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到來,我們專注于分享物業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最新動態。如果您對物業服務質量,物業管理制度、行業法規等話題感興趣,歡迎您關注我。在這里,我們將一起探索和學習,共同推動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期待您的加入!
一部小小電梯,牽動整棟樓業主的心
“突然劇烈抖動,像坐跳樓機一樣!”回憶起5月24日那天的電梯驚魂,佛山三水區樂平鎮的楊女士仍心有余悸。監控畫面顯示,當她從車庫乘電梯回家,快到一層時轎廂突然猛烈搖晃下墜,所幸電梯門及時打開,她才得以逃出。
這并非個例。該小區自2020年交付以來,電梯故障頻發。盡管去年動用了物業維修基金進行大修,業主們仍反映電梯存在開關門異常、運行晃動等問題。而這次出故障的,是電梯內貼著“定期維保”標簽的日立牌電梯。
電梯為何成了“驚魂梯”?
日立電梯公司對此回應稱,楊女士遭遇的故障是 “底坑減速開關未復位”引發的偶發事件,所幸電梯的“自救功能”啟動才避免了更嚴重后果。但業主們并不買賬——他們質疑電梯公司人員并未按時、按要求做維保。
物業經理則堅稱電梯都是定期維保的:“5月22日剛進行過維保,故障發生后維修人員也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這樣的解釋在頻頻故障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有二十年從業經驗的維保師傅王師傅道出內情:“很多所謂的‘偶發故障’其實早有預兆。像底坑開關問題,多是灰塵堆積或部件老化導致,如果維保時認真檢查復位情況,完全可以避免。”他透露,一些不負責任的維保員只是貼個標簽、填個記錄就算完成任務。
裝修期成了電梯“致命期”
走訪多個新小區發現,交付后的頭兩年是電梯故障高發期。一位物業經理坦言:“裝修期間電梯最遭罪。”
水泥沙石卡住門縫、搬運重物撞歪轎門、裝修垃圾堵塞地坎...這些野蠻使用行為讓電梯傷痕累累。更危險的是,有些工人為方便運送材料,長時間用重物擋門,超過20秒就會觸發系統保護性停運。反復幾次,電梯的靈敏性就會大打折扣。
“電梯門其實很脆弱,它的承重只有30公斤左右,一個成年人用力踹一腳就能報廢。”從事電梯維保十五年的李師傅無奈地說,“很多人把電梯門當墻靠,搬運家具時直接往上撞,日積月累必然導致變形。”
撕開維保的“表面功夫”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電梯使用單位(通常是物業公司)必須聘請有資質的維保單位,每15天進行一次專業維保。現實卻是,不少小區電梯的維保流于形式。
“我們要求維保人員現場簽字確認,但他們有時待十分鐘就走人。”某小區業委會主任張先生拿出厚厚一沓投訴記錄,“業主多次拍到維保人員 ‘打卡式維保’—— 只貼標簽不檢修,這怎么保障安全?”
更令人憂心的是維保中的危險操作。按規定,維修時絕不允許短接安全回路,但有些維修人員為省事,會用導線短接故障開關。“這相當于拆除了電梯的安全防線,萬一發生墜落,保護裝置將完全失效!”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的工程師警告道。
被困電梯時,你的每個動作都關乎生死
當電梯突發故障,很多人的本能反應反而會將自己置于險境:
1.狂按開門按鈕——其實門收到指令后按鍵已無效,反復按壓只會損耗零件
2.用手扒門——強行扒開可能致使身體墜入井道
3.用腳踹門——暴力破壞會引發二次事故
4.攀爬轎頂——頂部安全窗僅供專業人員使用
“電梯不是密封棺材,停梯時通風良好,冷靜等待最安全。”消防部門救援專家強調。正規維保公司必須在30分鐘內抵達現場救援,拍打轎門呼救比盲目自救更有效。
一部好電梯需要三方守護
要讓電梯真正安全運行,需要業主、物業和維保單位共同守護:
業主:裝修時用袋裝好垃圾再入梯;不超載使用;教育孩子不在轎廂蹦跳;遇故障及時拍照取證。當發現電梯晃動、異響或平層不準,立即向物業報修。
物業:公開維保記錄及人員資質;組織業主參與監督維保過程;定期清理門槽雜物;對野蠻使用行為進行公示警示。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履行安全管理職責。
維保單位:杜絕“五分鐘維保”;重點檢查減速開關、安全回路等關鍵部位;更換老化部件不敷衍;向業主開放故障說明會。
佛山電梯驚魂事件曝光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經第三方檢測機構全面排查,該小區六部電梯中有三部存在 “開關復位功能失效”隱患,維保記錄也被查出三處造假。目前涉事物業公司已被要求整改,并重新招標維保單位。
電梯不是冰冷的機器,它承載著每個家庭的日常出行安全。當我們抱怨“電梯又壞了”時,不妨先看看轎廂內是否有裝修沙石灑落,電梯門是否有撞擊痕跡。每一次對電梯的粗暴相待,都在為明天的故障埋下伏筆。
(本文案例來源于公開報道,觀點僅供參考。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如果你認同本文觀點,請點贊、在看、轉發!
只有更多人關注,小區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關注我,了解更多的物業管理方面的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