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V3火焰版,是個正兒八經的、用來推耳機的播放器,但剛收到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個什么V3D的改版(可能因為V3老版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但看到那4.4耳機口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想錯了,聽完以后順帶查了下某寶,好家伙,不出意外的話,目前千元檔位素質、推力最高的一臺機器可能又刷新了。當然了,節奏V3火焰版也不是那種無懈可擊無死角強悍的產品,看完它的綜合表現再下手也不遲。
V3火焰版定價是在1K出頭(這兩天大家有88vip券兒的話可能有勁爆價),包裝內附贈了一個75歐阻抗棒、一根C口的OTG線、并且標配了皮套,這個標配的皮套比我在外面花幾百塊定制的V3D皮套真心沒差在哪里,所以我當初以為V3火焰版是一個定價與V3D相近、甚至更貴的東西,沒想到它最終的價格是落在千元檔,部分經銷商可能還有一些贈品福利。
而V3火焰版雖然有不少流媒體功能、界面也看著是一套智能系統,但實際上是定制的封閉式純音系統而非安卓,你可以通過它實現DLNA、AirPlay、雙向高清藍牙傳輸(支持LDAC、aptX)、以及使用Hiby Link實現手機端控制并直接通過WIFI來傳歌曲,同時還在里面直接內置了Tidal和Qobuz的功能,不難看出和V3D上使用的是同一套系統方案,這套系統其實已經經過了無數用戶的驗證,可能談不上多么的智能、操作也談不上多么精細化,就是簡單純粹的UI和快速響應的觸碰操控,并且正面的三個物理按鍵也是非常實用的“HIFI圈三大金剛”鍵,適合出街/通勤時的盲操。屏幕雖然只有480P,但在這個3.2寸的屏幕上是完全夠用的細膩度,機身整體的重量與握持感也把握的相當舒服,鋁合金外殼帶來了一定的重量、但完全不墜手。要說缺點的話,可能就是這個全包式的原裝皮套加上去以后比較影響側面按鍵的手感,反饋不是很明確,而且它并不像隔壁某些友商那樣有著更高的屏占比、更接近手機的那種輕薄感,還是完全在過去V3/V6的這種設計語言之內。
不過在硬件配置方面,我相信這臺機器會滿足你對千元機的所有期待。
首先是對于那些喜歡追求DAC型號的用戶來說自然是會對它的解碼芯片足夠滿意,V3火焰版使用的是AKM家的4493SEQ,它的前身是當年貴為次旗艦的、僅次于4497的電壓輸出型DAC,而最新的4493SEQ隸屬于AKM家的VELVET SOUND系列,不僅采用了旗艦DAC AK4499中使用的音頻優化LSI制造工藝,而且加入了一系列的技術,降低了功耗、進一步提升了噪聲、互調失真的表現。此外,相比標準版,升級為SGM8262運放的V3火焰版實現了平衡塊單聲道825mW和單端口單聲道245mW的輸出功率表現。而作為節奏家的“優良傳統”,優秀的數字信號處理能力自然是被繼承了下來,搭載了FPGA數字整形系統并配置了雙晶振,給這畢竟是一切優秀動態與素質表現的來源,同樣你也可以把它當做一個高質量流媒體數字轉盤轉盤來使用。
而聲音方面的特性,如果你看過我之前寫V6的文章的話,省流的結論就是,優缺點一致。
節奏在行業里從來都不算一個很“追求主流”的品牌,比如當年M3U、M11、R52、V6等型號亂戰的時代里,節奏V6呈現出了第一檔的推力與硬素質表現,但它的整體的外形設計、工藝、系統流暢度什么的也同樣吊車尾。對于發燒友來說,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可以參考時,不如想想你要什么——如果你希望在千元檔位去推最難推的塞子、潛力最大的塞子、甚至有推頭戴的需求,但卻又不想用各種手機小尾巴的話,那目前V3火焰版是最好的選擇,即便它的“功率”數字可能并不是競品里最高的。以推NG最新的旗艦Meteora為例,V3火焰版居然能把極低頻和大動態給推出來,聲音是澎湃有力的、結像框架也相當的凝實,但或許是得益于我搭配的Brise SHIROGANE八芯帶來的音色加成,此時整體的聲音還是非常溫潤的,但換上水月雨光輝這種揭示力極強的監聽耳塞時,極高頻還是呈現出了一定的“火氣”,器樂出現了一定的負面顆粒感,在平順度上沒有那么完美,這可能也是許多低價位大功率國磚的通病,但相信我,V3火焰版的控制力絕不是這些機器里偏弱的那個,它大部分時候都能呈現出一個非常正向的暖聲流行聽感。
優缺點很容易總結,好的點就是非常寬大的聲場、優秀的低頻落地感與大動態,而且人聲的部分有厚度、有一定的潤感,而且基本低增益就可以把絕大部分耳塞的能量感給打開,中高增益的時候聲音密度更高、線條的棱角感更強,適合一些帶平板或者靜電的塞子,但也會帶來一定的高頻躁感,所以很多時候出于對控制力和電流輸出能力的需要,這臺機器我也是推薦大家用低增益來拉音量,大部分時候都是更好聽的,僅僅從“能量釋放”的角度來說,V3火焰版是不低于V6的存在。而在調音的打磨上,V3火焰版結像更厚、人聲也更近一些,所以盡量搭配中性或者稍薄一些的塞子效果更佳,聲場趨于包圍感而非開闊和彌散,有一定的邊界清晰度,整體而言還是呈現出了一個相對雜食的路子、同時略偏室內錄音型的人聲與古典,但對于大編制和Live型的流行/爵士錄音有些稍欠,聽搖滾的話只要不是極其重口味的金屬也能勝任,日系ACG我覺得見仁見智,單說人聲部分的質感是足夠好的、但是可能高頻沒有那么快的速度感和剝離感,但要說CityPop或者JPop那必然還是一把好手,搭配節奏自家的IM05的話,那種聲音帶點慵懶與粘滯的風格,頗有年代感和讓人抖腿的感染力。
原本我以為這個機器可能是賣一千大幾或者接近兩千元,但這兩天非常勁爆的到手價讓我實在是有些服氣,就沖音質層面來說甚至有一點不講武德的意味了,那些對大屏幕、安卓系統沒要求,就指望用最少的錢買最貴的聲兒的用戶,甭糾結了,就這臺。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