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則“專家 稱對燙碗習慣惡心”的話題
沖上熱搜
引發網友爭議↓↓↓
知名專家:
開水燙碗習慣很惡心
近日,一位自稱“11年某知名集團特聘顧問”的專家汪中求,發表針對“廣東人用開水燙碗”的言論。
他在視頻中稱,廣東人每一次吃飯之前,都要把經過消毒的碗筷,再用開水重新泡一次,還要把塑料紙和泡碗的水,專門拿個器皿倒在里面,那個場景非常糟糕,非常反感,讓人惡心。
專家對燙碗習慣感到惡心的視頻截圖。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公開資料顯示,汪中求,江西九江人,畢業于九江學院中文系,華商學習網特約講師,北京博士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顧問,北京汪中求細節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咨詢師,曾著《細節決定成敗》一書。
網友熱議:
這是地域習慣
對自己健康負責
■ 有的網友表示,支持燙碗,要捍衛自己的習慣,燙碗源于廣東茶文化,喝茶前洗茶具、洗茶葉的儀式感延伸到餐桌,是一種儀式感。
■ 還有人從衛生角度強調,即便碗筷看似已消毒,可誰也無法保證餐館清洗流程毫無問題,需要通過燙碗來處理,這是對自己健康負責。
■ 也有其他地區的網友表示,雖然自己不是廣東人,但也喜歡燙碗。
■ 也有網友發表了反對的聲音,這幾秒鐘的過熱水,根本達不到殺菌效果。
科普時間:
燙碗真的有清潔效果嗎?
廣東主要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冬季溫和,擁有較高的濕度和適宜的氣溫,成就了微生物瘋狂滋生的絕佳天堂。為了保證餐具的衛生,廣東人由此養成了燙碗的習慣。
燙碗真的有清潔效果嗎?
有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媒體曾經做過用開水燙碗的實驗:
■ 廈門市場監管局曾開展研究,實驗人員制備了含大腸菌群的污染餐具,用70℃以上熱水沖燙4至6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腸菌群的檢出率,但不能完全殺滅大腸菌群。
檢測人員對堂食餐具進行采樣。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 南京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江蘇某實驗室進行的實驗顯示,當處理條件為水溫80℃、時間為30秒時,菌落總數減少了50%左右。
■ “科普中國”公眾號曾發文,如果想給餐具消毒殺菌得需要100℃的水,并保持沖洗30秒以上,否則作用不大。
外出就餐如何保證飲食衛生?
■ 選擇正規餐廳。正規餐廳的衛生情況更有保障,餐具衛生合格率較高。
■ 自備餐具。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在外就餐,又擔心餐廳餐具的衛生情況,可以自備餐具。
■ 辨別消毒餐具是否合格。很多餐廳的餐具都是包裝好的,使用前需仔細觀察塑封膜是否干凈、完整,包裝上是否清晰標注了廠家地址、聯系電話等。
總結來說
燙碗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浮塵或油污
但消毒殺菌效果有限
對此,你怎么看?
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來源:勞動報、 廣州日報、青年報、廈門日報、羊城晚報、科普中國
編輯:陳酩夫
審核:鐘忠 莫松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