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華為在成都發布了兩款鴻蒙電腦產品,這在中國PC產業的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一個轉折點。鴻蒙電腦的誕生,意味著中國PC產業,從硬件芯片、操作系統到應用生態都實現了自主可控。
在5月19日的發布會上,余承東幾乎是吶喊一樣地說出了“今天,鴻蒙電腦正式發布,我們終于擁有了從系統內核、到應用生態全鏈路自主可控的電腦操作系統!”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余承東沒有了之前激情澎湃的表達,而鴻蒙電腦的面市,我們重新又看到了余承東的激情四溢。確實,從芯片到操作系統的突破,同樣意味著,華為又重新恢復了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戰略縱深和技術優勢。
同樣,華為折疊電腦MateBook Flod的面世,意味著華為在PC的外觀形態、交互體系和硬件、軟件生態創新,也意味著鴻蒙電腦已經開啟了未來PC的創新之路。
外觀設計及制造工藝:優雅與時尚的融合
華為MateBook Flod非凡大師采用了18英寸雙層OLED顯示屏,折疊后成為13英寸筆記本大小,展開后,只有7.3mm(折疊厚度為14.9mm)厚度,重量只有1.16kg。雖然在華為MateBook Flod面市之前,聯想、惠普以及華碩等廠家推出過類似形態的產品,但之前的幾款產品大多都然停留在概念階段,無論從屏幕大小還是重量,系統交互和制造工藝,都無法與華為MateBook Flod相提并論。
華為MateBook Flod的屏幕采用的雙層OLED柔性屏,讓屏幕峰值亮度達到了1600尼特,對比度高達1000000:1,分辨率為3296X2472,屏占比為92%,上下邊框很窄,左右邊框略寬。
除了18英寸的屏幕能帶給人極大的沉浸感受外,華為MateBook Flod的后背設計也極具時尚典雅的“氣質”。展開后呈時尚素皮與精致金屬融合質感,沉穩大氣,又不失優雅。其素皮采用了創新硅系涂層工藝,觸感溫潤。中間的碳纖維通過鍛碳工藝打造成了極具裝飾性和個性化的鍛影云紋,與全新工藝的素皮形成了統一但又變化的視覺感受。
華為MateBook Flod折疊后,側邊就露出了全球最大尺寸的玄武水滴鉸鏈,鉸鏈的烏金腰線和烏金內襯與背部黑色的素皮又形成了呼應,呈現出更為精致的視覺感受。
無論是線條、色彩還是圖案的選擇和設計,華為MateBook Flod的外觀設計都形成了完美的協調統一但又富有變化特點,整體風格呈現出沉穩、內斂但又時尚和富有變化的特征,這種設計帶給用戶的感受,在電子消費品上并不多見。
在制造工藝方面,華為MateBook Flod不僅折疊后中間沒有縫隙,展開后轉軸部分縫隙與細小且均勻,四邊呈金屬亮面質感,縫隙也非常一致。即使是出風口的設計也極具秩序感且呈現出精致的感受。
MateBook Flod屏幕下面有一個碳纖維支撐層,有效地提升了機身的緊固性,整體制造工藝不僅比目前市面上的筆記本產品更為精致,甚至比眾多手機的制造工藝也要優秀很多。
從工業設計到制造工藝來看,華為MateBook Flod是目前為止成熟度和完成度最高的折疊電腦,超出了用戶對于一臺高端筆記本的要求,相比之下,在此之前出現的折疊形態的電腦,就多少有些實驗性質的半成品感覺。
系統優勢及交互:多終端融合與創新交互
華為MateBook Flod芯片搭載了國產5nm制程工藝的麒麟X90,系統預裝了HarmonyOS 5,這是在電腦領域,第一次實現了國產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的合體。正是基于國產軟硬件的深度融合,讓華為鴻蒙電腦擁有了超越行業的多終端協同的技術特征和面對未來的直覺交互體系。當然MateBook Flod基于HarmonyOS 5的流暢體驗也與Windows和MacOS完全不同,有著超越行業的領先性。
基于HarmonyOS的多終端融合與協同,在MateBook Flod表現的更為極致。由于MateBook Flod采用了18英寸的大屏,在展開形態下,更像是一臺輕便的一體機;而在折疊狀態下,無論是使用隨機附贈的實體鍵盤還是使用下半部屏幕的虛擬鍵盤,MateBook Flod都是一款標準的13英寸輕薄筆記本的形態。
對于日常使用平板和手機辦公的用戶而言,MateBook Flod的出現,可以輕松地實現在平板、手機和MateBook Flod上各種資源的方便調用。這里的資源不僅僅包括文件資料,而且包括了可以調用手機和平板的上的攝像頭、音頻組件、通信模塊等硬件資源。同時在這種多終端形成的“終端集群”場景下,鍵盤和鼠標這種輸入和輸出設備可以方便地在不同設備之間自由切換,這種硬件資源的協同,極大地提升了用戶的辦公、娛樂效率。
基于分布式軟總線技術的鴻蒙系統,在麒麟芯片的算力支持下,不僅在MateBook Flod可以流暢的使用各種軟件,而且在數據傳輸和應用接續方面也可以極速響應。從實際使用體驗來看,MateBook Flod以及鴻蒙電腦,是PC行業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場景互聯。而鴻蒙電腦的這種互聯,并非只是簡單的網絡互聯,而是基于統一操作系統下的軟總線互聯,是多終端從硬件系統到應用系統的深度融合,從實際的使用意義來看,更像是多終端一體的概念。
MateBook Flod體現出的多終端協同是目前產業最優秀的系統級協同,也是鴻蒙電腦最大的技術特征和應用體驗。
同樣,基于麒麟X90芯片NPU單元的支持下,鴻蒙電腦可以實現從硬件到系統的智能化,Harmony Intelligence是全球第二個實現了系統級AI賦能的技術體系;通過AI子系統,可以實現各子系統的AI功能,使用HarmonyOS不僅可以實現智能資源高度、智能電源管理、智能數據讀取等系統級AI,還可以讓HarmonyOS成為全球最流暢的操作系統。同時由于Harmony Intelligence的系統支持,AI子系統可以讓各種軟件通過調用系統API或SDK,輕松擁有系統級AI能力。同時經過盤古大模型和Deep Seek融合訓練的智能助手小藝,也成為了在PC平臺上,第一個可以擁有情緒和智能化處理的智能助手,不僅可以實現智能搜索、文檔整理、會議記錄、日程管理及翻譯等眾多用戶需求的智能化處理,而且也成為用戶日常工作生活中智能伙伴。
可以說,鴻蒙電腦的出現,是電腦這咱電子消費品從“計算工具”向“智能伙伴”轉變的標志性產品,而MateBook Flod的形態或許是未來筆記本電腦的終級形態。
針對折疊電腦特殊的應用場景,華為在MateBook Flod在鴻蒙系統直覺交互的基礎上,還創新性的推出了全新的手勢操作方式。MateBook Flod發布后,被媒體和用戶追捧的單指上滑顯示桌面、三指拋甩、四指應用切換、五指收放、八指喚出虛擬鍵盤等手勢操作不僅操作炫酷,而且也極大的提升了MateBook Flod的使用體驗。
結合鴻蒙系統獨有的指關節手勢及隔空手勢,華為在電腦產品上,形成了一整套手勢操作模式,這套手勢交互系統,極大地改變了電腦原有的交互方式,讓用戶開始進入到了直覺交互的時代。
當然,基于鴻蒙系統特征,比如桌面卡片、應用的大屏適配等一系列特征,在鴻蒙電腦上得到了進進一步優化。可以說,鴻蒙電腦的操作和交互,既吸取了鴻蒙移動端的優勢,保留了傳統電腦的交互習慣,同時革命性地引入了手勢交互、大屏智能適配等創新交互方式,是桌面操作系統的一次重大技術更新。
軟件及應用生態
經過不長的一段時間使用,可以肯定的是,在系統流暢度、系統穩定性、交互體驗及便捷性上,鴻蒙電腦的使用體驗完勝傳統電腦。可能對于許多沒有使用過鴻蒙電腦的人來說,更多的擔心是鴻蒙電腦的軟件應用是否可以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雖然在發布會上,華為聲稱基于鴻蒙電腦的應用有300多款,但這一數據比較保守,到目前為止,在華為電腦的“App Gallery”上,已經上架的各種應用接近1000款,涉及到工具類、教育類、影視與直播類、金融類、商務類、音樂類、社交類、影像美化類、新聞類、效率工具率以及旅游類應用。辦公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字處理、閱讀工具、腦圖等類型的軟件,都有相對應的國產軟件,WPS、思維導圖、PDF工具等軟件已上線,新聞類的軟件有新浪新聞、央廣網、參考消息等100余款。而企業協同工具飛書、釘釘等也已上線,當然主流的影音娛樂類應用也是第一批上線的軟件。從目前“App Gallery”覆蓋的范圍來看,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使用。
比較令人驚喜的是類似中望CAD、浩辰CAD等一批工業設計軟件第一時間支持了鴻蒙電腦,同時大致有200多種外設也第一時間推出了適配(相當于驅動),打印機方向,惠普、佳能、兄弟、得力、得實等主流打印機廠家也在第一時間推出了相應的軟件,這對鴻蒙電腦在日常使用中的兼容性提升不可忽略。
當然有驚喜就有失望,目前騰訊系的軟件除了騰訊視頻和QQ音樂外,微信和企業微信尚沒有上線鴻蒙電腦版。不過對于辦公和娛樂為主的桌面系統,鴻蒙電腦通過超級終端功能可以將手機上的微信和企業微信協同到電腦屏幕,作為一種過渡性方法,并不對日常使用造成多大的影響。
雖然鴻蒙電腦的生態系統剛剛起步,但一上市就基本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這種生態成長,仍然值得欣喜。當然與傳統電腦的X86生態的軟件和MacOS的軟件生態相比,鴻蒙電腦的生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科技產業的每次技術進步和革命性的變革,都是從微弱的起點開始,只要方向是面向未來的技術方面,最終就成長為參天大樹。
余承東說,“鴻蒙電腦給世界一種選擇”,同時他又說“鴻蒙必將成為改變世界的蓬勃力量!”這是華為的愿望,也將成為中國對全球PC產業的貢獻。
全球PC產業近幾十年間,除了依靠半導體制程進步堆疊性能之外,在創新方面乏善可陳,一成不變的交互體系和越來越臃腫的系統,讓用用戶逐漸失去了使用傳統電腦的動力,全球PC市場正在經歷著長達10多個季度以上的銷量下滑。以華為MateBook Flod為代表的鴻蒙電腦,是面向未來的一次技術革新,無論是多終協同還是基于Harmony Intelligence的智能體系,抑或是直覺交互系統,都代表著PC產業未來的方向。雖然目前Wintel聯盟仍然足夠強大,但誰又能確認這一聯盟不會是另一個柯達,另一個諾基亞、愛立信呢?在產業變革的黎明,代表未來的技術,才會是新時代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