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單鈉尿酸鹽沉積在關節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屬代謝性風濕病。根據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歐洲抗風濕聯盟(EULAR)和中華醫學會風濕分會的相關指南建議,降尿酸是痛風治療的關鍵策略,常用藥物有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但并非所有痛風患者均可從上述藥物治療中獲益,因此,臨床仍需探索更多促尿酸排出的藥物。
多替諾雷(dotinurad)是高選擇性URAT1抑制劑,可選擇性抑制尿酸鹽重吸收,有效抑制腎近端小管尿酸轉運蛋白URAT1(將尿酸從尿液中重新轉運回血液),而不影響尿酸排泄因子ABCG2和OAT1/3的功能,降血尿酸的效率更高。據公開信息,多替諾雷已在中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準,適應癥為痛風伴高尿酸血癥。
近日,
Arthritis Rheumatology發表一項研究表明,中國痛風患者治療24周時,相比于活性對照藥物,使用多替諾雷后血清尿酸鹽水平≤6 mg/dL的患者比例更高(73.6% vs. 38.1%),患者耐受性良好。該研究通信作者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張卓莉教授
截圖來源:
Arthritis Rheumatology
這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活性對照、平行組3期臨床研究,納入了年齡≥18歲、血清尿酸水平>7.0 mg/dL的中國痛風患者451例,基線時,患者血清尿酸平均值為9.7 mg/dL。研究人員將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活性對照藥物(非布司他)或多替諾雷治療:
多替諾雷組(221例):口服多替諾雷+模擬活性對照藥物的安慰劑;
活性對照藥物組(220例):口服活性對照藥物+模擬多替諾雷的安慰劑。
治療共24周,多替諾雷劑量依次為1 mg/d(4周)、2 mg/d(8周)和4 mg/d(12周),活性對照藥物劑量依次為20 mg/d(4周)和40 mg/d(20周)。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均不可使用預防痛風發作的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和秋水仙堿。所有患者中,448例接受了至少一次藥物治療,441例參與研究分析。
研究主要終點為治療24周時,血清尿酸水平≤6 mg/dL的患者比例。結果顯示,多替諾雷組血清尿酸達標患者比例顯著高于活性對照藥物組(73.6%
vs.38.1%),校正基線尿酸水平和體重指數(BMI)后,相比于比活性對照藥物組,多替諾雷組達標患者比例高出35.9%(
P<0.0001)。
▲治療期間不同時間節點多替諾雷組(藍色)和活性對照藥物組(橙色)達標患者比例對比(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文章表示,多替諾雷組血清尿酸達標患者比例幾乎是活性對照藥物組的兩倍,特別是在基線血清尿酸水平較高(≥9 mg/dL)和BMI較高(≥25 kg/m2)的患者中,多替諾雷的降尿酸效果更優于活性對照藥物,盡管本次研究并未進行統計學檢驗,但考慮到血清尿酸水平和BMI較高的患者比例較高,因此這些患者使用多替諾雷所帶來的療效改善是具有臨床意義的。
安全性方面,多替諾雷組和活性藥物對照組整體不良反應發生率相似,分別為90.6%和90.2%;治療相關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均較低,分別為0.9%和1.3%。常見不良反應為痛風發作、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和肝功能異常,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
此外,多替諾雷組和活性藥物對照組痛風發作率分別為47.5%和40.0%,不過,考慮到本次研究不允許使用預防痛風發作的藥物,因此真實世界中用藥后痛風發作率理論上應該會更低。文章表示,當血清尿酸水平快速降低時,患者往往會出現痛風發作的情況,因此,多替諾雷組痛風發作率高于活性藥物對照組,可能與治療期間用藥劑量遞增有關。未來需要維持更長時間的遞增劑量后進行更長時間的研究,以了解痛風發作能否得到長期控制。
總之,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痛風患者使用多替諾雷后具有較好的療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特征,或可作為新的降尿酸治療選擇之一。
Arthritis Rheumatology官網閱讀完整論文。
歡迎投稿:學術成果、前沿進展、臨床干貨等主題均可,。
參考資料
[1] Jia Sun , Yu Wang, Yongjing Che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otinurad versus febuxostat for the treatment of gout: a randomised,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in China. First published: 26 May 2025. Arthritis Rheumatology. https://doi.org/10.1002/art.43261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學新視點」微信公眾號留言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