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嘴。
為了給萬達系輸血,王健林又賣掉了48座萬達廣場,幾百公里外,萬科創始人王石一套春秋筆法的朋友圈,重訴著與萬科的情分。
相比之下,王健林的行為是那么的務實,而王石的朋友圈卻處處透著理想主義。
上周,監管總局無條件批準了太盟等公司收購萬達等48家公司股權案,這48家萬達廣場不少分布在一線城市,屬于萬達旗下的優質資產。
自從萬達陷入困境,王健林就不停的賣資產,近三年來,大概累計賣掉了89座萬達廣場,回籠了超過800億資金。
可這還不夠,萬達電影、萬達酒店能賣的通通都賣,包括去年賣掉了萬達商管的過半股權予太盟集團。
要知道萬達商管是做輕資產運營業務的,也是王健林想要上市的核心主體,控制權拱手相讓,老王都不帶一絲絲猶豫。
巔峰時期,王健林手握著513座在營業的萬達廣場,一半屬于自有,一半屬于輕資產運營,幾番甩賣之后,如今的版圖僅剩約200座。
今年開年以來,萬達新增了多條股權凍結與被執行人的信息,在緊繃的資金鏈壓力之下,王健林手上剩余的那些萬達廣場,大概率也會逐步甩賣,來應對一場不得不為的“生存妥協”。
昨天,萬科創始人王石發了一條朋友圈,表示正在嘗試和萬科的決策層建立暢通的聯系,為萬科的平穩過渡,為保護廣大投資者、合作伙伴、13萬員工的福祉而盡所能。
忙著賣一碗528元總裁燕窩的王石,終于在朋友圈“想”起了萬科。
十多年前的一場活動上,當時還是萬科董事長的王石談到:有人向我提問,如果萬科遇到危機,你王石會不會再出山?
我說不會!否則不但挽回不了,還把自己好不容易半輩子積累的名聲給毀了。
“無非就是兩個邏輯,一個是你出山了,結果很好,這是一種,我出來了,也證明我行了。第二種情況,未必你出來就成啊。市場真的不行了,你出來也不成。”
然后,一年之后就發生了“寶萬之爭”,王石退休了,退休的王石雖然遠離了萬科的經營,但與萬科的“牽連”一直都在。
2024年萬科遭遇困境時,追逐"名"的王石主動放棄了萬科的千萬退休金的消息還沖上了熱搜。
在離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的這些年中,王石成立了黑石投資,搞了“私董會”,還做起了短視頻,在對外發表演講中,站臺的身份始終離不開“萬科創始人”這個頭銜。
這正如王石的朋友圈所說:
在外界看來,王石就是萬科,萬科就是王石,萬科是他創建的、制度是他建立的,團隊是他培養的,接班人是他選擇的,不能推卸對萬科的責任。
時間回到年初,萬科宣布辛杰接任董事會主席,郁亮改任執行副總裁,整個萬科經營管理團隊進行了一番大換血。
在這之后,以辛杰為代表的國資團隊正式執掌萬科,并對萬科進行了一系列的輸血舉措。
5月21日,萬科公告收到大股東深鐵集團42億借款,這是2025年深鐵第五次給萬科輸血,累計金額達到了118.52多億,利率更是低得嚇人。
在深鐵的不斷馳援之下,萬科完成了今年目前為止所有公開債的償還,穩住了在公開市場的信用。
為了萬科,深鐵真金白銀的在往外掏,哪怕自己手上并不寬裕,2024年合并報表虧損達334.6億。
2025年一季度,萬科營收379.9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62.5億元。期內實現融資和再融資139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萬科持有的貨幣資金為755.0億元;有息負債合計3658.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3.5%。
2025年萬科將面臨償債高峰。
在這個時候,王石發出這樣一條朋友圈,表示要承擔起對萬科應盡的責任,難道是要回歸萬科,挽救萬科于水火嗎?
另外,一句“正在嘗試和萬科的決策層建立暢通的聯系”,似乎也說明了一切——
原來不是好友呀,朋友圈都表態了,趕緊加我個好友,拉個群唄!
這樣的朋友圈喊話,有點那一廂情愿的意思。
王石或許想利用自己的經驗和人脈給萬科支支招,但顯然,萬科現在需要的并不是經驗和人脈,是活生生的現金流。
所以呀,王石能否實質性介入萬科要看深圳國資委態度,而對于現在的萬科來說,穩定的經營需要的是資源、資金,而非創始人回歸。
萬科是幸運的,深圳國資在不停輸送彈藥,同期的萬達,資產負債相對可控的情況下,欠戰略投資者的300-500億資金,就只能靠賣資產來籌集。
對王健林而言,賣掉核心資產萬達廣場不是終點,而是新生的起點。
而對王石來說,朋友圈喊話或許能贏得掌聲,但萬科現在需要的不是情懷,而是一場徹底的革新。
王健林已經醒了,王石好像還沒有。
來前的火車票給報銷了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