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曉滿
劉小北、朱林雨在一個廣場臺階上席地而坐,和大家直播聊天,舉起草莓味牛奶干杯,讓江泊瀚和虞明浠從小小的屏幕來到現實。
周圍嘈雜的廣場舞音樂都可以被忽略,這一個瞬間是《偏愛靠近你》青春敘事的延續。
△圖|朱林雨探班劉小北
草莓牛奶這個甜蜜又可愛的載體,承載了觀眾對于這部劇的回憶。一場突襲探班奔赴,讓相信這個故事的觀眾情感共鳴閉環。
朱林雨前往重慶探班劉小北的探班計劃,制片人汪芹也全程隨行。“劇播得還不錯,在海外的成績讓我們很意外,很多觀眾問我們有沒有團綜、有沒有雙人采訪。”在預算少、時間緊、協調困難的情況下,汪芹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決定給喜歡小偏愛的觀眾一個售后,“探班這個事情我怕再往后拖,又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當下就買了第二天的機票。”
而我們的采訪,就是汪芹探班回程趕飛機的路上進行的。在機場的膠囊倉里,和桃叨叨分享這部劇從一個idea,如何成為一部讓東亞觀眾共情的「現實主義青春偶像劇」。第一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制片人或者說是第一責任人,面對困難又是如何從創作端破局的?以及怎樣跳出“安全屋”,在夾縫中尋找新的生存法則。
△圖|《偏愛靠近你》總制片人、吉光滿滿文化 汪芹
短劇≠降級
“偏愛”高質量“非典型”青春劇
在社交媒體上,《偏愛靠近你》勾起大家學生時代、青春回憶的討論,
#永遠會愛青春劇的群像
#誰說內娛拍不出青春氛圍感#在小紅書沖上熱點第一,用戶感嘆好久沒看過這 么有“活人感”的青春校園群像了,青春明媚的很真實;微博用戶則震驚 于
#內娛小短劇勇闖韓
流#,如 此清新夢幻的氛圍感和構圖 , 居然是在一部小短劇里出現的。
《偏愛靠近你》播出后在貓眼、vlinkage、愛奇藝站內和海外版的微短劇榜單多次位列第一。小偏愛沒有流量演員、大ip,憑借好制作和符合當下價值觀的內容出圈。劇集已經收官,但口碑在持續傳播,吸引B站百萬粉絲UP主自來水安利。
“我們其實沒有把它歸到校園偶像劇的范疇里,而是聚焦群像故事、青春故事,它里面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情感,也有人與人之間的處事關系。”有夢幻感的同時,汪芹不希望有很大階級差異,國內的觀眾很難共情,“不是動輒幾個億,或者類似韓劇里的財閥,我們希望能夠落地一些,男主的家庭背景也只是落在高知家庭,他只是校長的兒子。”
具體到更落地、更活人感、更真實感的鋪陳,比如撕掉偶像劇人設的完美標簽,不追求完美無缺,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魅力點,人物情感吸引不是對方有多完美,更多的是一種雙向救贖,靈魂補全。
男主江泊瀚(劉小北 飾)是天才優等生,但因為愧疚的過往,用叛逆偽裝自己;虞明浠(朱林雨 飾)背負債務,依然倔強堅韌的勇敢向上。從潑豆漿救男主,到男主護住女主對抗校園謠言,從命運般的相遇,到互相吸引靠近,正視自己的“傷口”。
同時拒絕套路,他們彼此吸引,但沒有依附對方、犧牲自我。人設升級的背后也是現下價值觀的迭代,“很多人說你只要夠努力了,你夠優秀了,就會有人來愛你。但實際并不是這樣的,你的優秀跟被愛其實就是兩件事情。”
“你會發現,男主不是一個霸總,女主不是一個普通的小白花或傻白甜。”汪芹在選角上也是盡量選擇貼合角色的演員,“他們也會釋放自己的特質在角色里,真實的棱角是能夠消解懸浮感的。”
不僅是主角的塑造,每一個角色都有鮮明的人格和現實映射。比如男二游景初(李若天飾)與男主“餛飩攤vs西餐廳”對照,用情感差異映射現實困境;女主的閨蜜念念是貪吃又沒心沒肺的小太陽花,但也會毫無保留地靠近自己愛的人。
但太真實的人設也會帶來一些“質疑”,作為一部短劇,很多人會問汪芹,劇情是不是不夠刺激、不夠爽?內容是不是有點偏青春日常?不擔心觀眾流失嗎?
“我們的題材沒有辦法像很多劇一樣上來就強吻、翻面吻,所以通過情感變化來做一些嘗試。”情感故事沒有單調地圍繞男女主展開,而是不斷有新人來加入,“就像戀綜一樣,比如說男二,他是第 12 集的時候出現的,每隔段時間有個鯰魚效應,增加大家對內容的新鮮度。”
汪芹在符合《偏愛靠近你》調性的情況下,去調整劇情尺度。
劇中設置4對CP線,有純愛,也有禁忌感、有張力的,比如女二的偽骨科,BE的結局讓很多觀眾意難平。以及加入更多有沖突感的情節,是國產青春劇的少有的尺度和大膽嘗試。
《偏愛靠近你》的質感是吸引觀眾入坑的另一大因素,小偏愛在制作上有自己的“偏執”,有限的預算里打造最優的質感。
一部小成本短劇,有大量的戶外實景取景。華中農業大學,東湖、鐵路江灘、紅石榴村……留下了劇中的心動名場面。導演和攝影的審美令人放心,在構圖和拍攝手法上非常精致。
后期階段同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小偏愛清新感的營造,調色是重要一環。“顏色必須透,這是我們一開始就確定的。多次的細化和修改,比如說有些過渡的顏色,做了很長時間的顏色的校準。同一場次的景,力求顏色統一。”后期的難題之一是武漢灰蒙蒙的天空,“比較灰的地方,調色師都有著重處理,讓天都透出藍來,更有治愈感、青春澄澈感。”
在有限的預算里,堅持原聲收錄,拒絕工業感配音,雖然“你找配音一個團隊很便宜,它能給你配整部。”打斗戲不多,但汪芹也盡量刷臉找到了成家班的動作指導蘇航來救場。
整部劇,從選角到制作,用心打磨每個細節,盡力呈現活人感、真實感、原生感,“我們沒有因為它是一個短劇,就放棄質量上的要求。”
制片人生存圖鑒:
全工種standby
大膽啟用年輕團隊
“播出前的周末,我就很焦慮。”
孩子被老公帶走參加婚禮,汪芹獨自在家,幾乎24小時都沉浸在工作里,“那一段時間我都沒有回過臥室睡覺”,也忘記了吃飯,餓了就隨手拿零食塞一口。
△圖|汪芹家中的工作間
初創公司人少,汪芹不僅需要做決策,也承擔了不少執行工作,“幾個官方賬號,是我在不停地切換,最忙的時候,我也需要做活動圖。”因為疏于家庭,汪芹開了不少“口頭支票”,愛人常常調侃她說“渣男語錄又來了”。
△圖|邊工作邊帶娃的劇組日常
家庭和工作兼顧很難,回顧《偏愛靠近你》從一個方案到落地,開機到殺青、播出和宣發執行,汪芹幾乎參與了每一個工種。
汪芹的吉光滿滿文化有限公司,因《偏愛靠近你》而誕生。當時汪芹在懷孕期間,原本只是幫忙細化這個項目策劃案,“后來他們說這個項目孵化不下去了,所以問我要不要繼續?”
決定接下項目,并不是一個深思熟慮的結果,產后焦慮和返工焦慮下,她問自己“如果不回去工作的話,我要干點什么?”當時沒想到自己能堅持到最后,在一次又一次果斷的決定中,推著自己和項目往前走。“比如當時劉小北確定下來了,我不想等,萬一他后面有其他項目,我可能還要繼續等。”
汪芹之前在電影行業工作,見證了太多項目可能等到最后就沒有了。但事實證明,果斷沒錯,大家都是在最合適的時間,遇到這部劇。每個演員不同的階段,表演方式和情感層次不同,“他們倆(劉小北、朱林雨)一直是我認為最好的搭檔,CP 感這個事情是玄學。演員當下那個狀態,可能過了一兩年就不是這樣了。”
聊到小偏愛的幕后團隊的誕生,汪芹言語間是對這群真誠朋友們的信賴。
和導演張璐是在一次活動上見的面,汪芹早就看過他執導的《不就是拔河么》(后簡稱《拔河》),也早對導演有了合作意向。當時《偏愛靠近你》的劇本只出了一半,但第一次見面的主題就十分明確了,“我說這個項目是我第一次做,也是投入自己的身家性命在上面的,可能跟你當時做的《拔河》面臨的情況是一樣,是非常重要的。”也許導演張璐被類似的經歷打動,沒隔幾天就給汪芹發了一個混剪,包含了甜寵的、戀愛的、曖昧向的各種心動片段,春節后她就給導演寄出了合作合同。
△圖|《偏愛靠近你》導演張璐(中)
除了汪芹和導演,團隊里的成員大多都很年輕,又用心又熱情。
攝影指導劉青林是95后,也是電影《天堂旅行團》和《拔河》的攝影指導 ,射擊運動員出身,不是一個干行活的人,珍惜每一次攝影創作的機會,喜歡挑戰高難度題材。“這是我在他介紹中以及豆瓣關于《拔河》幕后闡述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東西。確定攝影之前,我和導演遠程跟青林做過一次線上的溝通,他把那次溝通當做了攝影提案,展示了非常豐富的參考和方案。”
年輕編劇是《偏愛靠近你》“活人感”靈魂的來源。有觀眾說偏愛有套路,但在類似的故事里是有新意的。“我們的編劇有 00 年的、有85 后,劇里的一些橋段和內容,是非常符合當下年輕的表達和價值觀的。包括男主追女主,或者是女主挑戰男主,都是很直給的。”
在制作方面,在一個小團隊里,制片人和導演才真正地形成一個team,決策和溝通都簡單直接,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但關鍵決策問題上,還是由承擔結果和面對發行的制片人來最終判斷。
“后期階段為了省錢,ost都是我和音編小妹妹在后期公司的版權音樂庫里一首一首找的,由于剪輯用的參考音樂實在是太優秀了,如果不是原創定制,其實是非常難找到合適匹配的。”但也經常找了很久,發現一首特別合適的歌曲,卻被告知不在預算版權庫里。“OST的部分,是我們之前沒有想到的,會獲得大家的喜歡,都在問這些音樂是什么名字,第一次用這種不正式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了歌單。”
后期導演李澤晨是01年的,《偏愛》也是他的第一個項目,“我們后期有一個線上的文檔,有好多好多文件夾,每個里面都會有十幾個版本的標注。在最后的幾個版本混音、調色的內審視頻軌道上,多了導演、攝影指導的更多不同維度的‘糾錯’,每個階段我們都有新的干凈的眼睛再來一起‘審視’。雖然我們人少,但發揮了一個團隊應該有的作用,彼此信任,互相托底吧。”
△圖|后期導演(左)、汪芹(中)、音樂編輯(右),《偏愛靠近你》最后一次音樂就是配樂修改確認
△圖|審片盯后期
對于現在市場上對制作團隊的“爆款迷戀”,汪芹坦言“第一,我覺得那些導演不一定就是合適我的項目的。我不是不迷戀爆款,而是我們做了取舍,也放棄了‘取巧’,我們發現市場上可能被低估了一些創作者和團隊、包括演員,組建一個能全身心一起創作的小團隊,這是最令人興奮的,而不是花在溝通檔期、平衡番位、管理大牌們情緒感受的貼身服務上。”
對于汪芹這樣的初創公司而言,內容創作的純粹性更重要,“《偏愛》的制作團隊,資歷不是唯一標準,但是因為大家很喜歡這個項目,才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達到最后令人驚喜的效果。”
用「青春荷爾蒙」挑戰市場
情感希望回歸真實張力
經歷了一系列資金、制作的艱難,看完整部《偏愛靠近你》的時候,汪芹突然有一點感想,“人生中,很多你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刻,其實是需要自己肯定自己,這大于別人肯定你。”
汪芹進入這個行業有一定的機緣巧合,但一直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被自己的堅持和命運推著向前走。
天津外國語英文筆譯專業畢業,曾在留學機構工作,后來在百度工作過一段時間,疲于每天面對電腦的枯燥,便辭職了。后續進入一家和文娛相關的公關公司,就是這2年里飛速成長,“天天在聯系各種媒體,硬著頭皮套近。每周至少做三四個策劃方案,各個地方跑活動。”
因為一場K-POP活動,自己的追星經歷派上了大用場,當時承辦活動的是成龍大哥的電影公司耀萊影業,“可能要來 100 多組韓國藝人,整個團隊沒什么人認識,因為這個契機把我招過去了。”從此開啟了電影營銷相關的工作,一直在電影圈子里打轉。
和短劇的結緣,是在另一家電影公司恐龍影業擔任營銷總監。在中間有嘗試公司內部創業的短劇廠牌,但當年短劇并不風靡,很難開啟項目,且電影營銷的工作一直被迫占據主要精力。做完最后一個電影項目《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汪芹選擇了離職,不久后她懷孕了,一年后也遇到了《偏愛》,就成了她作為制片人的第一次嘗試。
“有很多人鼓勵我,當然過程中也有很多人跟我說,我的性格不適合做制片人。”(笑)總說自己很I的汪芹,工作場合E的滔滔不絕。我們又探討了行業現狀,以及她第一個系列為什么要做“青春荷爾蒙”。
長久的行業經歷讓汪芹發現,現在似乎到了一個什么類型都很難出來的一個階段了,“就像波浪,有一個高峰,一個低谷。”國內現在做青春片的并不多,而且“國內同類型作品中,關于人物和角色的塑造太局限了。所以想做目前市場稀缺,同時觀眾又會喜歡的方向和類型。”
“青春荷爾蒙”系列接下來的幾部劇,都是“青春偶像+”,探討不同環境下青春故事、青春情感,但依舊偏現實主義。
《好想好想見到你》的原著小說是《我來聽他的演唱會》,“它更像樂隊版的《奮斗》,當然它依舊是青春偶像劇,我們把這些角色放在喜歡音樂的這些年輕人身上,放在那個05年左右的時期,這些人物對于青春命題的表達是另外一種極致的青春。”
《好想好想見到你》曾經進行了一波選角工作,但沒找到合適的人選,“希望找到會樂器的演員,不希望呈現的是假彈假唱。”對于制片,汪芹始終堅持做品質劇的決心。可能下半年順利的話,就會展開打磨劇本的工作。
汪芹現在的重心,還是放在《偏愛靠近你》的后期維護上。她不否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在社交網絡上和劇粉坦誠地交流。她看到每天都有新的二創視頻,明顯的長尾效應,想著自己還能為小偏愛做些什么。
這一局未到終局,新觀眾仍在涌入,感受那份「偏愛」和最純粹的青春悸動。
○ 記 者○
視覺| 蛋蛋
運營 | 曉滿、杜杜、麗璇
轉載
請聯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愛豆 · 看劇 · 聊電影 · 吃瓜
↓關注【AKA桃叨叨】視頻號,收獲更多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