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航運網站Splash刊發了一篇文章,系統梳理了美國造船業復興之路面臨嚴峻挑戰。今年1月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將重振美國造船業作為核心政策之一。他簽署行政命令設立白宮造船辦公室,提出對中國船只征收高額港口費,提出了在未來十年內實現建造250艘美國本土船只的目標。然而,這一目標卻面臨美國造船業卻熟練工人不足、技術斷層、成本高昂等層層障礙。
2024年9月,美國海軍后勤支援艦“沃利·西拉”號駛入韓國巨濟的韓華海洋造船廠進行大修。這艘肩負為作戰艦艇提供補給任務的重要軍艦,在美國本土卻找不到能維修它的船塢和技術力量。這艘艦艇以美國宇航員兼海軍飛行員命名,卻不得不遠渡重洋,讓韓國工程師憑借經驗重建內部結構并替換零件。這次為期六個月的維修,成為美國造船業衰敗的象征。
2024年9月,美國海軍首次將一艘軍艦的維修任務正式交由韓國造船廠
01 美國海權的衰落曲線
1941至1945年間,美國實施了“自由輪”計劃,建造了超過2700艘標準貨船,平均每艘建造時間僅42天。這種驚人的生產能力支撐了盟軍海上運輸,奠定了美國戰后全球霸權的物質基礎。當時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隊,超過5000艘船只,占全球總噸位的三分之二。然而造船業的輝煌未能延續。到1980年,美國商船隊占全球比例下降到4%,如今僅剩0.2%。曾經的世界造船霸主,如今在全球造船業中排名第十九位,僅占全球造船訂單的0.2%。
建造中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更令人震驚的是,中國2024年一年建造的商業船舶噸位就超過了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的總和。曾經在二戰期間如流水線般生產船舶的美國,如今每年僅能建造約5艘軍艦。美國海軍維修體系早已不堪重負。國內造船廠和干船塢數量有限且大多面臨老化問題。以“尼米茲”級航母為例,一次大修通常需要3至4年,耗資數十億美元。
02 特朗普的造船野心與現實差距
面對美國造船業的困境,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激進措施。2025年4月,他簽署行政命令,旨在振興美國造船業并削弱中國在全球航運業的主導地位。該行政令授權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和各政府機構負責人在七個月內制定計劃,重振國內造船業和加強海事從業人員儲備。核心措施是對中國船只收取巨額費用。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船舶和起重機最高將征收150萬美元費用。同時還要求國土安全部強制收取港口維護費等費用,防止貨運公司通過轉運方式規避相關費用。
最具爭議的是針對液化天然氣運輸的新規:自2028年起,美國出口的液化天然氣需逐步由美國本土建造的LNG運輸船承運,比例將從1%升至2047年的15%。然而現實數據揭示了特朗普野心的巨大落差。根據行業分析,美國四大船廠(通用動力NASSCO、韓華費城船廠等)峰值年產量僅12艘大型遠洋船舶。而《SHIPS for America法案》目標是在2035年前建造250艘戰略商船,即年均需生產25艘——比當前產能翻倍還多。
03 三重困境:勞動力、技術與資金
美國造船業的復興面臨三重幾乎無法逾越的障礙:
- 勞動力短缺最為緊迫。美國造船業曾擁有18萬工人,如今已失去45%的勞動力。行業越來越依賴外國移民承擔艱苦且危險的工作,如清潔、焊接、油漆和管道安裝等崗位。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可能雪上加霜。路易斯安那州侯馬地區的一名墨西哥焊工坦言:“一旦被抓到,我們將失去在這里擁有的一切”。而美國本土年輕人對造船業缺乏興趣,更傾向于追求高等教育。美國政府問責局分析師謝爾比·奧克利形象地比喻:“這就像試圖從蘿卜里吸血。美國本土工人對造船業并不感興趣”。
- 技術斷層同樣嚴峻。美國已經數十年未建造過LNG運輸船,目前全球約800艘LNG運輸船中,美國建造的僅有3艘,且均已超過50年船齡。美國液化天然氣行業組織執行董事Charlie Riedl直言新規“完全不切實際”。
- 成本問題更是致命。美國人力成本遠高于亞洲國家,僅人力資源上漲就給制造業造成巨大壓力。以“福特”級航母為例,首艦建造耗資130億美元,工期一再延誤。而韓華海洋在美國建造LNG船的成本將遠高于在韓國或中國建造同類型船舶。
04 韓國企業的機會與美國困境
在特朗普政策背景下,韓國造船巨頭看到了機遇。韓華海洋2024年底以1億美元收購美國費城造船廠,并計劃將其產量從1.5艘提高到每年10艘,混合生產海軍和商用船只,包括LNG運輸船。韓華海運副總裁Ryan Lynch表示,若按現行規定,到2030年前美國將需要5至7艘懸掛美國國旗的LNG運輸船。韓華計劃在十年內將費城船廠的收入提高十倍,達到40億美元。然而,韓國企業的介入無法從根本上扭轉美國造船業的頹勢。即使韓華實現年產10艘的目標,距離美國需要的25艘年產量仍有巨大差距。
2025年3月13日,完成維修的美國海軍后勤支援艦“沃利·西拉”號離開
且韓國技術轉移面臨諸多限制,美國法律要求所有軍用艦艇必須在本土建造。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揚·范托爾無奈表示:“非常遺憾,國會不可能允許美國海軍直接從外國購買戰艦。我很想從日本引進十幾艘護衛艦,這有助于迅速擴充艦隊規模”。美國造船業的困境已直接威脅到海軍戰力。據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統計,近年來美國海軍艦艇的維修完成率普遍偏低,許多艦艇不得不“帶病”服役,嚴重影響戰備能力。
一艘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近照
結語
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達里爾·考德爾警告,一旦爆發大規模沖突,美國根本沒有足夠的維修能力同時處理多艘受損艦艇。美國造船廠的老化設備旁,年輕技術人才的空缺無法填補;港口邊,對中國船只征收的高額費用可能引發供應鏈地震。特朗普的造船雄心,終將在產業現實、人力缺口與全球經濟版圖重構的暗礁前擱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