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5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有過一次談判。由于俄話事人遲遲不肯前來土耳其,導致烏話事人也負氣而去。最終雙方的談判,是在沒有雙方話事人的前提下進行的。
所以說,俄烏這么談判,是談不出什么結果的。因為雙方話事人都不在,能做主的人不在,能談出什么結果呢?
看看二戰期間幾次比較重要的會議,哪次不是各國話事人親自參加的?要想真正取得談判結果,只有拍板的人親自參加才有可能,否則就是無稽之談。
提到二戰期間,不得不說斯大林所參與的幾次決定人類歷史命運的重要會議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幾次會議的召開地點,全都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這難道是巧合嗎?
1943年11月的德黑蘭會議
蘇德戰爭爆發以后,蘇聯一直苦苦支撐,原本和德國合作打算瓜分歐洲的蘇聯,萬萬沒想到德國會先對自己動手。
其實蘇聯也有一套對德發起進攻的方案,只不過還沒來得及出手,就被德國搶占了先機。
蘇聯方面和德軍鏖戰了許久,盟軍其他國家卻遲遲不肯開辟第二戰場。為此蘇聯方面也急了,他們甚至表示,如果再不考慮開辟第二戰爭,不排除蘇聯直接投了!
英美等國這下不能作壁上觀了,要是蘇聯直接投了,那盟軍這邊可能就沒人可以擋得住德國陸軍了。畢竟蘇聯可以調動上千萬兵力對付德軍的數百萬大軍,這是英美這類國家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英美這邊一合計,要不大家開個會決定一下開辟第二戰場的事情吧?于是就有了1943年11月到12月的這次德黑蘭會議。
出席這次會議的人,分別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蘇聯一號人物斯大林。
這次會議順利地敲定了1944年盟軍開辟第二戰場,和蘇軍東西夾擊德軍的事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開會地點德黑蘭。
有人說,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那也不是蘇聯的地盤啊?
其實早在1941年,由于伊朗的禮薩汗執意要和德國有來往,所以蘇聯和英國,一北一南,合伙拿下了伊朗。
伊朗的北部,被蘇聯所占,伊朗南部被英國所占,只有中間部分,交給了禮薩汗的兒子巴列維管理。而且也是在英美蘇等國的監督下治理的。
所以說當時地處伊朗北部的德黑蘭,其實就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斯大林這一習慣,其實當時的人就已經知道了。只是丘吉爾和羅斯福似乎沒有這方面的思想障礙。
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
1944年6月,英美等盟軍出動百萬大軍發起了諾曼底登陸戰,緊接著蘇聯在白俄羅斯發起了白俄羅斯戰役。雙方東西夾擊,對德軍發起了猛攻。
戰爭局面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德軍戰敗只是時間問題了。到了1945年2月,歐洲戰場已經十分明朗了,但是亞洲戰場還處于鏖戰當中。
尤其是豫湘桂之戰過后,日軍的勢頭更加猖獗了,還想做拼死一搏。這個時候就是盟軍考慮該怎么結束亞洲戰場的問題了。
因此英美兩國,再次邀請斯大林一起開會。斯大林對開會倒是沒什么反感,但是對他們定的地點十分反感,因為他們定來定去,始終都沒考慮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
其實從出行方便的角度出發,斯大林應該遷就一下羅斯福。因為羅斯福不僅雙腿殘疾,只能坐輪椅,而且那時候身體已經不怎么樣了。即便如此,斯大林對會談地點也絲毫沒有讓步,必須要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
最終,英美還是選擇了讓步,將談判地點定在了克里米亞的雅爾塔皇宮,這里曾經是沙皇的行宮。
這場會議,直接決定了二戰后的基本格局。蘇聯也提出了眾多對日宣戰的條件,其中嚴重損害中國利益的,就是外蒙獨立、繼續租借旅大港以及繼續控制中東鐵路等。
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
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柏林對蘇聯簽署投降書,這標志著德國徹底宣布戰敗。歐洲戰場結束以后,緊接著就是亞洲戰場了。
這個時候的蘇聯可沒打算第一時間介入亞洲戰場,即便他們在東部囤積了百萬雄師,但他們依舊以調兵困難為由,一直作壁上觀,企圖利益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羅斯福已經在1945年4月因病去世了,他根本就沒看到二戰勝利的那一刻,也算是他畢生的遺憾了。
不過當時斯大林還算健壯,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這個時候英美見蘇聯遲遲不出手,十分著急,于是打算拉上斯大林再開一個會,商量一下對日作戰的具體時間。
1945年7月,波茨坦會議召開,這次出席會議的人員和此前兩次會議有重大區別。
- 首先,羅斯福去世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杜魯門,因此出席這次波茨坦會議的是杜魯門。
- 其次,英國首相丘吉爾,參加會議到一半,就因為國內選舉失敗退出了會議,后半段是新首相艾德禮參與的。
- 至于蘇聯,依舊還是斯大林。
這場會議表面是確定一下歐洲地區該怎么重新分配勢力范圍,實際上依舊是英美在催促蘇聯對日宣戰。
蘇聯這邊可不著急,他們一直等到8月8日晚上,在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落下后的第二天,才對日宣戰。
至于這次會議的地點波茨坦,其實也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波茨坦位于德國柏林西南部,緊挨著柏林。不過這里被劃入了東德,所以是蘇聯的勢力范圍。
由此可見,從始至終,斯大林從不相信任何盟軍力量,他只選擇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進行所有談判。
談判地點是俄話事人不愿前往的主要原因
和斯大林的情況一樣,普京也不可能離開俄羅斯的勢力范圍去和你進行談判。土耳其雖然在北約中比較另類,但說到底也是一個北約國家,普京怎么可能放心前往土耳其談判?萬一被你們下套給拘了咋整?
斯大林當年的情況也是一樣,只要沒有蘇聯駐軍的地方,斯大林就絕對不考慮。哪怕天塌下來,他也不會跑到非蘇聯控制區談判。
因為他們這類人明白,總有刁民想害朕。談不談得出結果,只是其次,保住自己的性命,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反正談不出結果就接著打唄,損失的生命又不是自家的孩子,在他們眼里都是些耗材罷了。自己的性命可是事關整個俄羅斯乃至全人類安危的,他當然更珍惜。
他們不是有一句名言嗎?俄羅斯沒了,還要地球干嘛?其實換一句話也能說得通,普京沒了,還要全人類干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