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退保率一直是很重要的指標,過高的退保率將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利潤,甚至將長期發展拖入泥潭。過去個別發展快速但激進的公司,由于某些產品高退保率,負面影響多年。
這里我們也整理了各家保險公司的退保產品,把2024年度退保金額較高的一些產品,為大家做一些展示和分析。
中信保城一產品退保超70億
年度退保最多的要屬中信保誠的智尚人生年金保險C款,年度退保金額超過72億。這款產品是一款投連型年金,主要銷售渠道為銀保渠道。
而中信保誠也有多款產品都遭到較大的退保率,極大影響了公司的利潤。2024年凈利潤約為-17.65億元,2023年-8.27億元,連續兩年虧損。
不過股東相對實力雄厚,為緩解償付能力和經營壓力,股東中信和保誠集團也在2024年兩度增值,共計50億。
前三款都是投連型
2024年年度退保前三,都是投連型。泰康贏家人生終身壽險(投資連結型)退保51.16億,弘康悅享長盈終身壽險(投資連結型),退保49.22億。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弘康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87.45%、126.77%,直逼監管“紅線”。
這類投連型年金通常被包裝成理財產品,因此銷售火爆。但這類產品保單賬戶價值直接受到投資賬戶的市場表現影響,獲得的回報具有不確定性。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往往容易遭到大規模退保(類似基金熊市容易大規模被贖回)。
弘康退保50億產品,主要在京東、滴滴、蘇寧賣
很多人對弘康弘康悅享長盈終身壽險這款產品并不熟悉,對于弘康這樣的規模,50億退保算是很大的規模。
但其實,這款產品主要是互聯網銷售,有自己的馬甲名字。
在京東金融上以“小金保”、滴滴金融上以“滴金保”、蘇寧平臺上以“小金罐”之名出現。
這款產品被包裝成一種類似靈活隨存隨取賬戶。賬戶受到保險公司提供的專業投資策略和操盤服務,用于投資增值。但其實靈活資金卻是通過保單貸款轉出,且只能部分拿出。若要全部拿出,需要退保。
因此,這款產品高達50億退保,并不意外。
銀保渠道成為重災區
不難發現,大部分高退保產品都是銀保產品,尤其超過15%退保率的,銀保產品占絕大多數。而在日常投訴案例中,銀保渠道把保險包裝成理財銷售,也是保險投訴最主流的問題之一。
農銀一款退保率超過30%
值得一提的是,農銀穩得福B款養老年金保險,這款產品是個發售較早的產品,2017年此產品保費排龍銀人壽第三,2018、2019、2020排名第一,屬于龍銀人壽的拳頭產品,主要通過農業銀行渠道銷售。
不過后來每年高額的退保率持續不下。甚至在2020年這一年,這款產品原保險保費收入為47.56億元,但退保金卻高達53.51億元。
退保的保費,比新賣的保費還要高,也算是行業罕見。
后來這款產品也已停售,但退保依然在持續,到2024年,這款依然能排進退保TOP10。
總結
盡管保險產品種類繁多,銷售誤導問題依然是行業的頑疾,尤其是在銀保渠道。一些產品退保金額巨大,退保率居高不下,反映出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可能受到誤導。
今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出臺了《關于推動深化人身保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的通知》,旨在優化傭金激勵分配機制,增強長期服務能力,并將支持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建立人身保險產品分類和保險銷售人員分級標準。這些措施也是針對退保背后的長期遺留問題,助于規范銷售行為,減少誤導,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解析更保險公司經營數據,持續關注公眾號光子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