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培星小學的校園里燈火通明,一場關于家庭教育的深度交流正在這里展開。學校特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袁慶祝老師,圍繞“理性面對沖突,助力孩子成長”這一主題,為老師和家長們帶來了一場充滿智慧與啟發的講座,為大家在今后的育人道路上提供了寶貴的教育指導。
正視沖突 ——成長的必修課
袁老師指出: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孩子也不例外。但沖突并非完全是壞事。就像在社會和家庭中,矛盾總是難以避免,孩子在沖突中能夠學會認識矛盾、處理矛盾,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及家長不應害怕孩子遭遇沖突,而應將其視為孩子成長的“實戰課堂”,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關注孩子在沖突中獲得的經驗與成長。
智慧應對——化解沖突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培訓中,袁老師教老師和家長正確應對孩子沖突,用正確的策略積極化解。
(一)關注情緒,給予安全感
當孩子面臨沖突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詢問他們在沖突中的感受,給予安全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有效降低沖突帶來的傷害。
(二)著眼大局,以退為進
孩子間的矛盾往往不像成人想象得那么嚴重,他們更容易諒解和遺忘。我們在處理時要有大局觀,懂得適時退讓。在孩子的沖突中,避免將小事激化,引導孩子學會寬容與理解 。
(三)保持理性,追求共贏
沖動和暴力絕不是解決沖突的好辦法。家長應以身作則,保持理性,教導孩子在沖突中尋求共贏的解決方案,超越簡單的輸贏觀念 。
互動答疑——直擊家庭教育痛點
在講座的互動環節,家長們積極提問,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袁老師憑借深厚的專業積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一一給予細致解答。如針對“孩子性格急躁,遇事易沖動”的困惑,袁老師指出,這是孩子在壓力下的自動化反應,且受年齡階段情緒調節能力發展限制。我們應先接納孩子性格特點,再通過共情引導,如說出孩子當下情緒,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從而幫助其平復情緒。又如:面對一時無法解決的沖突矛盾該如何處理時,袁老師強調,家長雖難以改變社會大環境,但可通過與孩子深入溝通,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問題,探討應對方式和可能結果,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價值觀引導,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認知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活動最后,徐校長在總結中表示:“非常感謝袁老師帶來如此精彩且實用的講座,他用大量真實案例和科學方法,為我們打開了家庭教育的新思路。孩子的人際交往是成長的重要基石,當孩子遇到沖突時,家長要牢記“先關注人,再關注事”,重視孩子情緒,學會積極共情引導,讓孩子自主思考解決問題,避免將孩子間的矛盾上升為家庭矛盾。
孩子的成長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沖突是其中必經的風景。作為老師和家長,都要以理性和智慧為舟,以愛與陪伴為槳,引導孩子在沖突中學會成長,收獲應對問題的能力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愿每一位老師和家長都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優秀引路人,陪伴孩子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風破浪,駛向美好的未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