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端午習俗邂逅前沿科學思維,一場關于文化傳承的創新實驗正在羊城展開。正佳自然科學探索中心以 “科技賦能傳統,科學解碼節俗” 為核心理念,重磅推出 “端午科學嘉年華” 系列活動,通過沉浸式場景構建與互動化知識傳遞,將屈原筆下的香草美人、民間傳統的驅邪祈福,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可探究的科學體驗,為傳統節日注入時代精神的新內涵。
科學劇場:震撼實驗點燃探索熱情
探索中心科學館重磅推出科普秀,成為本次活動的焦點。“火焰掌(火燒豬手)” 實驗中,丁烷泡泡燃燒瞬間形成 10 厘米高的火焰,卻不會灼傷手掌,講解老師借助洗潔精水,深入淺出地揭秘這一神奇現象背后的物理化學原理,現場講解燃燒三要素,直觀又生動,讓觀眾瞬間被科學魅力吸引。
“水桶噴火” 實驗同樣精彩,液氮與酒精激烈碰撞,在 “冰火對決” 間,相變爆炸與牛頓第三定律不再是書本上晦澀的知識,觀眾能直觀感受力學奧秘,驚嘆聲此起彼伏。還有 “空氣炮” 環節,觀眾親手體驗干冰空氣炮,利用氣壓差與能量轉換,實現 “隔空打物”,趣味十足,不少小朋友迫不及待上臺嘗試,在玩樂中掌握科學技能。
元科普課堂:知識盛宴目不暇接
活動期間,多場科普課堂有序開展。“星辰大海探索之旅” 分享會在探索中心科學館科學教室舉行,講師帶領觀眾穿越浩瀚宇宙,從宇宙起源故事講起,讓大家沉浸式感受宇宙的神秘與宏大,激發對天文科學的探索欲。
生物科普課堂聚焦動植物領域,通過趣味實驗、標本展示等形式,為孩子們揭示生物科學原理。觀察動植物細胞結構,在探索中了解生物多樣性,培養探索精神,豐富對生物學的認知。
真化石清修師(收費課程)則讓游客化身 “化石達人”,在探索中心博物館自然教室,親手修復三葉蟲或狼鰭魚化石。在專業指導下,游客手持工具,小心翼翼清理化石表面雜質,仿佛穿越時空,與遠古生物對話,解密生物演化史,深度體驗考古樂趣。
主題探險:穿越科學時空
“從古生物化石到空間站” 主題探險備受矚目。游客從鎮館之寶 “梅杜莎角龍”骨架化石出發,一路領略古生物魅力,了解其生存年代、生活習性。隨后,目光轉向月球土壤樣本,感受宇宙探索成果,最終 “登陸”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模型,了解航天科技發展。這一探險之旅,將古生物、自然史與航天科技串聯,讓大家一站式領略不同領域科學魅力,感受人類探索自然、征服宇宙的偉大歷程。
端午假期,正佳自然科學探索中心憑借豐富活動,成為文旅科普 “打卡地”。“粽夏蝶夢——端午非遺 T 臺秀” 精彩亮相,活動以非遺文化為核心,巧妙融合端午元素與光影藝術。“艾香端午 —— 手作花束祈安康”活動充滿傳統韻味,孩子們親手制作花束,傳遞端午祝福。六一兒童節,“長腿特工隊”親子協作活動考驗著家庭的默契,大家一起挑戰“踩高蹺”,在歡樂中提升平衡能力。在這里,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能在微度假海洋中盡情遨游,收獲知識與歡樂,度過一個充滿科技感與趣味性的別樣端午。
通訊員:黃鈺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