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歲時記》有載:“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 農歷五月陽氣鼎盛,濕熱交蒸,毒蟲繁衍活躍,古人稱之為“毒月”,這種濕熱環境不僅滋生細菌病毒,更使蛇、蝎、蜈蚣等 “五毒” 生物異常活躍,形成古人認知中的 “毒月” 現象。
古人以插艾草、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習俗驅邪避穢,而飲食調理更需順應天時,以下五種 “黃金菜”,以傳統智慧調和身心,助你安然度夏。
一、黃瓜
黃瓜性涼,含水量95% 以上,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清熱解暑,緩解暑熱煩渴。
【黃瓜炒雞胸肉】
食材:雞胸肉 200g、黃瓜 1 根、蒜末、生抽 1 勺、料酒 1 勺、蠔油1勺,淀粉半勺、鹽、黑胡椒、食用油。
1、雞胸肉切丁,加 1 勺生抽、1 勺料酒、半勺淀粉、少許鹽和黑胡椒,抓勻腌制 10 分鐘。黃瓜切丁。
2、熱鍋冷油,放入蒜末爆香,下腌好的雞胸肉,中火快速翻炒至變色盛出。
3、鍋中再放少許油,加黃瓜丁翻炒 1 分鐘,倒入雞胸肉,加鹽調味,蠔油、胡椒粉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二、冬瓜
冬瓜含水量高達 96%,被譽為 “天然礦泉水”,能促進尿液排出,緩解水腫,同時富含鉀元素,可調節電解質平衡。
【冬瓜海帶湯】
食材:冬瓜 200g、干海帶 50g、蝦皮10g、姜片 3 片、鹽、香油、蔥花。
1、干海帶提前泡發 2 小時,洗凈切條;冬瓜去皮切塊;
2、鍋中加水燒開,放入冬瓜,煮 5 分鐘去浮沫。
3、加海帶煮 10 分鐘,再放蝦皮,煮至冬瓜透明軟爛(約 8-10 分鐘)。
4、加鹽調味,加些枸杞,滴幾滴香油,撒蔥花即可。
三、絲瓜
絲瓜性涼味甘,尤其適合暑熱引發的煩渴等癥狀。
【絲瓜炒油條】
食材:絲瓜 1 根、油條 1 根、蒜末、鹽、食用油。
1、油條切成 5cm 左右的小段,熱鍋放少許油(油面薄薄一層即可),中小火將油條段煎至表面金黃酥脆(約 1-2 分鐘),撈出瀝油備用。
2、絲瓜去皮切滾刀塊(或切片)。另起鍋熱油,爆香蒜末,下絲瓜翻炒至變軟出水(若太干可加 2 勺水燜 1 分鐘)。
3、放入煎好的油條段,快速與絲瓜翻炒均勻,加鹽、味精調味即可出鍋。
四、苦瓜
苦瓜堪稱夏季 “第一瓜”,其苦寒之性既能清解暑熱,又能健脾開胃。
【苦瓜炒雞蛋】
食材:苦瓜1 根、雞蛋 3個、蒜末、生抽 1 勺、鹽少許。
1、苦瓜去除瓜瓤,切段,雞蛋加鹽打散備用。
2、鍋中水燒開,加少許鹽,將苦瓜倒入焯水1分鐘撈出備用。
3、炒鍋中加少許油,燒熱后加入蒜末、蔥段炒香,加入雞蛋炒熟。
4、加入控干水分的苦瓜,加入少許鹽和蠔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五、油麥菜
油麥菜含有甘露醇和萵苣素,其鈣、鐵含量遠超生菜,還能改善夏季失眠多夢的情況。
【香菇炒油麥菜】
食材:油麥菜 200g、鮮香菇 5 朵、蒜末、生抽 1 勺、鹽、食用油。
1、油麥菜洗凈切段(或整棵掰開);香菇去蒂切片,焯水 1 分鐘撈出(可選)。
2、熱鍋冷油,爆香蒜末,下香菇片翻炒出香味,加 1 勺生抽調味。
3、放入油麥菜,大火快速翻炒至菜葉變軟,加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禮記?月令》云:“仲夏之月,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 此時節飲食宜清淡,可搭配生姜、陳皮等調和寒涼。愿大家以傳統食材為引,在濕熱交織的時節,吃出身心清爽,順遂安康。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社會新聞,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