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螳螂觀察
作者 | 徐兼一
又是一年“618”,電商戰火再起。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智能清潔電器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嘗鮮科技”,而正加速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生活標配”。從掃地機器人到洗地機,從擦窗神器到智能垃圾桶,這些原本以“懶人經濟”出圈的智能產品,如今以更加實用、智能的形象重新定義著家庭清潔的方式。
回顧去年的“618”,智能清潔產品普遍出現了價格下調。這種現象并非簡單的價格戰,也并非是價值縮水,而是由技術成熟、生產成本優化與用戶消費行為轉變共同推動的結果。
今年618,智能清潔出現一個顯著的趨勢,那就是直接的降價行為更多地與“國補”結合,也即廠家們在借勢消費刺激政策進行電商節促銷,而非無腦降價甚至不惜成本競爭,這是一個重要的風向轉變。
面對復雜的滿減和捆綁促銷,許多消費者在“618”期間的購物行為也趨于理性化:購物欲望不再單純受折扣驅動,而是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自身實際需求 。
這種表面上的價格“降級”,卻恰恰印證著智能清潔行業的價值升級。我們可以看到智能清潔從“掃地搭子”到“智能管家”的躍遷,也看到了“懶人經濟”背后的深層價值吸引。
離“剛需”越來越近,智能清潔的“產品底氣”逐漸變強
在諸多家務中,拖地是其中又累又繁瑣的一項,彎腰、洗拖布、倒臟水,每一個步驟都考驗著體力與耐心。也正是這種“我不想動”的心理,催生了智能清潔家電的快速發展,這種發展,在根本上,帶來了一個結果,那就是由于產品內涵的不同,產生面向消費者要價的底氣也不同。
1.0時代:呆萌但不夠聰明的“掃地搭子”
初代掃地機器人只能粗略清潔地面浮灰,遇上復雜地形容易“迷路”,甚至常被卡在沙發底或電線堆中,成為“人工智障”的代表。
2.0階段:掃拖一體,但仍需手動介入
濕拖功能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潔效率,但反復洗拖布、處理臟水仍然讓人疲憊。
3.0突破:全能基站出現,實現真正的“手不沾水”
自動集塵、自動洗布、烘干、補水——這一整套自動化流程讓清潔產品真正實現“閉環操作”。無需手動干預,近乎徹底釋放雙手。
同時,智能技術迭代同步加速:激光導航、AI避障、語音控制、App遠程操作等功能的普及,讓清潔過程變得更加智能與高效。例如:機器人能識別地毯自動抬升拖布、避開電線、針對污漬自動加壓擦洗,變得“聰明”又“貼心”。
這些技術的進步,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省心”和“高效”。過去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才能完成的地面清潔,如今只需輕點手機,甚至語音喚醒,就能自動完成。特別是對于養寵物、有小孩的家庭,智能清潔設備能夠讓人毫不費力地處理毛發、灰塵、液體污漬,顯著提升了居家舒適度。這些曾經聽起來“黑科技”的功能,正在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確幸”——剛需屬性逐步顯露。
當智能清潔能講的故事變多,而且確實有價值,逐步成為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越靠近“剛需”,價格的敏感性就越會減弱。
“剛需”帶來價值賦能,讓智能清潔擁有更多價格話語權
不過,在“618”的“價格戰”中,消費者固然看重實惠,但真正的購買決策,絕不僅僅是價格的博弈。在“剛需”調性逐步強化下,智能清潔產品所承載的“產品價值”,遠超標價本身。
首先,是時間價值。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時間就是金錢。智能清潔產品最突出的價值之一,便是將人們從繁瑣的清潔任務中解放出來,讓用戶得以將寶貴的時間投入到更有意義的事務中——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陪伴家人、享受生活。對日益承壓的現代人來說,這種對“時間成本”的節省,往往比產品本身的價格更具意義。
其次,是生活品質價值。
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不僅提升視覺感受,更有助于身心健康。智能清潔設備的日常化運作,有效減少灰塵、細菌、毛發堆積和過敏原,尤其適用于呼吸道敏感人群或有過敏史的家庭。
再者,是情緒價值。
回到家就看到干凈明亮的地板,不用動手卻享受潔凈成果,智能清潔產品帶來的輕松愉悅是“科技帶來的療愈時刻”。這種即刻獲得的放松感和滿足感,是智能清潔設備帶來的另一重價值。
優惠活動的推出無疑降低了消費者體驗智能清潔產品的門檻,讓原本觀望的家庭更愿意邁出“嘗鮮”的第一步。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要求會隨之降低。當消費者不再是為了“嘗鮮”而買,而是在智能產品真正解決“清潔痛點”之后,愿意長期投資、持續復購。這意味著品牌必須在性能、智能度、售后服務等維度全面發力。
誰在定義“剛需”?頭部玩家的軍備競賽
當前智能清潔市場競爭激烈,頭部品牌效應顯著,技術創新是核心驅動力,產品迭代速度快。“618”的降價活動,既是各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促銷手段,也是一次市場洗牌的加速器。在激烈的競爭中,科沃斯、石頭科技、追覓、云鯨等頭部品牌,憑借各自獨特的價值主張和技術優勢,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各自鮮明的形象。
科沃斯:智能清潔領域的“行業導師”
作為最早布局智能清潔的國產品牌,科沃斯長期以來扮演著“行業導師”角色,覆蓋掃地、擦窗、空氣凈化等多個品類,形成完整生態鏈。在“618”等大促節點,科沃斯憑借成熟的產品矩陣和品牌信任度,持續吸引希望“一站式解決清潔難題”的家庭用戶。其策略不僅限于價格讓利,更通過打包銷售、會員營銷等手段強化用戶粘性。
石頭科技:技術流派的“硬核實力派”
石頭科技以“技術流”出圈,是業內公認的性能標桿。避障能力強、路徑規劃智能,是其立足市場的關鍵優勢。核心用戶以理性、實用導向為主,看重穩定性、清潔能力與長期使用體驗。石頭的產品邏輯是將“機器人真正做得像機器人”——能自己完成任務,不添用戶麻煩。這種“放養式清潔”理念,精準匹配技術控與效率黨的心理預期。
追覓:創新鋒芒的“性能卷王”
追覓近年來在智能清潔領域可謂異軍突起,主打“技術+性價比”雙引擎,在多個產品線上展開全面進攻。從掃地機器人到吸塵器、洗地機等多個場景切入,追覓的產品普遍吸力強、功能全、價格有競爭力。它精準擊中了年輕用戶、養寵家庭等對清潔力敏感的群體,以“極致性能+真香定價”快速搶占用戶心智。
云鯨:“懶人”的“全鏈路解放者”
提到云鯨,消費者腦海中首先浮現的關鍵詞往往是“會自動洗拖布的機器人”。云鯨憑借其劃時代的J1系列掃拖一體機器人,率先解決了困擾用戶的“拖地難、拖布臟”的核心痛點,實現了機器人自動回基站清洗拖布、烘干拖布的突破。最新發布的高端旗艦產品逍遙002則以"AI智能深度清潔"為核心,搭載多項前沿AI技術及履帶活水清潔方案,再次引起掃地機領域的拖地革命。區別于強調參數的其他品牌,云鯨更聚焦“使用場景的深度優化”,以極致便捷贏得高端用戶青睞。其用戶多為對清潔有高標準、低容忍的“懶人精致派”,愿為真正“省心”而買單。
當下智能清潔賽道已悄然切換競爭維度:從硬件參數的軍備競賽,轉向用戶心智的深度耕耘。品牌不再只靠性價比突圍,而是通過持續的產品力積累與場景精細化打磨,構建長期優勢。
“智能清潔”不止于清潔,更關乎智慧生活
“剛需”從來不是柴米油鹽,在技術平權的當下,品質生活、智慧生活本身也是一種剛需。很多年前黑白電視是剛需,現在普通人刷抖音也是剛需。因而,從行業發展來看,智能清潔無非就是要為消費者填充更多適合這個技術時代的生活體驗,尤其是智慧生活的體驗。
盡管價格促銷仍是“618”大促期間的重要策略,但真正決定品牌穿越周期能力的,依舊是技術創新與用戶體驗。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技術融合是必然。AI、物聯網、機器人技術將更深度融合,催生出更多創新產品和功能。近來頭部品牌也紛紛宣布入局“具身智能”賽道,帶領掃地機器人行業走向“具身時代”。個性化定制也將成為新的方向,產品將更注重滿足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求,如針對育兒養寵家庭的毛發清潔方案、針對過敏人群的深度除螨模式等。服務升級也將成為品牌競爭的新高地,品牌將不僅僅提供產品,更提供一站式的清潔解決方案,包括完善的售后耗材服務和定制化的維護服務。同時,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影響下,環保材料、節能設計、可回收利用也將成為新的行業標準。
“618”的降價潮,不僅僅是一場消費盛宴,更是我們重新審視智能清潔產品真正價值的契機。從“解放雙手”這一核心需求出發,我們看到了技術如何一步步實現這一愿景,以及頭部品牌如何以其獨特的創新和定位,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就如同消費者的最終訴求也并非是“買得便宜”,而是“活得聰明”。降價固然吸引人,但更重要的是產品在技術、體驗和品牌層面所提供的長期價值。
智能清潔電器正從“降價爆品”到“生活標配”,使“懶人經濟”邁向“智人生活”。它們不僅重塑著關于家務“省事、省心、省力”的標準,更重構著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真正的智能,從來不止于清潔地面,而是在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度過每一個日常時刻,去擁抱更從容、更舒適、更智慧的生活。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