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頒獎晚會在上海舉行
全國共有15位優秀戲劇演員
榮膺這一中國戲劇表演藝術
最高榮譽
我省青年蒲劇演員梁靜
憑借在蒲劇《精衛填海》
中的精湛表演
成功摘“梅”
成為本屆梅花獎
山西唯一獲獎者
梁靜,1987年出生于山西臨汾,自幼便對戲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2歲考入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專工刀馬旦。
這位臨汾本土培養的“梅花種子”,在任跟心、苗潔等蒲劇名師的悉心栽培下,曾獲“小梅花金獎”榜首、“杏花表演獎”等榮譽。
秉持著對戲曲的熱愛,她不斷磨礪自己的演技,一步步成長為蒲劇界首位“80后”梅花獎得主。
《精衛填海》是我國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講述了炎帝之女精衛為救蒼生勇斗海王,溺亡后化作誓鳥立志填海的悲壯故事。
在蒲劇《精衛填海》中,梁靜突破性完成了“花旦—閨門旦—刀馬旦”的跨行當演繹:
她與父母訣別時,青衣唱腔婉轉訴說 “舍小家為大義”的深情;
激戰海王時,雙劍袍翻飛、踢槍出手精準卡點,展現刀馬旦的凌厲英姿;
“涅槃重生”片段中,三十余句高難度唱腔與串翻身、翎子螺旋升騰絕技交織,呈現出震撼人心的視覺詩篇,被專家盛贊為“賦予翎子以靈魂”的華彩表演。
全劇將蒲劇傳統特技與多媒體技術結合,讓精衛“銜石填海”的上古傳說在現代舞臺上煥發新生。
創排中,主創團隊在守正與創新間反復推敲打磨,劇本歷時三年數易其稿。最終以“武戲文唱”的手法凝練詩意,舞美團隊通過橢圓LED屏實現云霧仙境與海底龍宮的瞬息轉換,既保留蒲劇梆子聲腔的剛健激越,又拓展了神話敘事的時空維度,被業內評價為 “傳統戲曲現代化探索的范本”。
在此前的媒體見面會上,總導演林為林(昆曲二度梅花獎得主)坦言:“《精衛填海》以‘古不陳舊、新不離本’為原則,既保留了蒲劇的程式美,又能讓年輕觀眾感受到神話的當代共鳴。”
上海觀眾的熱烈反響也印證了這一點。演出結束后,不少年輕戲迷紛紛表示:“沒想到傳統戲曲也可以這么燃!”“看得我熱血沸騰,這才是真正的戲曲魅力!”古老的戲劇藝術正在以青春語態與時代對話,成為年輕觀眾的“新寵”。正如梁靜所言:“梅花不是終點,而是蒲劇走向更多人的起點。”
本文來源:山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