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主辦,懸壺藥業承辦的“中醫文化傳播全球行(日本站)”活動于2025年5月25日在日本奈良圓滿落幕。來自全國的數十名基層名醫通過6天研學,走訪交流東京、京都、奈良等地的漢方醫藥公司及歷史地標,并深入訪談日本第一三共株式會社,解碼中醫文化在東亞的傳承脈絡與現代創新。此次活動以“讓世界看見中醫力量”為主題,同步執行國家中醫藥“走出去”戰略,推動基層中醫與國際前沿技術接軌。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千年智慧與健康理念。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中醫藥“走出去”,以文化為紐帶,以科技為支撐,構建全球健康共同體。此次“中醫文化傳播全球行(日本站)”活動,正是同步執行國家政策、深化國際醫學交流的重要實踐。6天行程中,基層名醫們不僅親身體驗了日本漢方醫學的現代化發展,更在第一三共株式會社中探尋了中醫與漢方醫學“同源異流”的深層邏輯。
第一三共株式會社以“傳統與創新的共生”為核心理念,成為本次游學的核心站點。該館由日本百年藥企第一三共集團設立,通過三大展區揭示了中醫文化在日本醫藥領域的本土化演進,基層名醫們表示:“第一三共株式會社讓我們看到,中醫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可以不斷進化的生命體。”
在交流中,對方對漢方的根源中醫文化展現出深刻認知與敬意。第一三共的專家團隊坦言,漢方醫學雖在日本扎根千年,但其理論根基始終源于《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典籍。“中醫不是固化的遺產,而是需要不斷激活的基因庫。作為國際級協會,我們始終以豐富與發展中醫藥學,促進我國與各國醫藥界的學術交流為宗旨,助推中醫國際化。”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常務委員張良在總結時說道。漢方,恰似一面鏡子,既映照出中醫文化在東亞的深厚根基,也折射出其與現代科技融合的無限可能。而這場跨越國界的對話,或許正是中醫從“標本”蛻變為“生命體”的關鍵一步。
懸壺藥業:中藥創新的“領航者”
作為中醫臍療的頭部企業,懸壺藥業在此次游學中展現了其“自然與科技共生”的核心理念。其臍療產品融合自然與現代科技,通過“超臨界復方萃取技術”提取小分子高滲透活性成分,突破傳統貼敷“滲透慢、吸收率低”的限制。依托納米微乳技術,藥物可直達病灶,提升給藥效率,在傳承傳統臍療的基礎上,用新質生產力創新中醫藥發展,打造了新臍療模式。
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常務委員張良表示:“基層中醫是中醫文化傳播的‘毛細血管’,此次研學不僅是一次技術互鑒,更是中醫全球化生態的構建。”協會將持續支持基層中醫“走出去”,通過國際研學、技術培訓等方式,提升中醫在全球健康領域的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