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子》很怪。
本想表達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卻拍成了我在XX很想你。
沒有文藝起來,走了網紅路子。
如果不計較故事性,倒是可以一看。
前半段熱熱鬧鬧,歡歡樂樂,不費腦子,輕松觀影。
碎片化的情節確實能引人發笑,讓整部電影像游樂園的巡演,主題游玩項目一個接一個,應接不暇。
如千曉和十七的反差,阿木的呆萌,三人一起拍電影的有趣,萬老板、冰淇淋小男孩等配角們的高光時刻,在摩登的大都會玩鬧嬉戲。
還加入了迷影情節,片中借阿木之口說出《一一》的臺詞:“電影發明之后,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三倍”,點題電影主旨。
可一旦以動畫電影的眼光去看就差了。
這些亂哄哄的元素組合起來就是沒什么故事性的奇幻鬧劇,對劇情推進的作用不大,也沒埋下幾處伏筆。
所以前面的劇情完全可以走馬觀花,反正也沒多少有效信息增量,主打一個熱鬧,喜歡則看,不喜歡就睡覺。
真正的重頭戲是最后半小時的閃回與現在的交叉。
畫風變正經了,才有了電影的樣子,頗有宿命愛情的浪漫主義與悲劇色彩。
千曉的樂觀融化了十七的冷面,因時輪相遇相知相愛,也因時輪黯然分開,千曉不會老,十七則會生老病死。
多年后,兩人在好友的墓前見面。
千曉被子彈擊中失憶,十七換了一種身份陪在她身邊,千曉第二次出海被抓,十七趕來搭救遇難,千曉借用時輪追上光,去見他,把她推向他。
縱然有時輪可以改變時間卻仍然無法改變結局,好似《大話西游》動畫版,如同至尊寶,即使有月光寶盒也難挽回與紫霞分開的宿命,但成全了另一時空里的至尊寶和紫霞。
之后不老的千曉跨越多維空間,記憶碎片一一劃過,
她是他的幽靈,她與從年輕到年老的十七在曾有許多美好回憶的房子相遇,隔墻做穿越五十年的告別。
這段有點像《星際穿越》,只不過后者是父女情,前者改成了男女之情,并做了性轉,但男女主的人設與最大催淚點的情節并無二致。
到了尾聲,又像《功夫》,時光流逝,塵埃落定,所有故事都是一場戲。
最后大家都在電影院出現,吃冰淇淋的小胖子,九和十,十七和千曉可能在影廳再見,彌補當初未一起看電影的遺憾。
就像《功夫》結尾處,糖果屋周圍,醬爆迷住了婦女,包租公和包租婆在散步,許文醫館的牙醫在指揮交通,周星馳牽起了黃圣依的手一樣。
因為這段像《功夫》,所以也像《功夫》那樣可以衍生出許多解讀,但這不是《時間之子》厲害,而是薅周星馳羊毛。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會抄不會抄,像不怕,怕的是只有像,沒有學。
再看《時間之子》,萬國牌的融梗,沒有形成自己的系統和邏輯,連最核心的時輪都沒有交代清楚。
如女主是怎么與時輪產生的連接?她又是如何獲得時輪的認可?一次意外就結合,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月光寶盒好歹念句“波若波羅密”,時輪也有咒語,但 是為了解釋永恒,也就是女主可以永葆青春,并非使用之法。
女主僅是握放之間就能隨意使用時輪,時間停止、超級速度、瞬間轉移、空間操縱四種不同超能力混為一談。
不是說這么設計不可以,只是有了前面對時輪的語焉不詳,后面就難以自圓其說,所謂感動也會覺得怪怪的。
至于配音,全明星陣容確實很豪華。
有人說王俊凱的配音是無感情的朗讀臺詞,與其他人相比簡直慘不忍睹。
其實還好,放在年輕的男主身上挺貼合,十七的人設就是慢熱、高冷、比較木,獨來獨往,不交朋友,也不輕易表達情感。
所以需要不緊不慢,情緒起伏不大的配音,哪怕真動情了也要適當的藏一下,讓人不能一下子聽出來他的變化,角色氣質正好適配王俊凱。
只是《時間之子》缺一個好編劇,像這又像那,就是沒有自己。
倘若編劇的功底再強些,也許就做到了南海十三郎所說的“學我者生”,《時間之子》也能再上一個檔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