可以消化國內庫存。針對這些問題,一位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相關部門已召集行業機構及汽車制造商,討論"零公里二手車"銷售事宜,但對于討論的具體內容和結果,記者沒有找到公開報道。
所謂"零公里二手車",是指已經完成車輛登記手續,但實際行駛里程極低甚至為零的車輛。"零公里二手車"之所以會引發爭議,是因為這些"零公里二手車"主要是一些車企或經銷商,通過某些不正當的方式進行操作,從而規避定價管控,規避利潤透明,這種做法打破行業的公平游戲規則。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當"零公里二手車"的低價拋售,直接沖擊新車價格體系,引發同級別新車價格連鎖下跌。就以2024年為例,行業利潤率已經跌至4.4%,不足七年前的一半。與此同時,2024年二手車交易糾紛案件數量,卻激增42%,其中有60%涉及"零公里二手車"。消費者提車后,經常遭遇電池故障、質保縮水等問題,維權困難重重。
相關部門召集車企和相關行業機構開座談會,"零公里二手車"為何會引起有關方面注意?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今天在接受看看新聞Knews采訪時表示:"零公里二手車"實際上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主要是一些經銷商從車企那囤積了一些車輛,經過一段時間后沒有銷售完,但又舍不得太低價售賣,所以通過一些操作手段把這些車輛轉成"零公里二手車",這是經銷商去庫存的一種方式,可以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小。對于存在的這一情況,相關部門應做好有效引導,保障汽車消費秩序。同時,采取措施穩定出口貿易發展。
直接將生產線車輛上牌,然后再拿去二手市場售賣。車企和經銷商為何要進行這種違規操作呢,背后是有何利益驅動嗎?事實上,近年來,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不少車企先后降價,造成部分車型售價接近成本。將積壓車輛偽裝成二手車甩賣,不僅可以快速處理積壓庫存、回籠資金,還可以在數據上增加銷售額。車企通過虛構銷售數據可以推高企業股價。
不僅如此,"零公里二手車"還成了部分人牟取利益的手段。由于國內新車購置稅較高,部分車商將未使用的新車以"平行出口"名義銷往海外,既享受二手車出口退稅優惠,又規避國內稅費成本。二手車商可通過 "以舊換新" 政策套取國補,形成 "新車上牌 ,二手車銷售,套取補貼" 的利益閉環。
有人就問了,消費者以二手車的價格買到開了零公里的車,對消費者來說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事實可能并非如此。這些"零公里二手車"可能實際已庫存半年以上,存在電池壽命衰減、輪胎變形等問題。部分商家還可能通過篡改里程表、翻新事故痕跡掩蓋真實車況。并且消費者購買后無法享受新車質保。
那么對于"零公里二手車"的情況,相關部門如何進一步規范和監管?對此,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零公里二手車"出現的還有一個原因是車企為應對一些國家實施霸權主義的所采取的一種措施。但這并不是車企實施的主流方式,大部分的車企在這方面還是采取了抑制性措施。崔東樹說,不過現在一些車企確實存在產量大于銷售的情況,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車企設定合理的生產目標,同時要給經銷商制定合理的銷售指標,減少對經銷商的過度考核,多方面去維護市場秩序,這些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而言至關重要。
看看新聞記者: 彭曉燕 陳昱卉 游瑋
編輯: 陳昱卉 游瑋
責編: 彭曉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