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物業服務企業的法治意識和管理能力,近日,北站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走進長甲集團物業,開展了一場生動實用的“普法宣傳進物業”活動。長甲物業相關工作人員積極參與,現場互動熱烈,執法隊員通過案例解析、法規解讀和答疑解惑,為物業管理工作提供了精準的法律指導。
活動中,執法隊員結合近期社區投訴較多的群租、違法搭建、損壞承重結構、飛線充電等問題,深入解讀了《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通過剖析真實案例,執法人員詳細講解了違法行為的認定標準、處罰依據及整改要求,幫助物業工作人員更清晰地理解法律條文,提升日常管理中的應對能力。
“比如飛線充電,看似方便,實則隱患巨大,一旦引發火災,物業若未履行勸阻義務,也可能承擔相應責任。”執法隊員結合近期某小區因違規充電導致火災的案例,強調了物業在安全管理中的關鍵作用。
現場物業人員紛紛提問,執法隊員一一解答,氣氛活躍。
執法人員特別強調,物業企業需加強日常巡查,落實源頭管理責任,尤其在生活垃圾分類、電動自行車規范停放及充電等方面,要做好宣傳引導和及時勸阻工作。
“早發現、早制止、早上報,才能最大程度減少安全隱患。”執法隊員表示,物業若發現違規行為,應第一時間勸阻并上報,執法部門將迅速響應,依法處置。
“這次培訓很實用,讓我們對法律條款和自身責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一位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將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管理中,并積極向業主宣傳,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居住環境。
此次普法活動不僅增強了物業企業的法律意識,也為社區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北站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將繼續依托“城管進社區”平臺,針對新劃轉的執法事項開展專項宣傳,同時面向社區居民和物業企業普及法律法規,及時收集社情民意,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記者:郁婷藶
編輯:陳攻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